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要说武则天的肚量,那你就不能只提她的肚量。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又是那个在之前说苏轼一事的博主,今天的他攻击力不强,像是要正常科普的样子。
  “骆宾王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初唐四杰之一。
  嗯.....就是七岁能鹅鹅鹅那个小子。
  这家伙的文采自然是不用多说,但如果一个大才子开始把功力用到骂人上,那效果可真是毁天灭地。
  他骂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华夏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不仅将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还流传千古。
  光宅元年,徐敬业造反于扬州。
  那个时候,骆宾王是他的小弟,专门为他写文章。
  为了给自己造势,徐敬业特意让他写文章骂骂武则天。
  于是,便有了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篇檄文简直是一朵奇葩,不仅写的理直气壮,骂人也骂得荡气回肠。
  在开头,骆宾王就给武则天来了一段暴击: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说武则天非法把持朝政,不但性格不温和,还出身低下。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这娘们可不像好人呐~”】
  『这个徐敬业也是挺牛的,造反全靠一张嘴胡扯』
  『建议被他骗的人都下一个反诈App』
  『哈哈哈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也会』
  『为啥说是奇葩,这不是贬义词吗?』
  『....这个词完全是被玩坏的,就跟卧龙凤雏一样』
  『对啊,本来奇葩就是用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者非常出众的人』
  对于骆宾王,初唐后的人都比较熟悉。
  有很多文人墨客也都拜读过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讲实话,虽然没有苏轼骂汉武帝卫青那么脏,但是难听程度不相上下。
  而骆宾王的下场鲜少人知,有人说他跟徐敬业一样兵败被杀,也有人说他投江而死,还有人说他落发为僧。
  这与武则天的肚量有何关系?也没见她原谅骆宾王啊。
  不知道骆宾王的人只觉得他的文采不错,而且开口暴击。
  他们比较好奇,骆宾王究竟是怎样骂人骂成千古绝唱。
  【“关于原文知识点的解析咱放到下一期,这期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翻译。
  随后骆宾王则是说:你武则天当初只是太宗皇帝的姬妾,因为更衣的机会才得以侍奉君主。
  后来竟然不顾伦常与太子李治乱来,在宫里只要是个女的她都嫉妒。
  可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一样,把皇帝迷的团团转。
  后面那段骂得实在是太凶了,简化一下就是:
  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害君王、毒死母亲。
  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
  其实《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到这里,第一层算是结束了。
  第一层主要是为了给武则天下定义,让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坏人。
  接下来的第二层,就是给自己动手的理由,顺便再吹吹牛。
  李敬业是大唐老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
  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
  徐敬业是本名,但是为了搞事情,他强行给自己改成了李敬业。
  总之,他愤然而起,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
  没看到天下对于武则天都很失望吗?我这是顺从天下的心意。
  接下来他又开始吹嘘他拥有的兵力和物资:
  瞧见没,从南到北,我们兵多粮也多。
  铁骑和战车都是成群的,海陵的粟米都多的吃不完,仓库里储存是无穷无尽。
  就这样,光复大唐的功业真的还遥远吗?”】
  『虽然但是,我还是想问一句,媚娘得多好看啊?骆宾王则明面是骂,实则是肯定了她的美貌啊』
  『媚娘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唐太宗觉得她娇媚动人才来的,你说呢』
  『emmmm....有一说一,他们李家好像祖传的大sai迷』
  『让我想起祖龙了,当时顿弱也是』
  『什么什么?顿弱是谁?』
  『顿弱是搞间谍活动的,那个时候叫横纵家,一开始不想给祖龙做事,说他狼子野心,但是也说他是大眼睛高鼻梁』
  『大眼睛高鼻梁再加190的身高,他就不可能不好看』
  『这徐敬业和骆宾王放到现在高低是个传销团伙的头头』
  『心疼一下被他们欺骗的百姓和将士』
  『笑死,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在兵败之后被下属杀了,实属活该』
  看到这里,唐以前的朝代中人都沉默了。
  因而在博主解释时后面的背景板有原文,是以他们都对骆宾王的文采有了具体了解。
  确实是文采斐然,胡说八道。
  虽不知放到现在的“传销头头”是什么,但是他们可以肯定。
  若是放到春秋战国,他也是如顿弱一般的横纵家。
  本就战争频繁,有了他,估计打仗就真和吃饭一样简单了。
  另一边,武则天时期的百姓和很多官员都在心里默默反驳。
  他们可没有失望,不要造谣啊。
  其他的不说,武则天的政治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百姓的生活也还算幸福。
  比起他们,很明显被骗的百姓和将士会比较失望。
  之前也不是没有读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此刻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依旧面露不悦。
  文采再好又如何,用错的地方就是白瞎。
  与她们不同的是当事人武则天,她还是很可惜。
  这般文采斐然的人,若是能为她所用该有多好。
  看到她眼里的可惜之色,上官婉儿不禁哑然。
  她永远都是这样,即使那个人是站在敌对面,她依旧能看到那人身上的闪光点。
  要是那人能为她所用,她就可以既往不咎。
  这样一想,武则天的肚量确实非同寻常。
  另一处时空,李世民想到了魏征。
  比起骆宾王,魏征居然算是比较温和的一派。
  嗯.....还好骆宾王不是李建成座下的人。
  要不然,很难想象玄武门之变会被骂成什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