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国庆庆典

  杨利民的确很累,和刘海中说的一样,根本没心情在意院儿里那点破事儿。
  昨晚通宵达旦,家都没回。
  现下日上三竿,才慢慢从剧场后台起来。
  一睁眼,两条大长腿就在面前晃悠。
  揉着太阳穴顺势往上看,李思那张略带憔悴的脸就浮现在眼前。
  “你怎么来了,几点了?”
  “你还好意思说呢,什么事儿那么急啊,非得在这儿睡一晚上。”
  “这不临时想起来某个环节有点小问题,回家后有特意过来了,结果忘了时间,干脆就在这儿对付一宿。”
  说起来有点尴尬,他脸上却没有一点尴尬的样子。
  就是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头有点疼。
  李思切了一声,不知道在生什么闷气。
  双手一抱,嘴巴一张,叭叭个不停。
  “反正你是铁打的,尽管熬呗,一天到晚的跟头牛一样,我就不明白了,什么事儿不能今儿个早上过来处理啊,非得熬一夜。”
  外面吵吵闹闹,约莫是在布置会场。
  杨利民也不说话,抬头看着她,半晌来了一句。
  “有水吗?”
  对方努努嘴,终是败下阵来。
  “我真是服了你了,等着吧。”
  随即起身出去,没多久打了水过来,又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脸盆、毛巾,就着温水揉两把递给他。
  “擦擦吧。”
  “谢了。”
  喝了水,擦了脸,精神状态总算恢复了些。
  又慢悠悠起身,活动活动筋骨,便见李思打了个哈欠,神情憔悴。
  “你昨晚上也没睡好吧?”
  她揉揉眼睛,鼻腔里发出嗯的一声。
  杨利民帮着收拾残局,又道:“吃饭去吧。”
  李思点点头,两人出了后台来到外面,喧闹声就在耳边响起。
  “那边那边,注意一下。”
  “赶紧把那东西搬过去,对,就放在哪儿。”
  “各个地方检查一下,绝不能有纰漏!”
  “......”
  到处都是人,正在四处忙活着。
  搬东西的,擦地的,检查道具的.......
  一路走来,都是如此。
  不时有人打招呼,又匆匆略过,闹哄哄的一片,大家干劲倒是十足。
  出了剧场,清爽的风一吹,两人都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
  “这天气越发冷了。”
  “早上嘛,正常的。”
  闲聊着来到食堂,其实都没什么胃口,稍微对付一下。
  平日叽叽喳喳的姑娘,今天话也少,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吃完饭又被叫去开会,老马站在前头,脸硬得跟石头一样。
  “这么久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勉励一番下面的人,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并没有说太多。
  随后挥退闲杂人等,单独留下各筹备组,开了个小会。
  “都准备好了吧?”
  “时刻准备着!”
  “1组呢?”
  “放心吧马团,绝对呈现最好的效果!”
  老马点点头,脸上总算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
  他最看好的就是一组了,或者说最看好的就是杨利民,遂走过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时间感慨万千。
  “我听说你昨天在后台留宿,怎么样?没什么大事吧?”
  “一点小问题,早点过来处理,我也早点放心。”
  “嗯,好!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对方投来赞赏的眼神,杨利民自然是点头应下,保证完成任务之类的。
  随后秘书小跑过来,跟老马汇报消息。
  “马团,那边已经出发了!”
  “好,我们也走吧。”
  他正了正身形,精神大振,深吸一口气,大步流星的出了会议室。
  杨利民正要跟上,却被一只白净的大手拽过去。
  然后对方红着脸帮他理理袖口,抚平衣领,眼神四处乱飘,都不知道放哪里。
  他开玩笑道:“你是不是对我有意思啊,这么不客气?”
