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哇!超忆症,再现离谱卷宗

  “吴书吏,您过谦了!!”
  宋柊捧了吴永一句,过目不忘,这绝对是过目不忘。吴永有这神技,为何甘为一名架阁库书吏?
  猫猫好奇脸.jpg。
  “吴永,你能过目不忘,当年为何不考科举?”李寺正无语望向吴永,过目不忘…绝对是读书之人梦寐以求的能力。莫说过目不忘,但凡一目十行,都会被读书之人追捧。
  吴永拿着笔的手微微一紧,窘迫道:“我自幼不喜读书…”
  闻言。
  顿时,李寺正变了脸。
  朝着吴永呲牙咧嘴,怒骂道:“暴殄天物!!”
  吴永讪笑着。
  这话…
  他打小听到大。
  其实吧!
  吴家人都有些能耐。
  吴永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其他吴家人多少能做到一目十行,记忆较其他常人都会出色一分。
  要不然…
  吴家坐不稳大理寺书吏这个职位。
  虽说——
  流水的官,铁打的吏。
  但是,吏要是真没点本事能耐,也做不到世代传承。吴家用实力坐稳大理寺书吏一职,凭的…自然是这份出众的记忆力。
  这么些年以来…
  大理寺架阁库从未出过错。
  偶有失误,吴家也能用自身实力摆平。
  就像这一次…
  那十三份丢失的卷宗,吴永凭自身实力能默写出来。大理寺纵然怪罪于他,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吴永确实有本事。
  啧啧啧…
  时桜绕着吴永转了两圈,满是艳羡。
  “吴书吏,我且问你…你的记忆力除文字以外,对事物景物可有相同的能力?”宋柊眼睛微微一闪,问:“你同高斯相处过几日,现在能回想起与他相处的细节吗?”
  这一问。
  屋子里几人都顿住了。
  感觉…
  有点炸!!
  李寺正吞咽着口水,与时桜像看怪物一般,盯视着吴永。须知,他们日日在大理寺当值,与吴永相处时间可不短。
  难免会有点什么黑历史…
  正常人,听过见过会忘记。
  ——奈何吴永开挂,记忆超群。架阁库3086份卷宗都记得住,那日常琐事必然也能记住。
  我草(一种草本植物)…
  光凭想象都感觉有些渗人。
  于是。
  李寺正时桜二人飞快回忆,以前有没有做过什么丢脸的事?
  “可以。”吴永道。
  小时候…
  吴永因超群的记忆力吃过不少苦头。
  一个人无法遗忘人和事,这其实不是好事,而是一种折磨。一天十二个时辰,除非你整日整日独处一室,不与外界接触。
  可是…
  一旦与外界接触。
  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记忆。
  吴永,这种能力在现代被称之为超忆症。这种人…他没有遗忘的能力,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能具体到任何一个细节……
  这是超出常人的自动记忆功能。
  可是。
  人不是电脑,更没有硬盘。
  拥有这样的能力并非幸事,而是一种折磨,会让拥有者生不如死。
  “超忆症——”宋柊眼神复杂望着吴永,温声道:“吴永,你是不是能记住所有的事情?且无法遗忘这一切,你甘愿待在架阁库,不与外界接触,只为减轻过目不忘带来的痛苦是吧!”
  吴永执笔的手一顿。
  他八岁那年,突然拥有了这神奇的能力。
  最初,他陷入了恐慌。
  还好吴家世代在记忆力方面十分超卓。
  他们归纳统计…
  让吴家子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记忆能力。凭此,吴永渡过了那段灰暗的岁月,才不至于陷入癫狂。
  尽管如此。
  吴永对书籍陷入了恐慌,他不愿与外界的人和物接触,更不喜读书。吴家没有逼迫他,让他独自安静地在家中生活。
  渐渐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永一点点驾驭掌控这份能力。
  再之后。
  吴永成亲生子,继承大理寺书吏一职。
  “超忆症,四娘子…知道我这种情况?”吴永微惊,诧异道。
  宋柊深呼吸着,答道:“略知一二。不过,我看你情况不错,想必,你已经掌握了该如何处理自身的记忆。”
  吴永含着笑,点了点头。
  他放下笔,简单把吴家累积的训练记忆方法提了两句。
  宋柊一听,惊为天人。
  吴家这种训练记忆的方法,让她想到了记忆宫殿。
  “很厉害!”宋柊道:“你先默写出丢失的十三份卷宗,再整理出你跟高斯相处的各种细节。这次你非但无罪,事后…我亲自找崔少卿为你请功。”
  李寺正时桜二人面面相觑。
  听不懂…
  但感觉不明觉厉,超厉害的样子。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吴永的记忆力,不止是过目不忘那般简单。
  大理寺卧虎藏龙啊!
  “好,请稍等——”吴永兴奋道。
  「嘿嘿嘿…请功,四娘子人不错。嗯!凭她这句话,《大理寺人文轶事录》上,我不写四娘子的篇章。」
  「…李寺正,稍晚给他修正108回。上一回,刚记录他不爱洗澡,脚臭,每次爱用手抠脚,抠完脚不洗手直接吃饼,据说这样吃饼味道更香。」
  宋柊:……
  猫猫干呕.jpg。
  喂喂…
  吴永啊,你这《大理寺人文轶事录》味道有点重!!
  这记事录要是披露出来。
  大理寺上下官吏都得社死。
  听说…
  吴永好酒,待会儿要不找玉娘讨一坛麦汁酒?
  她不想被吴永记录在《大理寺人文轶事录》上,无他,丢脸不说,还容易社死!!!
  吴永不靠谱归不靠谱。
  但是,做事能力不算差。
  很快,就默写出一份卷宗。
  这份卷宗记录的是建元元年:
  「建元元年,中秋佳节申时二刻。周家有妇人敲响顺天府衙的鸣冤鼓,告知家中丢失一稚童。
  申时三刻,崇化坊、延寿坊等,接连有人找巡捕役报案。
  顺天府尹上报,朝廷责令九门提督出动巡捕营的巡捕役搜索找人,一无所获。
  翌日。
  顺天府统计中秋佳节一晚丢失孩童十一人,五女六男。」
  宋柊合上卷宗,递给李寺正和时桜,问:“卷宗记录不详,为何没有记载丢失孩童的亲属姓名以及家宅住址?”
  “我只负责默写卷宗,别的不清楚。”吴永道。
  李寺正微窘,解释道:“四娘子,建元元年陛下刚登基,京城不太平。不过,你说的确实有理。但是,具体缘由要去顺天府衙询问。这些卷宗都是顺天府衙送来的陈年旧案,多数记录不详……”
  就像是之前高斯的卷宗一样。
  案发时间,当事人,案发经过,路人证词,参与官吏的供词等等,皆不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