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六行星,神秘的藻类时代

  宿主:袁文斌
  年龄:17
  特性:龙国文明公民
  战力值:814
  智慧值:30
  掌控值:124
  天赋:实物质掌握(未开启)(74%)恒宇重体(未开启)(1%)
  技能:重力掌握的初步技巧(地级);启灵锻炼法(天级)
  装备:第三十六代生物芯片
  恒宇重体:
  说明:通过细胞进化液I型进化时受到体内能量和环境的影响,免疫宇宙辐射,射线等放射性物质,并在接触宇宙能量的同时,身体会自动增强。
  注意事项:进行自身锻炼可加快身体增强速度。
  “我天,这么夸张的吗?”
  袁文斌虽然不清楚战力值的具体参数,但起码自己提高了一百多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尝试着按了按舱位,原本无比坚硬的舱位金属竟然被袁文斌轻易的按出一个手印。
  仿佛泥涅似得。
  袁文斌又尝试着沟通生物芯片,然后具现一些工具。
  原本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勉强具现出来一厘米大小的锤子。
  这次他竟然用了短短十几秒就具现四五米长。
  又硬又翘不说,还十分威武霸气。
  这难道是掌控值和智慧值造成的效果?
  “先别玩了,想想怎么让自己停下来,然后找个地方生存下来吧。”
  何龙忍不住提醒道。
  “我实力提升了这么多,倒是有办法了。”
  袁文斌将具现出来的锤子分解,面色露出几分放松:
  “小斌,扫描本太阳系星球。”
  袁文斌手臂上的生物芯片微微一亮,一道光柱在袁文斌面前形成全息投影。
  十多分钟之后,生物芯片界面出现了十来个星球概况。
  袁文斌挑挑拣拣了一番:“选择本太阳系第六行星,构建详细的行星数据和轨道数据,要求:进入该行星近地轨道。”
  “构建完成!”
  “哎呦?这么快,还挺智能的。”
  何龙一脸的好奇。
  “这算什么智能,生物芯片只能说在智能方面擦点边,真正的智能还要看各大公司财团,官方机构,那里的智脑甚至可以自主研发一些高科技产品。”
  袁文斌说着,然后发动实物质掌控,很快就具现出一个三米长,两米宽的能量发射器。
  “速度越快的物品,转向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以我目前的能力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勉强。”
  袁文斌一边说着,一边将能量发射器安置在舱位下方,然后开始往里注入生物能量。
  随着生物能量的注入,发射器开始逐渐亮起蓝光。
  蓝光越来越强,霸道的能量将蓝光充斥了几十米远。
  终于,在发射器震动到仿佛随时要散架的时候,生物芯片的界面上终于出现了航线变动。
  方向调动了只有2度左右,可耗费了袁文斌大半的精力和几个小时的时间。
  他一口将最后一枚能量棒吃掉,然后控制着发射器转过来,以此方式降低飞行速度。
  又是耗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袁文斌终于疲惫的吐了口气:“速度已经降低到第五宇宙速度了。”
  “厉害!”
  何龙竖了个大拇指。
  袁文斌在这方面确实牛逼。
  他刚刚可并不是光利用发射器降低速度。
  而是依靠发射器进行微调角度,然后通过四个太阳的相互引力牵扯进行极限降速。
  虽然不至于一头栽进太阳里,可依旧有可能会不小心射向外太空。
  到时候袁文斌就算依靠何龙能够存活下来,也只能在宇宙中无休止的流浪了。
  光速达到了每秒近30万公里,而袁文斌一开始的速度也差不了多少。
  之后仅仅依靠自身的具现能力和生物芯片,自身素质等方面,硬生生将速度降低到每秒两千多公里。
  这可是质一样的转变。
  “现在距离第六行星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预计到达星球近地轨道时,我能将速度降低到第三宇宙速度,但还是不够。”
  袁文斌面色轻松了许多:“小斌,尝试使用暗物质超导信息联系救援。”
  生物芯片屏幕闪烁,看似连接,但似乎结果不会太乐观。
  袁文斌却没管那么多,直接打开了第六行星的数据参数。
  第六行星(暂定名)
  宇宙坐标:暂不确定。
  具体参数:扁率因子: 315.565
  平均密度: 6.21克\/立方厘米
  ……
  各种奇怪的字母符号覆盖了整整一大页。
  袁文斌也懒得看,直接跳过这些看向下边的参数总结。
  总的来说,第六行星体积是袁文斌母星的3.2倍,重力是1.6倍。
  根据数据分析,第六行星目前的平均温度为16度,拥有海洋和陆地。
  至于是否存在生命就不好说了。
  生命的孕养是极为苛刻的。
  没有生命的宜居星球只有被有生命的星球进行“播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生命体。
  就如同在宇宙中播撒种子的蒲公英一样。
  但既然有大气,那至少还是有希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几乎不可见的第六行星已经彻底出现在何龙二人的眼前。
  第六行星并没有像何龙想象中是个蓝色星球,上面飘着朵朵白云,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相反,第六行星虽然也有云层,有绿地,但更多呈现的是土黄色。
  何龙甚至可以肉眼看到星球上十多处风暴,看似杂乱,却相互并不影响的移动着。
  “这里的生命只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只能算是藻类时代。”
  袁文斌在用生物芯片扫描后,忍不住露出几分苦笑。
  藻类时代就意味着想吃点好的是不可能了。
  甚至这些藻类要是有毒或病菌什么的,他还有可能会饿肚子。
  收拾好心情,袁文斌继续用发射器反向运转。
  不知道是不是星球周围的杂质太多,发射器在靠近星球之后连续坏了好几次。
  这时生物芯片也分析出了最适合降落的几个地点,在投影地图中标记了出来。
  “已经降低到第一宇宙速度,可以尝试降落。”
  袁文斌在第六行星绕了不下十圈,终于开始尝试进入大气层。
  考虑到这个星球的风暴太过恐怖,袁文斌将降落地点选在了一处高山上。
  山顶位置有雪,有雪就代表有水源。
  至于能不能喝这就不是袁文斌现在能够考虑的了。
  进入大气层,舱位与空气开始剧烈摩擦。
  袁文斌为了避免这个星球有未知病毒,提前穿上纳米防护服,头上也带上氧气面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