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终成

  “其实,贫僧想要的不只是龙佛止战,三教止争,还想要阴神止斗,正邪无分,贫僧或许有些贪心了,但多一个人朝这个方向努力,就多一线希望,不是么?”
  金蝉子笑了笑,给人一种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
  古夜沉默了。
  他曾见过这种笑容一次,出现在另一个名为徐福的人脸上。
  这一刻的他,好似领会到了这种笑容的源泉出自何方。
  心无私欲而存大爱,方得此笑。
  这金蝉子的佛法,了不得!
  难怪连妖神尊那等成帝者,都对其礼敬有加。
  “摩柯般若波罗蜜……道子可知这句话的意思?”
  金蝉子道。
  “在下佛法浅薄,虽常听闻此语,但未曾细想过其意。”
  古夜坦诚道。
  “大智慧到彼岸。”
  金蝉子道。
  “大智慧到彼岸?”
  古夜皱了皱眉。
  “不错!大智慧到彼岸!”
  金蝉子轻轻地点了点头。
  “佛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此岸即为彼岸,彼岸之外,皆为苦海。”
  “众生皆来自彼岸,终有一日也将归于彼岸。”
  “众生如此,佛如此,贫僧亦当如此。”
  “贫僧归于彼岸,正如贫僧未离开过彼岸,贫僧未离开过彼岸,正如贫僧未来过这世间,贫僧未来过这世间,正如贫僧从未离去。”
  “众生争渡,此谓如来。”
  “贫僧只望在离去的那一天,这世上能少一些纷争,少上一些悲苦。”
  他笑容灿烂,令人动容。
  “道友大爱无疆,此等宏愿,在下心生钦佩。”
  古夜道:“在下亦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亦妄想有一天能超脱这天地,超脱这苦海,却不知那彼岸又在何方?可就是那仙道彼岸?”
  “彼岸在何方?”
  金蝉子怔了怔,眼中涌现出一丝痛楚,一丝迷茫。
  “贫僧也不知彼岸在何方,不知那仙道彼岸与此何干,佛只说了彼岸是众生来处,也将是众生归处,却未曾言明那来处是何处。”
  “贫僧法眼通明,心眼却仍被无明蒙蔽,或许这便是贫僧尚未得我佛授记的缘由。”
  最后,他长叹一声,摇身化作一只金蝉,迎着天边的落日飞去,越飞越远,直至再也看不见。
  ………………………………………………………………
  片刻后。
  古夜回到了众人身边。
  吴拳山好奇道:“那秃驴叫你去作甚?可曾刁难你?”
  古夜摇了摇头,微微一笑,“只是给我一个善意的提醒。”
  他感受到了吴拳山心中似藏着对金蝉子的深深不忿,于是问道:“吴道兄好像很讨厌那金蝉子?”
  “讨厌……有点吧。”
  吴拳山回忆道:“那秃驴很怪,我曾与他多次交手,次次败于他,他次次得胜却不见喜色,好似并不在意胜负。”
  金蝉子这种对胜负的漠不关心,最是让他厌烦,仿佛那秃驴的心永远在他处。
  败给一个心不在焉的人,比行动和言语上的羞辱更加折磨人。
  古夜默默听着,愈发觉得这金蝉子是个妙人。
  听起来,这金蝉子的确不是装的,并非虚情假意,而是真的不喜争斗。
  既不喜争斗,自然不在乎胜负。
  心不在焉,实在彼岸。
  或许金蝉子真不知彼岸在何方,但心却永远朝向彼岸。
  “高人种种,怪人种种,妙人种种……这世上果真不缺。”
  古夜心中感慨一声,看了一眼远处的铜道人。
  他安慰紧张的牛首宗传人们,道:“诸位尽可宽心,铜道人前辈福运长虹,厄运已然失势,可以无忧。”
  “此言当真?”
  牛似道急切问道。
  “虽不知作何解,但我观铜道人前辈之气运,可言转危为安四字。”
  古夜眺望着远处渡劫之地的中心。
  铜道人确实生猛,靠着三世帝剑,硬生生扛住了天魔的侵扰,闯入了第二轮道劫。
  这重道劫已过,第二轮帝劫也算圆满过去。
  不过,铜道人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无缘第三轮帝劫,令人惋惜。
  从气运变化上,古夜可以看出铜道人将会做出的选择。
  若不放弃第三轮帝劫,铜道人的气运不会有转危为安的变化,只会走向绝境。
  “这般顺利就过去了么?”
