第77章 安哥儿好事将近
伴随着镜子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郡县木刻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镜子的普及,人们开始对镜子的外观有了更高要求,木刻雕刻的逼真度和细腻,作为镜子外壳装饰再恰当不过。因此工人们开始将镜子与木刻工艺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木雕镜框。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镜子的装饰性,也赋予了木刻行业新的创新空间和市场需求。木刻行业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
很多货郎看到了商机,纷纷找到黄石批发镜子,然后拿到外地去卖,赚的个盆满钵满。
蓝臻事业有越来越壮大,后来魏良辰写信又要送来五十个战场上受到伤害不能干重体力活的退伍士兵,蓝臻为了满足市场要求,也为了安排更多这样让人敬佩的士兵,蓝臻决定还要独立建立一个主营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等生活日常的制品的加工厂,这个工厂挂牌为《琉璃生活馆》。等人来了之后蓝臻将这些人安置了进去,这个生活馆的正、副馆长由赵林和赵飞负责,王鹏作为技术总管,一起协理这个厂;这里也单独开辟了一个食堂,蓝臻对食堂的要求就是干净、卫生、吃的好、营养丰富,因此很多人在蓝臻手下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食堂供应太好了。
原材料由黄石和赵勇负责,蓝臻让俩人带着之前一起出去过的张德和黄豆去有盐碱湖的地方找天然碱,没有想到,真让两人找到了,不需要再收集草木灰制碱,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蓝臻又找到张匠人修了一个厂房专门制作小工艺品,这个馆蓝臻给挂名《奇趣阁》,赵勇和田园作为正副阁主,共同管理。
黄石则是带着张德和黄豆负责镇上铺子的买卖。刘树因为不会说话,因此协助安师傅负责主厂玻璃的生产。
至此蓝臻的商业版图初步完成。镇上有个店铺负责新产品展销,手上握着主厂清江商行、清水镜园、玻璃生活馆、奇趣阁四个生产制造厂,蓝臻的财富一跃成为团溪镇首富。
蓝臻扒拉着自己的钱匣子,发现自己的存款已经是以十万为单位了,忍不住嘚瑟了一下,“小宝、小安、小小、爹爹现在有钱了,你们有什么愿望啊?”
“小爹爹,我们没有愿望,只有要求 我们可不可以少做点衣服,前段时间你做的衣服又小了,这样太败家了!”小安心疼不已的说着,还一边不赞同的看着蓝臻。
蓝臻摸了摸鼻子,掩饰自己的尴尬,“小爹爹没有想到你们长得那么快嘛!没关系,小了的衣服收起来,咱们到时候一起去幼慈局捐了吧!”
“小爹爹幼慈局是做什么的啊?”小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好奇的问道。
说来也巧,蓝臻抱着自己一匣子银钱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去了解了一下,原来现在已经有官方孤儿院了,只是和我们叫法不同,“幼慈局就是一些没有父母家人的孩子住的地方,他们太小了没办法生活,官府就把他们统一接到一个地方照顾了”。
“他们好可怜啊,那我的衣服也收拾给他们穿吧!”小宝说完还觉得不够,转头对小小说,“小小弟弟,你多余的衣服也给他们好不好?”
“小小的,小小的,不给”小小不太明白哥哥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有点小生气了,小肚子气鼓鼓的上下起伏。
小安见小宝被误会,细细的和小小解释起来,“小小,大哥不是要抢你的衣服,咱们小小不是有一些穿不上的衣服吗,我们洗干净带去给那些没有衣服穿的人好不好?”
“对啊,弟弟,他们好可怜都没有爹爹呢!”小宝一想到那些人没有家人就有点难过。
“没有爹爹啊,好可怕啊。小爹爹,小爹爹,我有小爹爹呢!”
小安循循善诱都说,“对啊,我们有小爹爹,所以你愿不愿意去看看他们,分享一下你穿不上的衣服呢?”
小小这下听懂了,“小小愿意的,收衣服”说着就要拉着蓝臻去收拾。
“小小别拉,我们暂时不去啊,你们啊,说风就是雨的,这几天没有空,等你们安叔哥儿成亲后我们去吧!”
“那是什么时候啊?”小宝期待的问道。
“现在是三月十四,你安叔哥儿三月二十九成亲,那我们四月初去好不好?”
“好耶!”
看着孩子们阳光一样温暖的笑脸,蓝臻很庆幸他们那苦难的童年没有留下什么阴影。
清晨的虫鸣在欢快的叫着,迎来春天的周家村已经上了一层粉黛,远远看着红橙黄绿的色彩像一条彩带般将村子团团围住。蓝臻来到清江商行的食堂,食堂的工人们都在忙碌着摘菜、洗菜,见到蓝臻都热情的打着招呼,“蓝哥儿来了?”、“哎,婶子忙着呢!”一路和同村的人打着招呼,蓝臻终于来到了洗菜的安哥儿旁边。
“安哥儿,眼看还有十来天你就要成亲了,也没见你和我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啊?”三月初六那天徐二婶就和蓝臻说了安哥儿要招赘的事情,但是蓝臻怕安哥儿成亲后有什么其他打算,因此想问问安哥儿有没有结婚计划,以便食堂也好调配人事。
在这样人多的环境下,谈论自己的婚事,腼腆的安哥儿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好在最近这段时间在这里上班历练了一下,接触的人也多了,安哥儿胆子也变大了很多,“蓝哥儿,我考虑了一下,成亲后我想在这里继续工作”。
没想到这个羞涩内向的安哥儿是一个如此独立的人,“那你那个赘婿怎么安排?”
“蓝哥儿,说来不好意思,奇趣阁招工,我就让我的未婚夫去报名面试了,没想到后来他被奇趣阁选上了,现在我们俩都是应该婚嫁的了,所以我们商量着婚假结束后还是继续上班,多存点钱,我也想把房子重新修一下!”
