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满分皇帝 李世民

  【“他,十六岁雁门关救驾,二十八岁登基为帝。
  封无可封,只能创造一个“天策上将”的官职赐下,犹如皇帝中的霍去病。
  武可上马定乾坤,文可治国安天下。”】
  《书屏风诗》还历历在目,就差没把李世民的名字打出来了。
  一些人暗自吐槽,不过所有人都觉得他的出现是理所当然。
  之前对于唐太宗和汉武帝的争执,以及《书屏风诗》也让唐以前的朝代中人对唐太宗有一定了解。
  当皇帝能做成李世民的样子 ,已是顶了天了。
  唐朝的百姓也因天策上将的称呼激动不已,他们就知道,五大皇帝之一一定有他们的皇帝。
  【“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
  如果说皇帝是一门考试,那么秦始皇是出卷人,汉武帝是引导人。
  而唐太宗,是拿满分的人。”
  贞观初年,饥荒、蝗灾、洪灾,天难频发。
  义仓赈灾、兴修水利、轻徭薄赋、重视农业......
  渭水北岸,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雄兵虎视眈眈。
  为了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作战,李世民前往渭水河旁,隔着渭水与颉利对话。
  几番交涉下来,双方斩白马立盟,李世民用耻辱换来了几年和平。
  三年后,李世民发兵攻打东突厥,一举拿下,并生擒颉利可汗。
  “大唐一同四海,天下响动,震烁古今。
  愿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名曰,天 可 汗!”】
  m山,“出卷人”和“引导人”望向了那位拿了满分的孩子。
  接收视线的李世民下意识挺直身板,微微扬起下巴,有些期待两位的评价。
  余光瞥见嬴政像是要抬手,李世民以为他也要拍拍自己,望他那边倾了倾。
  本来是想喝茶润润嗓子,意识到李世民可能是误会了。
  望着他如孩童想讨赏一般,嬴政失笑,顺势摸了摸他的头。
  “你受委屈了,百姓能有你这么个皇帝,三生有幸。”
  这无疑是最高的评价,李世民很开心,却因头上的手有些愣怔。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这般对待过他。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与他彻底离心,在后宫中声色犬马,不愿见他。
  一旁的刘彻也不得不承认,在民生方面,他确实不如李世民。
  现在的李世民看上去要比自己还大上几岁,刘彻没法如嬴政一般对待后辈一样对待他。
  李世民能为了百姓签不平等条约,刘彻也通过请教他关于处理自然灾害的经验以表认可。
  一时间三人气氛极为和谐,另外未出场的两位注意力则是放在了刚刚一闪而过的李承乾特写上。
  【“对于国事,李世民无可指摘。
  唯一被人诟病的,是他的家事。”
  玄武门前,李世民与兄弟两人对峙。
  几次交手后,拉开距离,李世民第一箭射杀了李建成。
  李元吉在旁拔了三支箭,连射三次全部落空。
  抓住机会,李世民再次搭弓,第二箭射杀了李元吉。
  一切结束后,李世民回到府上,用水盆清洗着自己手上的血迹。
  门外传来细微的动静,他警惕地望向门那边,却见到了自己的长子好奇地往里瞧。】
  之前曾在天幕中见过李承乾意图逼宫一事,这一幕让众人忍不住背脊发凉。
  这是什么传承吗?
  先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有李承乾意图“玄武门之变”。
  兄弟相残的血,也许根本就洗不干净。
  意识到这点,李世民握紧了拳头。
  出乎意料的是,剩下四位皇帝默契十足地打了一套配合。
  武则天递帕子,朱元璋沾水,嬴政和刘彻一左一右拉起了李世民的手擦拭。
  一个亲手摔死过自己的两个便宜弟弟,一个在晚年逼死妻儿。
  再加上他们的身份,想要洗干净李世民手上的“血”,怎么不算理所应当呢?
  那另外两个是.....
  面对他疑惑的视线,朱元璋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杀功臣,而武则天表示他不会想知道自己干过什么好事。
  总之李世民还是感觉心里暖暖的,眼睛也忍不住湿润。
  【“四个儿子,现在就剩下你一个人了!这就是,得天下的代价吗??!”
  站在李世民身前,李渊满眼怨愤,嘶吼着问他已经达到目的了,到底还要什么。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为了以防万一,李世民只能提出最过分的要求,泪水却忍不住落下。
  第二天早晨,李渊眼中有泪,像是一夜之间衰老了几岁,情绪激动地问裴寂。
  “打天下,靠的是父子兵。这坐天下,就一定要兄弟相残吗?”
  裴寂答不上来,只能劝慰。
  画面一转,出现了唐朝街头的繁荣场景。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最大的污点,也是唐朝最大的转折点。
  李建成与李元吉只是失去了生命,而大唐,得到了一整个盛世。
  自此以后,皇帝有了标杆,后世倾尽全力,也只能是复兴,而非壮大。”】
  之前也在《书屏风诗》的弹幕中听过唐太宗爱哭的传言,刘彻还以为是造谣。
  如今见到在天幕里说着最强硬的话,流着最委屈的泪。
  天幕外眼泪也吧嗒吧嗒掉个不停,表情却很是自豪的李世民。
  沉默三秒,刘彻默默用另一张干净的帕子给这位“娇气”的后辈擦眼泪。
  这样的李世民让嬴政不禁想到养了四年的项羽,不知二人谁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
  可以知道的是,项羽没有他会哭。
  为了给之前的丈夫,现在的公公一些面子,武则天默默低头装瞎子。
  而李世民也挪了挪位置,躲在刘彻后面,不让武则天看到他。
  你们这对公媳都挺有意思的,朱元璋在想要不要把李世民的画像也挂到殿里。
  五位皇帝都没有忽略刚才李渊问裴寂的突兀画面,万朝中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不过他们已经不期待天幕马上播放了,再有一点波动算他们输。
  只是放完前三位后,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最后两位究竟是谁?
  首先想起之前在天幕出现过的人,大家心思各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