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荀子的两位徒弟

  李斯之前就对这个神女十分好奇,后面也有几次相处,不过他总觉得自己不是很受这个神女喜欢。
  此刻,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他不禁想要问神女原由。
  而方思怡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表情晦暗不明:“你知道吗,人是很难握住沙子的。”
  李斯不解其意,沙子?
  方思怡勾起一抹不知名的微笑,“我想请客卿帮我,做一个实验。”
  李斯依旧茫然,不过还是答应了。
  “首先,我制定了一个法律,我们每个人只能有一次机会抓沙子,如果谁多抓,就是违背法律。”
  方思怡转身:“跟我来。”
  李斯跟随方思怡来到了工部,最近正好在制作沙漏。
  方思怡打过招呼后,用铲子铲了一把沙子,放到了李斯的手里。
  李斯下意识想要抓住,沙子却从缝隙溜走。
  他越使劲,沙子就流得越快。
  很快,他手里就只剩下一点点沙子。
  李斯有些焦虑,不顾方思怡的阻止,又从木箱里又抓了一把沙子。
  这一次也还是一样,由于他一开始就抓得很紧,沙子流逝的比刚才还要快。
  李斯看着手里的沙子,有些失神,低头喃喃自语:“为什么.....”
  方思怡抓起一小把沙子,手并未使劲。
  张开手后,手里的沙子只流逝了极少一部分。
  方思怡将手中的沙子放到李斯手里,拍了拍手:“我们说好,每人只能抓一次,为此,我特意制定了法律,但是你却违背法律,去抓毫无意义的沙子。”
  嫌手没拍干净,方思怡又拍了拍李斯的肩:“李斯啊李斯,你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还是,你本来就喜欢追求没有意义的沙子?”
  没意义吗?李斯将手握紧,可是这样,他连方思怡给的那一点点沙子都握不住。
  李斯不是傻子,他知道方思怡假借这件事点他。
  李斯盯着沙子失神,就算真的握住了,有什么意义呢?
  他不顾后果想抓第二次时,连他自己都震惊于自己的做法。
  一开始,他明明是想要有抓沙子的机会,什么时候起,他开始执着于抓更多的沙子,现在居然连法律都可以违背了......
  作为法律制作者之一,他何尝不知道,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约束。
  但是他却放纵自己,明知抓不住,可还是要抓。
  李斯何其聪明,他的声音充满了无措:“我后来,违背法律做了什么?”
  他知道神女知后事,更是三言两语就让韩非再也没有提过身份二字。
  方思怡没有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你觉得扶苏如何?”
  提到那个可爱的孩子,李斯眼里不禁浮现一丝温柔:“他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聪明懂事,又很有自己的见解。”
  随即明白过来的李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想。
  难道他,为了一己之私,伤害了公子扶苏?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方思怡肯定了他的猜想。
  “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和现在已经没有关系了。”方思怡看着李斯的眼神带了几丝危险:“可是如果你真的做了,相信我,你会感到无比后悔。”
  方思怡走后,李斯注视着前面装满沙子的木箱。
  轻轻伸出手,往里面抓了一小些沙子。
  这一次,他手里保留大部分的沙子。
  静思房,韩非正在为扶苏准备教案。
  这是方思怡要求的,不能想到什么教什么,必须得有规划的进行教学。
  方思怡这就是明显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她自己就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教什么。
  见方思怡走来,韩非有些头疼:“你这次又想做什么?”
  之前每次来,方思怡都要他的书,但是又要留下复刻本。
  他已经手抄完《孤愤》,《说林》,《说难》三本自己写的书。
  他现在手上还有四本书还没写完,所以看到方思怡就想起抄书的恐惧感。
  要不是他以自己44岁高龄为理由,方思怡估计不会给他休息的时间。
  方思怡有些不好意思,她让韩非默写完荀子说的话后,又想起他自己也是法学的集大成者。
  不仅如此,他还升华了法家思想,让法家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且他的着作有七本,被后人整合成了一本而已。
  没皮没脸的方思怡还是道出自己的来意:“我想让你去韩国,劝韩王主动献城求和。我知道......”
  “好。”韩非此时完全没有什么感觉。
  自从上次与神女详谈后,他就顿悟了。
  自己本来也不受先前的韩王待见,提什么都被反驳。
  到秦国,秦王以礼相待。
  他的思想和理论都被秦王用到了实际上。
  如果是秦国统一六国,那他的理念就会用到七国。
  本来各国之前就是同一个国家,就是这分封制搞得战火纷飞。
  而且方思怡答应过他,攻破韩国后,韩国人不会成为奴隶,会和秦国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他之前也出去看过现在秦国人的生活,与之前他在韩国比起来,不知道好多少。
  他只是想让自己的国民过上好日子,他有什么错?
  方思怡目瞪口呆,她都做好再废一番口舌的准备了。
  见韩非这么爽快答应了,方思怡也不多言,直接安排好就送他上路了。
  反正注定是要把南阳给秦国的,早几年晚几年都差不多嘛。
  几月转瞬即逝,方思怡也没有忘记外面的守护者们,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半个月送一次东西。
  秦军大军压界,赵国果然派李牧,司马尚为主将,与秦军交战于肥。
  李牧确定对面是桓齮带兵后,趁机占了秦军大营。
  而他们攻打秦军大营时,发现秦军仿佛没有招架之力。
  一向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居然直接跑了。
  李牧觉得有诈,占领秦军大营后,果然,秦军大营空空如也。
  他本欲立刻指挥一支兵力正面迎击秦军主力,然后让将主军配置于两翼实行钳攻。
  但是秦军一见赵军就跑,根本没有交战的机会。
  不待他仔细思索,赵军大破秦军,打得秦军没有还手之力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赵王封他为武安君,令他击鼓退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