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他骂的是谁?

  【“我想问这些人一些话,希望他们能好好想一想。
  请问:嘴里承认他道德不完美,却不让人说事实的你们,究竟是认为他完美呢?还是认为他不完美呢?
  如果你们认为他完美,那行吧,可能他就是传说中的完人了。
  那也别说我给他开设道德法庭了,我配吗?
  他说的都对,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卫青...这句话说不出来就这样吧你们知道的。
  你们都认为他完美了,认为他说的都对,那为什么不让我说他写的文章呢?
  让我好好弘扬一下苏轼对汉武和卫青的真知灼见呗!
  如果你们认为他不完美,那为什么不坦然接受他的不完美?
  你们堵别人嘴的立场在哪?
  事实就是事实,为什么自己承认却不让人说?
  如果只是小问题,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论。
  但他骂的是谁?
  你敢说汉武和卫青对华夏一点贡献都没有吗?
  还有说我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宋朝的。
  且不说我活在今天,我不拿今天的眼光看拿什么看?
  行,我退一步。
  就算我不该,那他苏轼就该拿宋朝的眼光看汉朝了?
  在这给我双标呢?
  好,我再退一步。
  就算是今看宋和宋看汉有着巨大差异;
  就算重文轻武是当时的政治正确。
  批评还不够?
  非要用“舐痔”来侮辱人?】
  『有叶公好龙这意思了』
  『讲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苏轼,我也能接受他的不完美,但我不会捂人嘴』
  『为什么我感觉一直都是博主在说,也没什么人骂啊』
  『宝子,有房管的,很多骂人的都被删了』
  『对啊刚刚一大批全是,那架势我还以为这里是什么营销号说明星的直播』
  『苏轼汗流浃背了吧』
  『苏轼求你们都闭闭嘴,本来博主只是单纯科普,这整得』
  『救命哈哈哈哈像不像那些粉丝求锤得锤的模样』
  宋朝,苏轼已经麻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他也知道自己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他怎么觉得有一些后世好像不想给他机会?
  虽然明面上是为了他说话,可字里行间都是不想承认自己的不对。
  想到这里,苏轼豁然开朗。
  这种行为,不就和当代有一些文人一样吗?
  他们不知道汉武帝做出的功绩,不知道卫青是民族英雄吗?
  当然知道,只是很多话,很多文章都已经说了写了。
  现在推翻自己的言论,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
  苏轼的脸也有点疼,可他却想起了汉武帝写的《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真的无足观者吗?
  高高在上的皇帝尚且能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这些文人逞一时口快就是文人风骨了?
  再恃才傲物,此刻苏轼也没了嚣张气焰。
  长叹一口气,他再次提笔写下不朽的篇章。
  其中有一句流传于后世,广泛用于为自己说过的事情道歉。
  【至今为止,我虽然很不赞同苏轼他此类言论,但我也承认他确实文采惊世。
  我从来没有用类似“舐痔”这类的字眼骂苏轼吧?
  这件事过分就是过分了,洗什么呢?
  我再退一步,就算是他过分了。
  人都走千年了,我最多就是把这些事拿出来说说。
  大家说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就是了。
  谁也没想着针对他,也没要求他必须是个道德圣人。
  但你们堵别人的嘴是几个意思?
  我都怀疑是nc粉吧。
  依我看,不让人谈这些事实的你们,才是在给苏轼开设道德法庭吧?
  因为这些事实可能损害他的形象。
  没办法,这就是事实。
  你们就希望他是完美的,但这是不可能的。
  你们不是不知道,但知道也不让人说。
  喜欢一个人,不能要求他的一切都完美无瑕。
  如果你非要如此,那要么就像饭圈说的迟早有一天会塌房。
  因为要求偶像的完美本就是个不理智的行为。
  要么就是像现在这样,自欺欺人。
  一边承认他不完美,一边又堵别人的嘴。
  堵个什么劲?搞得我又不得不出来反驳。
  长篇大论下来,搞得我好像真的针对苏轼一样。”】
  『确实是很神奇,历史人物现在都有这种粉丝了』
  『活久见,真的活久见』
  『堵嘴的人真的很讨厌』
  『对啊,很多人真的很奇怪,不允许好人做坏事,也不允许坏人做好事』
  『今天也是讨厌二极管的一天』
  『苏轼也不是存心污蔑吧,就随笔一写,没必要上纲上线』
  『对啊,你也说了人都走了千年了,这样一来很多人都在骂苏轼了』
  『苏轼真的,无妄之灾啊』
  『??你们好像有什么问题』
  万朝众人再次见识到了一些后世的神奇观点。
  当然,其中不乏与后世有一样想法的。
  再怎么样,这位后世自己也是诗人,何必拿前辈在千年前的一句诗出来说事?
  更有甚者,只觉得是这个后辈在哗众取宠。
  放在一刻钟前,也许还有清醒之人为后辈说话。
  但是现在,他们都识趣地没有做声。
  无他,后生自会出言辩驳。
  大秦,方思怡刚炫完一堆零食。
  本来都看她已经打算结束了,嬴政就看到她又拿了一堆出来。
  笑着摇了摇头,嬴政继续处理着手中的政务。
  确实该结束了,只是那几位后世的发言,恐怕是又要将战局拉长了。
  “对了,差点忘了。”
  忽然支棱起来,方思怡招呼祝由过来。
  “你去告诉左车和韩洺他们好好看,看完记得写观后感。”
  那次辩论实在是让方思怡气到了。
  记了多时,可算是有机会教训那群臭小子了。
  “记住,要写满一千字。”
  布置完任务后,方思怡觉得身心愉悦。
  果然,人终究会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人。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掉。
  话是这么说,方思怡却也拿出了纸笔开始写。
  这个博主的论证方式和逻辑观点确实值得学习,而且他是方思怡见过唯一活着的诗人。
  浅浅给学生打个样,她很期待,这位博主接下来的发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