  祝融氏帝君口中忽然跳出这么一句话。
  牛似道不解,“帝君何意?”
  “与褒姒同行那人,也就是古小友口中的那尊第四魂族……”
  祝融氏帝君看了一眼古夜,继续说道:“他的出现,明显是冲着你家师祖的帝劫而来,不可能只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
  牛似道蹙眉,“莫非帝君认为那人还留了什么后招?”
  “后招或有或无。”
  祝融氏帝君道:“你家师祖心魔未除,强压之而渡心劫,又战天魔,恐有隐患,此确是真。”
  牛似道看向古夜,“可古道友已经言明,师祖一身福运如虹……”
  “气运如风云变幻莫测,福厄好坏只在瞬息之间,观气运非能事事言明,否则岂有人逆运而行,又岂有气运弄人之事?”
  祝融氏帝君摇头道。
  古夜默然的态度,表明他也认同这个观点。
  一个人背负的气运好坏只是暂时的,气运神眸也只能观测短时间的运势走向,且正如祝融氏帝君所言一般,无法事事言明。
  铜道人在这场帝劫当中,气运格局变化了不知多少次,古夜也只能见短,而难能见长。
  “可……”
  牛似道还想辩驳。
  白云真人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帝君并非恶意,那人现世,耗费了那么多天魔花,不可能没有图谋,他冲着石师祖而来,也必然想从石师祖身上得到些什么。”
  他抬头看了看天际,“一切待劫数过去,自有老祖决断。”
  此言一出,牛似道只能安分下来。
  古夜在这时候,将搬山老道的那缕神火交给白云真人。
  这场劫数上演的种种异变当中,牺牲最大的恐怕就是这搬山老道。
  到最后只剩下这么一缕微弱的神火,吊住了最后一抹灵神。
  “此战相助,其中恩德,贫道代牛首宗两脉传人记下了。”
  白云真人接过那缕神火,毫不顾忌两者间的辈分,对着古夜便是躬身大礼一拜。
  吴拳山、牛似道、苍狗道人也跟着行了一礼。
  众人皆知,没有古夜,搬山老道恐怕真就烟消云散了,连这最后一缕神火都保不下来。
  古夜连忙扶了一手最前方的白云真人,笑道:“白云前辈万万使不得,晚辈虽非牛首宗门人,可道子这个头衔却是由牛首宗撑起来的,彼此间本是一家,何必谈恩德二字,真要言谢,改日晚辈登门造访,欲请教一气化三清之术,前辈不吝赐教便好。”
  “哦?你想要学一气化三清?”
  白云真人有些意外,但也没有犹豫,袖袍一震,袖中便吐出一页金书。
  “何须改日?今日贫道便可将毕生研究此术得来的造诣赠你。”
  “贫道一生修行过的术法成千上万,唯这一气化三清,敢言已至术之顶峰,可惜贫道愚钝,无更进一步之机,难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牛首宗道祖一脉又自有规矩,道祖之术不可外传,亦不可内传,需得每一代传人自己去微末山巅参悟。”
  “但你已是道子,已得道祖所有传承,贫道这一气化三清的毕生感悟传于你,也不算逾了规矩。”
  他豪气地将金书送到古夜面前,道:“这一页金书便记载着所有,若还有不明之处,尽可问贫道。”
  “多谢白云前辈!”
