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梨乡沟建厂

  从红日纺织厂回来没两天,周兴然接到了陈建中的来信。
  陈建中说他们单位最近换新的配车,给的自由权比较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车,他让周兴然猜猜他选了什么车?
  周兴然不需要往下看,就知道陈建中新配车,因为随信而来的还有一张照片。
  是陈建中和一辆红色的小轿车,那辆小轿车正是平城078。
  接着往下看,陈建中在信上说平城078坐着非常舒服,他的司机也说这辆车很好开。
  受广告的影响,沪上很多家庭都入手了平城078,一到周末就载着一家人出去游玩。
  现在一到海边或者公园,都是停着的平城078。
  周兴然只给回了四个字:多谢夸奖。
  虽然他觉得陈建中信上所述有些夸张,但是好朋友一直在关注自己,并且能够写信鼓励,还是让周兴然非常受用的。
  周兴然一高兴就给陈建中寄去了一套汽车厂生产的平城078升级版车椅套。
  给陈建中寄完东西后,周兴然又开始写信催周兴家。
  这两年梨乡沟在周兴家的治理下越来越好了,尤其是他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梨乡沟更上一层楼。
  在梨乡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一直到80年10月份才让外人发现。
  梨乡沟因为农田质量不好,公社领导给梨乡沟定的量也少。
  但本就稀少的粮食再交上去一部分,手里剩的粮食就更少了,所以梨乡沟的人去粮站交粮的时候一向都是愁眉苦脸的。
  这两年,梨乡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土地质量限制,增产远比不上小岗村那么出众、明显。
  但比起之前的生产队时期,粮食最少的都多了两袋子。
  因为外面人还不知道梨乡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梨乡沟上交的粮食还是那么多。
  梨乡沟村民手里的粮食越剩越多,余钱也越来越多。
  去交粮的时候也不再愁眉苦脸,反而说说笑笑,看着十分开心的样子。
  这让粮站的工作人员起了疑,将此事上报之后,上面派人来查看,发现梨乡沟竟然私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县里、镇上的这些领导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就跟小岗村当年面临的情况一样,周兴家顶着压力继续发展梨乡沟。
  与领导们不同的是下面村子的态度,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待梨乡沟的。
  除了徐家村,因为现在徐家村的话事人是徐嘉。
  徐嘉顾念与周兴然的同学之情,加上周兴家在徐家村上的小学,徐嘉当时任老师教过他两年,两人之间还有师生之情。
  徐嘉来劝过周兴家,让他收敛一些,最好现在停止在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因为临曲市现在没有确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周兴家这样很有可能会受到惩罚。
  周兴家:“徐老师,谢谢你的关心,但我不可能停止的,我们村子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得越来越好了,就算我现在想停止,村民们也不会同意,而且我大哥也支持我。”
  徐嘉听到这里,不再劝周兴家,只是替他把风,镇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来告诉他。
  众人期盼的“好戏”并没有到了,反而是梨乡沟在81年秋收后宣布建厂。
  等梨乡沟真的把厂子建起来,公社和柿景镇都能享受到利益,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对梨乡沟的安排指手画脚。
  如果梨乡沟的厂子干的有声有色,能让县里也享受到利益。
  那挡在梨乡沟前面的阻碍不但会消失,还会被镇领导和县领导捧在手里。
  在众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徐家村对外宣布他们村也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此时临曲市依然是不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徐家村不但跟风了,还将这件事情广而告之。
  令其他村子诧异的是,对于许家村这么嚣张的举动,公社和柿景镇的领导却仿佛变成了聋子、哑巴,装听不见也没有任何回应。
  众人知道,这就是默认了。
  在众人还在踌躇要不要跟风的时候,梨乡沟的罐头厂建成了。
  建成当天,梨乡沟放了两挂鞭,在村里还举行了流水席。
  本来就打算去参观的众人这下更积极了,就连公社和镇上都来人了。
  让众人惊讶的是,梨乡沟的罐头厂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周兴家要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必然会骄傲的说:“能不大吗?他哥可是出了一半的钱。”
  不然这个厂子规模得缩水一圈。
  周兴然出钱,村里也都是知道的,而且都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周兴然也算梨乡沟的一员。
  钱越多,厂子越好,这有什么不同意的?
  不止周兴然出了钱,周兴元、周兴国也出了钱,只是出的不多,像村民们一样持一小部分股份。
  就连周兴文都出了钱,只不过是以周富章的名义出的这份钱。
  分的利润一部分留着给周李氏、周富章李琴美养老,一部分留着自用。
  等周富章百年后,在立遗嘱将这份股份转让给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