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乱!虎娘们玉娘,怼建元帝

  “陛下哈,干啥玩意呢傻了吧唧的,虎啊!这就一芸豆卷哈,搁哪像棋仔啊。”
  玉娘,纯正北地女爷们儿。
  没啥心眼,也不懂啥算计。听建元帝指着一碟芸豆卷说像棋子,那当即是急头歪脸,嘎嘎就出声反驳。
  那声音,听着叫一个响亮。
  一着急吧!
  官话都给忘了,出口就是北地方言。一顿凶猛如虎的输出,愣是把大伙儿说懵了。
  噗呲!
  少顷。
  官员们回过神来之后。
  顿时,膳厅响起几道笑声。
  其中,以太子最为夸张,他揉着肚子,附和道:“父皇,你今日没下棋,怕是眼花…瞧错了吧!你看,把行之家的玉娘都给惹急了。”
  太子一说。
  崔睦松了口气。
  玉娘祖上是宫中御厨,到她这一代,厨艺愈发精湛。长公主未出嫁前,在宫中备受太祖偏宠,太祖知晓她喜吃,就把玉娘赐给了长公主。
  太子对长公主这个姑姑十分亲近。
  自然是认得玉娘的。
  同时,他同样很喜欢玉娘的厨艺。
  之前。
  还私下找过长公主,向她索要玉娘。只是,崔睦嘴刁,打小只吃得下玉娘烧的饭食,长公主婉拒了太子的索求。
  不过。
  事后,长公主为太子寻了不少善厨艺的庖丁,将人送去承乾宫。
  “玉娘,陛下爱吃糯米凉糕,你进厨账为陛下做一道糯米凉糕,顺便再为诸位大人煮个甜汤……”崔睦朝玉娘使眼色,提点道。
  得把玉娘支走,就她那嘴秃的性子。
  待会儿。
  保不准再语出惊人。
  今上脾性好,不予计较。但要是传入御史们而耳中,说不得上朝参玉娘一本……
  「玉娘赛高,不愧是北地娘们。敢说今上傻了吧唧,哪怕今上是我娘舅,我也想说一句……
  玉娘,干得漂亮」
  宋柊死命低着头……
  谁能想得到外表冷酷肃然的崔睦崔少卿,内心戏…也是这般丰富,只能说各有各的槽点。
  “行行行,快走。”建元帝挥挥手,赶人。他不傻,焉能猜不透太子二人的小心思。
  玉娘虎……
  建元帝不是第一次见。
  莫说他,玉娘连曾经的太祖都怼过。
  “太师,崔雪半月从太师府账房支走两万余银两,你可知银两被她用去何处……”
  河南府丢失近百万两税银。
  若是崔雪真跟税银丢失案有关,她为何还缺银子花?
  各地送入京城的税银为官银。
  官银是完整的银锭,制成元宝样式。且刻有各地官府相对应的字样和图案,这种官银用于军饷、官员俸禄、宫用以及赈灾等支出。
  民间使用,需将官银溶成碎银。
  如——
  税银一旦重铸。
  什么字样和图案都会被抹除。
  这一来,根本无从调查。
  崔雪为何冒着泄露身份的可能,依然选择从太师府账房支走两万多银两?
  还是说……
  那批丢失的税银,暂时还没动用。
  膳厅众官员,无一不是精明之人,建元帝甫开口,就有官员想到这一点。
  像是许尚书,当即流露出惊喜之色。
  税银丢失两月有余。
  就怕贼人将税银溶了,再流入民间。
  那一来,真的是无力回天。
  “西城,一处名叫幻月楼的烟花之地。臣经过诸多调查发现,幻月楼恐与北疆月氏国有牵连,碍于没查到更多的情报,臣不敢轻言上奏,担心打草惊蛇……”崔太师作揖,脸上满是肃杀的戾气。
  当初……
  他查明崔雪与幻月楼之间的关系。
  就想过上奏建元帝。
  但是,又碍于情报有限。崔太师琢磨着,等查出更多的线索,再上奏。
  崔雪行事确实老练严谨。
  若非崔太师紧抓那两万多两白银的流向,他还真逮不住崔雪的尾巴。
  西城,幻月楼。
  在京城有小迎春阁之称。
  与地处西城的幻月楼不同,迎春阁背靠教坊司,等同有礼部做靠山。东城除教坊司,当属迎春阁地位最高。
  教坊司更多服侍王室贵族。
  迎春阁多朝堂官吏。
  当然了,大周律法严禁朝堂官吏狎妓。
  但,民不举官不究。
  该吃吃,该喝喝。
  幻月楼敢跟蹭迎春阁的“流量”,自是不简单。
  闻言,众官员表情齐齐一变。北疆一直都是大周的心腹大患,月氏国乃北疆强部落,与北方其他游牧部落不同,月氏国许多年前就开始效仿大周,学习诗书礼易,学习刀耕火种……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行之,监察司怎么说?”建元帝问。
  崔睦道:“幻月楼为宋国公府所设……”
  静。
  静寂。
  瞬间,膳厅安静下来。
  宋柊眨眨眼,脑海里搜寻宋国公府的信息。
  靠之。
  宋国公萧静,乃是当朝后宫之母——萧皇后之父。
  幻月楼牵扯到宋国公府,意味着与萧皇后有关。同时,还可能跟太子有牵绊。
  怪不得……
  膳厅人人低下了头。
  “行之,你确定幻月楼背后的人是宋国公府?母后为天下女子之典范,断不会与这等腌臜之地有牵扯……”太子面沉如水,宋国公府如何,他管不着。
  但——
  千不该万不该连累到母后身上。
  崔睦神色淡淡,抬头看向建元帝,答道:“此事,臣找过宋国公。宋国公言…他会亲自彻查幻月楼,太子只需找宋国公一问便知。”
  萧皇后待崔睦甚好,当…查出幻月楼背后有宋国公府的身影,崔睦直接截留了这份情报,没有上奏。
  他亲自登门,找上宋国公。
  杜尚书手哆嗦着,谁能想到税银丢失会牵扯出如此多的人和事。幸亏…挖出线索的人是崔睦。
  但凡换个人。
  杜尚书怀疑可能那人活不到明日。
  建元帝敬重萧皇后,岂能容忍有人玷污于她?!
  同样地。
  太子作为人子,更不可能答应萧皇后的美名被人亵渎。
  除此外,还有宋国公府。
  啧啧啧……
  这做局之人,莫非真疯了。
  「乱了乱了乱了……
  这一波,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朝堂谁不知今上和太子最为护短记仇,尤其还牵扯到萧皇后,这背后…要是有王贵妃一系的朝臣下手算计,就好奇今上会如何招呼那倭瓜」
  有皎皎明月的太子在前。
  朝堂之上,重臣少有官吏亲近七皇子。
  偶尔迎合给个笑脸,无非是给今上脸面。
  今上宠溺七皇子,给的是各种无关紧要的奖赏。如兵权、政务等等,七皇子就没沾过边。
  不过。
  这可能跟王贵妃出身有关。
  毕竟,王贵妃出生不高,眼界有限。
  无法与宋国公府出身的萧皇后相提并论,是以她养大的七皇子,丑不丑且不说。
  行事尽显小家子气,不大气,贯爱用些后宅的阴损手段。堂堂一朝国君,岂能目光短浅,只盯着眼前的得与失,利与弊……
  若这种人为君,朝堂文武百官谁放心?再说了,皇室又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