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的赚钱路子

  姐弟俩回到家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
  看天色没多久就要下工,两人立即到厨房忙了起来。
  烧水杀鸡,再烧火烧猪脚毛,五花肉的皮也得烫了好好刮洗一番。
  周南冬准备做个红烧肉,土豆烧鸡,再炖个花生猪脚汤。
  大姐的身体还得补,做得时候得清淡一些。
  当然一顿饭,食材用一半就行,剩下的处理一番放起来。
  天气热,荤菜炸熟放油里可以放四五天。
  李家兰她们下工回来,看到厨房的盛况“哇”声不断。
  “今天怎么买这么多菜?”李家兰一脸心疼。
  “庆祝大姐脱离苦海。”周南冬轻松说。
  李家兰叹了口气,却没周南冬这么开心,“办好了?”
  “办好了。”周翠巧点头。
  见母亲表情不是太好,心情也沉了沉。
  “那挺好的。”周翠娟看了眼母亲跟大姐的表情,“大姐在张家过得那么苦,能跟张家彻底断了关系好得很。”
  “对。”周翠红重重点头。
  “嗯。”李家兰的情绪也好了起来,“你们去,张家怎么说的?”
  “张老二一口就答应了,我看他想娶那刘寡妇,张家其他人不愿意怕坏名声,但最后同意了。”
  周南冬把去张家遇到的情况说了说。
  李家兰叹息一声,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老小你准备这些都做了?”
  “对。”周南冬点头。
  因为要做的菜比较多,李家兰她们也来帮忙。
  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就上了桌,周翠巧看着一桌色香俱全的肉菜,香喷喷的精米饭,香味直钻鼻息,感动得眼泪都下来了。
  嫁人之前,家里穷,从来没吃饱过,而且每次吃的都是带糠的碎米饭。
  嫁到张家三年,日子过得更苦,不仅吃糠碎米,一天还只能吃两餐,每次吃不饱还要干各种活。
  三年来,哪怕是过年过节,张家人其他人都有一两块肉吃,她连肉星子都吃不着。
  周翠巧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吃得这么好。
  当然,从在医院开始,家里送去的饭菜就很好,有肉汤有鸡蛋。
  “大姐,来吃。”周南冬给周翠巧夹了个鸡腿,“大家都吃起来吧。”
  “吃吧。”李家兰心疼地看着大女儿,再招呼儿女们赶紧吃。
  一家人吃得很开心,李家兰她们都觉得这简直是神仙日子。
  周南冬说:“以后日子会更好的。”
  未来时代发展迅速,当他们老了的时候,再回头想现在,绝对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家兰三人去上工,周南冬跟周翠巧带上水跟午饭,各背着一个背篓带着砍刀上了山。
  本来周南冬想让周翠巧再休息几天,可周翠巧呆不住着急赚钱。
  周南冬看她身体跟精神状况都不错,只有应下。
  两人进了山,周南冬就虫草、灵芝、蘑菇、白芨通通感应一遍。
  灵芝距离的位置最远,周南冬选了一条其他东西比较多的路线一边挖一边往山里走。
  两人最先挖到的是白芨,然后就是虫草,野蘑菇。
  野蘑菇多是松树菌,也能拿去卖但价钱不高,村里人多是采来吃。
  “南冬,你说这山里有什么值钱的蘑菇吗?”周翠乔采了朵松树菌放到背篓里说。
  “值钱的蘑菇?”周南冬想了下,想起来,有点兴奋地说。
  “东明山那边是不是有片栎树?”
  “是有一大片。”周翠巧想了下点头。
  “栎树上会长猴头菇,咱们可以去找找看,值钱的还有羊肚菌,松茸。”
  “猴头茹,羊肚菌,松茸?都什么呀?长什么样?”
  “就长……”周南冬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些都是比较罕见的菌类,等一会儿看到了我告诉你。”
  因为这些菌类很少见,再加上这个年代附近村里的人都不认识,哪怕看到也不知道这些菌类能吃且很贵,所以从没人采回过这些。
  说到这些菌类,周南冬就感应了一番,还真让他感应到了。
  周南冬顿时很激动,周翠巧没提到,他都没想起来这些珍贵菌类。
  他感应到,前面不远就有松茸,再过去一里左右有羊肚菌。
  猴头菇则就在他们说到的那片栎树有,距离这里大概两里路,这些山都比较高比较深,平时比较少人涉足。
  如果不是知道里面有这些东西,周南冬根本不会去,村里人也一样。
  姐弟俩继续往山里走,这一边没有虫草,挖到了一些白芨,找到了一些茯苓。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有松茸的地方。
  菌类最大的特点是,发现一个地方有,这一团都会有。
  不过松茸比较隐蔽挨着地面,不是太好找。
  周南冬有金手指一边感应一边挖,两人在这一团好好找了一番,还真找到不少。
  直到这一团采得差不多,两人坐下,用鲜草把松茸包起来保鲜。
  “哇啊~南冬,你竟然找到这么多?”周翠巧看到周南冬背篓里的松茸惊叹。
  周南冬看了眼周翠巧的,“你的也不少啊。”
  竟然只比他少三分之一,要知道他是有金手指指引,大姐存靠自己找。
  周南冬发现大姐找山珍很厉害。
  找山珍也很讲究实力的,有人就是眼睛尖,能一眼过去分析出哪团山有。
  “南冬,你说这个能卖多少钱?”周翠巧最关心这一点。
  “一斤应该能卖三十五块左右。”周南冬想了想说。
  “这么多?”周翠巧惊呆了,“我这里应该都有两斤多了,那不得有七十多块?”
  “对,我们这里收的少,这价算便宜的了,有些地方更贵。”
  周南冬想起前世做山货生意的朋友说起松茸。
  这些年国内松茸还不太受重视,等过几年大洋国那边大量从国内进口,会迎来一波松茸采集热潮,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这口饼得吃。
  把松茸包好,两人继续走,去找羊肚菌。
  羊肚菌就比松茸显眼多了,两人采的时候用镰刀割,留下一点根,以后这团还会再长,上山找直接奔这里就行。
  两人一边采一边往栎树那边走,一路过去,不仅能找到羊肚菌还能找到松茸,偶尔碰到虫草跟白芨。
  不过整体来说,这片山的羊肚菌没有松茸多,白芨是最多的。
  到了栎树林边,远远地周南冬就看到一颗树干上一大团白白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