  李思憋了半天,脸红的要滴出蜜来,然后白眼一翻,轻轻推了一把。
  “去你的!我这是,这是怕你在领导面前,丢咱们文工团的脸。”
  说完就脚步匆匆的走了,头也不回。
  某人干笑两声,也很快跟上。
  到了外面,老马已经带着一群人分两排站好,一个个精神抖擞,宛如松柏。
  两人看了一眼,识趣的排到末尾去,杨利民满心感慨。
  “那年文工团,接待领导,站着如喽啰。”
  李思轻轻扯了他一下,“你滴咕什么呢,别说话,马上就来了。”
  这个马上足足等了半小时......
  等着脚都快站疼的时候,终于有一黑影从远方过来,通过哨卡,慢慢接近众人。
  到了近前,才看见是一辆红旗ca72。
  此乃最早一批的红旗车,前身是东风,东风压倒西风的那个东风。
  第一代是东风ca71,是我国第一辆国产轿车。
  58年8月,上头视察一汽,迫切希望能够制造出国人自己的汽车,遂向一汽下达生产任务。
  一汽的工人们以从吉省工业大学借来的一辆1955型的克来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根据我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改进后以手工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
  这辆轿车的动力系统和装备几乎和克来斯勒一样,其实就是把克来斯勒车完全拆开,对每个零件进行手工测绘,然后自己制造。
  吉省委大老在全厂万人集会时,正式给轿车命名为“红旗”。
  9月19日,上头领导到一汽视察,赞扬了红旗轿车,红旗轿车从此定型。
  红旗ca72产量较少,但已经在60年开始作为官方用车,深受领导喜爱,还被作为外宾车,一汽一时风头无两。
  “能坐这种车的,来头都不小吧。”
  杨利民龇了龇牙,顿感自己逼格一下提升了好大一截。
  从小小的街道办科员,现在都他娘接见这么大的领导了吗?
  李思暗自发笑,“看不出来嘛,你居然还懂这个?”
  “略懂,略懂。”
  两人在后面小声交流,反正都是来凑人数的,也没人在意。
  等到车子停下来,又都识趣闭嘴。
  然后老马颠颠的跑上去,拉开车门接人下来,脸上的笑意都快溢出,那叫一个热情。
  不久,车上走下两人,皆是一身中山装,笑容和善,和老马握手,三人不知道在交谈些什么。
  “左边那位,xx部的一把手,去年主持的工作受到上头夸赞,能力十分出众,有望再往上升。”
  “右边那位是另一个部门的,怎么说呢,反正就是不能透露。”
  李思小小声的给他介绍,听得杨利民暗自咋舌。
  “果然都是大老啊。”
  正感叹着,前方又来车。
  什么车不认识,却是他喜欢的款式。
  线条流畅,霸气威勐,就跟个坦克一样。
  “这个不用介绍,军区的。”
  接着车上下来三人,杨利民神色古怪。
  “老爷子?”
  他不是说不来吗......
  李思见怪不怪。
  “这位爷爷可了不得......”
  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因为经常去洪家接杨利民的缘故,所以对此并不陌生。
  老爷子在前面和那些人说笑,看起来地位很高,第一批来的都得微微低头,表示尊敬。
  随即四处看了一圈,终在杨利民身上停留两秒,又不留痕迹的移开。
  “又来人了,那位是......巴拉巴拉......”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他疑惑。
  李思撇撇嘴,“有一些见过,有一些听家里说起过。”
  好吧.....
  杨利民不得不感慨一句。
  “不愧是二代。”
  话音一落,便见最后一辆车驶入会场,停好后,很快走下一位相貌儒雅的中年人。
  其人清瘦,一身靛蓝色中山装,眉目有神,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咕噜!
  杨利民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表示震惊。
  “怎么连这位也来了?”
  李思也呆了。
  “没听说啊?”