  古夜没有推诿,大大方方地收下了这一页金书。
  有了白云真人毕生参悟一气化三清的心血,或许他便可以借此寻到一缕契机,敲开通往炁化神明体的大门。
  ………………………………
  时间一晃,又是一月过去。
  龙墟,依旧热闹非凡。
  敖武的这场成帝贺典,持续时间异常的久。
  这种异常,自是有心而为之。
  龙公领头,请前来赴宴的各路至尊讲道。
  至尊讲道,动辄十天半个月。
  席中的其他宾客当然欢喜,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寻常的成帝者都很难遇到这种造化。
  各路至尊却纷纷察觉到了异样,察觉到了这份别有用心。
  但碍于情面,作为东道主的龙公又领了头,他们也都不好拒绝,只得各讲一席。
  终于,当至尊们讲完一轮后,凤族的凤主率先提出了离席。
  “行了,都讲完了,老夫也该回去了,再于你们龙墟留下去,老夫恐怕会忍不住抓几条小龙来尝尝味。”
  凤主依旧是那般火爆脾气,借着这么一番调侃,来宣泄心中的不满。
  龙公闻言,只是默默微笑,目光却落在了敖武身上。
  敖武见状,心领神会,起身拦道:“凤主前辈何必如此心急,以前辈之神速,往返凤穴也不过一念之间,何不在多留几日,晚辈初临帝境,尚有许多请教前辈的地方。”
  “臭小子!别给老夫来这一套!别以为老夫不知你们心底的小伎俩!”
  凤主怒目一瞪,“要请教向你族的老东西请教去,能来赴宴,已是老夫给足了面子,莫非还敢拦着老夫不让走?”
  “这……晚辈不敢。”
  敖武汗颜,连忙谢罪,又看了一眼龙公。
  何止于这凤主,一众至尊都已起身,去意很明朗,强留下来是不可能的。
  “那这场成帝贺典就到此为止吧。”
  也就在这时,龙公像是忽然间感应到了什么,眼角闪过一丝笑意。
  铛铛铛!!!
  下一刻,一阵浩大的钟声贯入脑海。
  许多强者都有所感应。
  “这是……天道的钟声?”
  “大道有变,有人成帝了!”
  “……”
  很快,众人便意识到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沿着天道共鸣,感应到了那位新晋成帝者,看到了站在一条大道尽头的一尊古猿。
  “那好像是……牛首宗的铜道人!他成帝了!”
  帝劫初起之时,许多人便感应到了有人在渡帝劫,此时此刻的成帝波动更大,使得更多人有所感应。
  不少人都认出了那尊古猿的身份,一时间整个龙墟,一片喧哗。
  砰!
  这时候,龙公猛地拍案而起,“好一个青牛,好一个牛首宗,难怪无一人前来赴宴,居然趁着我龙族举办盛会之时,悄悄让自己的门人渡劫!”
  他这边话一落下,诸至尊一个个神色微妙。
  与这位万世龙公不待见了一辈子的凤主,白眼更是差点翻到天上去。
  “是啊!岂有此理!竟然就这样占我们龙族的便宜!”
  敖武也在这个时候附和一句,将整个龙族带动起来,对牛首宗的无耻作为口诛笔伐。
  各路至尊和成帝者一言不发,就这样默默地看着这场滑稽而又破绽百出的大戏在自己眼前上演。
  随着这场大戏的上演,这场成帝贺典也落入了尾声。
  ……………………
  铛铛铛铛铛铛!!!!!!
  人间界海,一字禁海。
  天道的钟声响彻天地。
  这是属于铜道人的钟声,来自天道的祝贺。
  漫天劫云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目霞光。
  瑞霞蒸腾,紫气氤氲,一缕崭新的帝威渐渐弥漫开来。
  这一幕的出现,总算是让牛首宗两脉传人松了口气。
  和古夜预测的一样,铜道人放弃了去渡第三轮劫数,选择在第二轮劫数结束后成帝。
  这是最保险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古夜也为铜道人感到遗憾。
  若无褒姒和那个黑袍男子的出现,铜道人其实还是有希望冲击第三轮帝劫的,奈何时运不济。
  也不知道铜道人对此会作何感想,倘若他不追求铸造三世帝剑,在前几世渡劫,或许便能以三轮帝劫圆满成帝。
  “还行,虽然没能以三轮帝劫成帝,但以这等帝劫强度,你们师祖日后还是有机会冲击至尊位的,只是希望小了点。”
  祝融氏帝君开口,似乎想借此略作安抚,但任谁都能听得出来,他言语中深藏的惋惜,好似感同身受。
  众人又等待了一段时间,没有贸然靠近铜道人。
  直至铜道人结束最后的修行巩固,他才飞来,与众人相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