“你那个招来的夫婿这么好说话吗?”听安哥儿这么说,蓝臻是真的好奇了,难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不全吗?要是这些古人思想那么开明,原主也不会吃那么多苦,现在安哥儿成亲竟然还要继续上班,这还是自己了解到的封建社会?
“哎呀,蓝哥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咱们周家村现在可是香饽饽,谁不想嫁进来啊,进了周家村就能优先来这里工作,咱们商行的生活可是样样超前。现在的周家村可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在你这里上班,每个月工钱都够一家人吃喝了!”旁边听到的婶子忙解释说。
“对,六婶子说的是,因为你,我们村可是数一数二的富裕村了,他们巴不得嫁进来,就算是赘婿也不例外,那些有姑娘和哥儿的人家现在可都能随随便便招了呢!”
蓝臻忘了现在这个社会吃饱饭已经是大家的极致追求了,自己的对食堂要求高,来这里上班的人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天天吃肉,光是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诱惑了。
蓝臻生意做的这么大不是没有被人打过主意,有人眼馋使坏,但是慕风带着人出去走了一圈,好像蓝臻的商业发展就再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得到确切的答复,蓝臻也就不再纠结,现每个厂有专人负责,蓝臻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想了想还是带着小小回家去种菜去了。
看了看自己的小院子,前院种菜太多也吃不完,蓝臻决定来个大改造,之前没有那条件,现在有钱又有闲,蓝臻决定把前院改成花园,再加个凉亭,夏天的时候还能搞个露天烧烤。
说了就做,蓝臻请张匠人来量尺寸设计花坛形状,对他们说:“我们想要在这个前门花园里有凉亭,有花卉,有小假山。”张匠人带着工匠们听后,根据蓝臻的需求开始设计,这次因为有了宽广的路直达家门口,蓝臻各项原材料都是直接送货上门,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到蓝臻看到成品时都被这古色古香的院子美感动了。外院从大门到内院有一条古朴的青石小径,靠近左边地窖的地方有一座精美的亭台,亭台简洁大方,和整个院子风格很搭。
在围墙边上,修了一圈花坛,蓝臻在里面布置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香气四溢的梅花、有色彩斑斓的菊花……正好是春天这些花卉在工匠们的巧手下,展示出蓬勃生机,使得整个花园变得五彩斑斓,如诗如画。
在院子的右边,蓝臻见到了一座小假山。假山由奇石堆砌而成,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山脚下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一直流到院外,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对于改造后的院子蓝臻很满意,没事就带着孩子们来一次烧烤活动,有时候魏良辰来信,蓝臻就坏心眼的细致描写某道菜的做法,馋一馋魏良辰。
这天蓝臻又在给魏良辰写菜谱,今天写的是北京烤鸭,蓝臻一想那脆而不硬,焦黄诱人的鸭子,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再想到那一口咬下去,酥脆的皮在口中瞬间爆发出浓郁的鸭香,蓝臻就感觉自己抓心挠肝的,就特别想吃。
等写到将鸭子切成薄片,然后配上葱丝、黄瓜丝、甜面酱等配料,放在一张薄饼中卷起来一口咬下去时,那滋味美妙的都能让人馋哭了。
对,没错,蓝臻写着写着把自己给馋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就特别想吃,达到了村口忍不住那种,可是这里又没有,蓝臻情绪暴躁到在给魏良辰的信末尾都写满了好想吃。
蓝臻哭了一会儿,情绪稳定后,看着信末一连串好想吃自己都羞于启齿,蓝臻感觉自己这几天情绪化太严重了,这被馋哭了能是老爷们的样子吗?蓝臻唾弃了自己一会儿,正准备把后面那个那一页撕掉,突然听到了大门传来孩子们敲门的声音。
蓝臻来不及销毁就跑去开门了。
“我们三个小宝贝回来了?今天学的怎么样?”开年后由于事情太多,蓝臻把小小也送去了私塾里,反正蓝臻要求也不高,能认知字就好,再加上小小挨着哥哥也确实乖,能安安静静坐一上午,杨夫子也就勉强收下了。
“小小背书了!”说着小小就开始背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院子里响起了小孩奶呼呼都背书声。
蓝臻听着感觉像天籁之音,但是对小宝和小安来说未必了,小宝受不了的拉着蓝臻悄悄说,“小爹爹他已经背了一路了......”
蓝臻又看了看小安,小安“......”
好吧,蓝臻从俩人身上感受到了他们这个年纪不能承受之轻。蓝臻没忍住偷偷捂着嘴笑了,还是被俩个大孩子看到了,俩人一脸鄙夷的看了蓝臻一眼。
小宝看着自己小爹爹在一边偷笑,丝毫没有阻止弟弟背书的意思,无奈叹气说道。“小爹爹,我已经发现了,现在的大人真的是靠不住!”
“哎呀,现在刚刚学习弟弟还比较新鲜,就让弟弟背会儿书嘛,如果不会,等过几天学写字,那到时候被打手板了你们不还得心疼嘛?”
小安深以为然,“小爹爹说的是,到时候还得陪他背书,算了就忍了他这回吧!”
看小安这少年老成的样子,蓝臻一个没有控制住,又笑出了声。
小小听到笑声,拉着蓝臻委屈巴巴的,“小爹爹你都没有认真听我背书”。
“听着呢,到“养不教,父之过”了嘛,对不对?”
小小听蓝臻真的有在听,这才露出了笑脸继续背起书来。
等一家人吃了晚饭,蓝臻才想起来书房里的那封信,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蓝臻以为自己又记错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出去开门前已经撕掉了,于是安安心心的带着孩子们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