  遂见老马带人火速迎上,老爷子那一众人等也纷纷跟着。
  场上起了一些骚乱,但又很快平复。
  眼下不论是多大的官儿,面对来人,都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尊敬和崇拜。
  “听说同志们排了些新节目,为了国庆,为了大家,你们辛苦了。”
  对方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眼角细纹似乎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
  说话温温吞吞,不紧不慢,光是站在那里,就是一座伟大丰碑。
  老马受宠若惊。
  “不敢不敢,要是能让您满意,同志们的努力便算是值得的。”
  他侵淫官场许久,见过的大老不在少数,自然不会紧张。
  对方笑着点头,又说:“我不要紧,主要是同志们喜欢就好。”
  然后慰问在场同志,和老爷子在内的几位多聊了几句。
  他朝前走来,和每一个人握手。
  在场的年轻人无不是激动的想要尖叫,即便杨利民两世为人,亲眼所见,还有幸被勉励几句,都感到异常幸运。
  旁边的李思同样兴奋,摇着某人手臂,差点儿就要叫出声音。
  杨利民故作澹定。
  “人都走了,瞎激动什么呢,赶紧去后台准备节目,走,走。”
  妹子无语,“你要不傻笑,我就真信了。”
  .......
  “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时刻准备着!”
  后台,杨利民看着眼前相处一两个月的战友们,刚才激动的心情逐渐平复。
  不管怎么样,他们现在的重心还是在节目上,其他暂且不论。
  勉励众人几句,让大家别紧张,此时各领导已然入场落座。
  舞台上正在表演第一个节目。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关于这歌,杨利民提了些意见,遂找了些青少年合唱,效果超乎想象。
  老马思索一番,直接拍板。
  此刻见一群青春洋溢的少年少女,整齐佩戴红领巾,在舞台上倾情献唱,下方各领导安静听着,皆脸带笑意。
  他心里石头才总算落地。
  一曲结束,不少人都给了不错的评价。
  不错就已经表示成功,老马的紧张又少了两分。
  《歌唱祖国》后,后面接一话剧,2组筹备的节目,质量上乘,但都是老套路。
  看完后下方气氛热烈,场子算是暖了起来。
  接着是第三个节目。
  《映山红》!
  老马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被吊起,手在下方不自觉的乱抓,最终放到大腿上,莫名紧张。
  “新节目?”
  居中那位略微侧过头,轻声问了一句。
  他急忙回答。
  “是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请您多多指点。”
  “有进步就是好事,不用对自己太严格。”
  话毕,剧场灯光一下熄灭,偶有一些窃窃私语传来,便见前方帷幕降下,气氛神秘。
  后台,李思紧张的都在冒汗水。
  眼看着一个个人有条不紊的上到台面,她的心都快跳出胸膛。
  杨利民递过一杯水,这时候反而恢复镇定。
  “坐着吧,排练了这么久,你要相信大家。”
  她顿了顿,然后轻轻点头,果然轻松不少。
  “夜班三更哟,盼天明”
  台前,众领导只见帷幕拉开,一竖光柔柔的打在前方。
  其间一位妙龄女青年,穿着花衬衫、黑裤子,包着头巾,小臂挎一花篮,里面鲜花朵朵。
  《日月风华》
  她打着红脸蛋,只是浅浅的妆容,不是很漂亮,但似水般温柔,声音悦耳,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受。
  此女一出,场上迅速安静,所有人都静静看着,视线皆落在她身上。
  “寒冬腊月哟,盼春秋”
  两句结束,灯光向外扩散。
  她似乎在采花,小步轻移的朝前走。
  接着和声加入,低沉浑厚的男声,一唱一和,极有味道。
  最后全场开唱,灯光彻底放开,打出一个大景。
  采花姑娘顺势当起了领唱,和声还是和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望的笑容。
  场上哗然一片,仔细看去,那居然是五十六多花!
  上面五十六个人,每一个都穿着一种民族服饰,凑起来就代表大团结。
  这让各领导目瞪口呆。
  “歌好听,布景不错,方桉最好!”
  “这谁想出来的?可以的呀!”
  “啧啧,真有点意思。”
  大家都高兴,都乐呵,是真感受到了与众不同。
  就连居中那位都眼睛一亮,手在座椅上随着歌声轻轻拍打着,似乎很放松,很安逸的样子。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秋”
  “若要盼得哟,h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歌词简单,朗朗上口,听一遍基本就能跟着轻声附和。
  老马一见这场景,拳头狠狠一握。
  他知道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