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秦统一蓝星

  现代过了几天,万朝也过了几年。
  方思怡所在的秦朝时间线已经到了公元前215年1月。
  嬴政马上要迎来44岁的生日,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些年,秦一直不断向外扩张,已将整个欧亚和非洲板块收入囊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拿下欧洲的神奇经历。
  由于扶苏和蒙恬两人一直带着大军追击匈奴,匈奴也只能一直往西北逃窜。
  于是呈现一种:秦攻匈奴,匈奴侵占漠河以北新领地的神奇景象。
  华夏提前给欧洲送去一个爹,这个爹又被打成了儿子。
  从公元前224年打到公元前219年,秦朝算是将整个亚欧板块拿下。
  而接下来的非洲板块显得尤为艰难。
  这块人类的起源地,有着人类最完整的演化链条。
  它的热带气候注定让其难以形成人类文明,不过北非是一个例外。
  大秦的搜查队到达时,发现上面已经出现了村庄和城市。
  困难的是,他们几乎没有办法与上面的原住民交流。
  没有任何歧视,但那些原住民好像真的脑子里缺根弦。
  一开始搜查队出现时,他们以为是外敌入侵,还想要与之一战。
  很显然,什么都落后于秦的他们并没有与之一战的能力。
  还没来得及攻击,就被拿下。
  克服很多困难后,大秦勉强将北非纳入了疆域。
  再往南,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好像头脑发育还未完善的原住民有了庄稼。
  那是一片巨大的沙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搜查队想起曾经方思怡说过,在这块大陆上有最大的沙漠。
  让嬴政最不爽是,这片沙漠与后世的华夏领土差不多大。
  能被嬴政派出来找新大陆的也不是什么莽夫,立即回咸阳复命。
  随后,大秦将百越一带已经同化好的将士派到了非洲。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很多大夫和灭虫设备。
  为北非的原住民检查身体后,秦人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之中基本看不到老人。
  几乎每个人的身体内都有毒虫留下的毒素,还有大大小小的病。
  原住民虽然脑子好像有点不太好使,倒也分得清好坏。
  接受了秦人的善意后,他们也回报以最诚实的善意。
  有他们带队,秦人很快通过绿洲道路来到了西非,那里比北非还要落后。
  越往南,上面的原住民就越原始。
  一路下来,秦人也发现了巨大的财富。
  这里的金矿,比现在秦朝所有疆域的都要多。
  一些百越人在这里也像是找到了快乐老家,跟各种毒虫走兽打得火热。
  完整将非洲吞下后,时间也来到了公元前215年。
  前不久,探索队传来消息,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那块大陆的原住民还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不过待人十分热情。
  不仅给他们找了食物,还慷慨地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们。
  这让大家想起几年前在天幕上看到的那个故事。
  如果不是他们提前一千多年找到这块大陆,也许那群原住民迎来的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华夏人主要讲究一个礼尚往来,他们也将自己的食物和用具分享给那群原住民。
  在那里住了几个月,他们相互学习了彼此的语言。
  秦朝人带去的物资对于美洲原住民来说与仙品无异。
  他们并没有脚下土地的主人是谁的概念。
  他们只知道这块土地若是冠上“秦”的姓名可以让他们吃饱穿暖。
  这就已经足够了。
  于是,收复美洲板块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南极洲对于现在的秦来说只是负担,奥达的那块地也早就被秦占领。
  至此,大秦可以说是几乎统一了蓝星。
  这放到所有的平行世界里,都是很炸裂的存在。
  刚刚从沉睡中醒来,方思怡三人就得知了这个好消息。
  自方思怡来到秦朝,已经过去了23年。
  在这23年里,秦朝得到的发展确实之前230年都达不到的地步。
  如今的大秦,只要是身体正常又上进的人,没有吃不上饭穿不起的。
  若是家里有钱,自己也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混吃等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没有电子设备高效的传播能力,大家的生活不会被大肆拿来对比。
  而想要知晓更广阔的天地,也只能靠自己去探寻。
  也许是因为没有手机等仪器具象化别人过得比你有多好,有多努力争取想要的生活。
  哪怕社会高速发展,也没有人因为跟不上而感到痛苦。
  对于秦人来说,现代的知识如同海洋一样辽阔。
  在方思怡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他们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当然,有很多都经常“溺水”。
  有很多人说,秦律比他们的命还长。
  比秦律更恐怖的,是三位统称为“数理化”的学科。
  只不过在嬴政了解情况后,大秦暂时并没有出现数智化的仪器。
  知道核武器的杀伤力后,这位千古一帝也难得陷入了沉默。
  放在千年后,他会毫不犹豫地让人不惜一切代价造出原子弹。
  可在现在的蓝星,那种东西的出现只会带来灾难。
  不仅是爆炸一瞬间的杀伤力,几百年不能住人,还有持续不断的其他的危害。
  人活一个一百年都困难,蓝星的土地也远远没有海洋面积大。
  嬴政是很渴望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能让秦在蓝星上无人能敌。
  但是他对原子弹,却只有深深的抗拒。
  得知他的想法,方思怡只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华夏在那个时候造原子弹,完全是逼不得已。
  谁会原意有一把剑一直悬挂在自己头上?
  更何况它还能将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一切都毁灭的一干二净。
  给嬴政说明情况后,方思怡又给他讲了原子弹诞生的关键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至死都后悔提出了那个理论。
  最后,嬴政只要了质能方程理论。
  只要他在世,就不会有原子弹的出现。
  只是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谁也说不准以后会不会再次分裂,如果注定要有原子弹的诞生。
  那它必须第一个出现在华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