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肉夹馍和胡辣汤

  不过瞬间李雅丽便明白了过来,一抹红晕慢慢爬上了她的脸颊。
  毕竟,作为石室中学最强污妖王的闺蜜,某些事情虽然没经历过,但她可耻的懂了……
  好吧,也是。
  确实该节制点。
  毕竟好几个女朋友的。
  都不说华亭的那两个,就眼前,都四个了。
  李雅丽觉得,此刻卿云和韦小宝唯一的差别,就是他还少一个老婆。
  没好气的白了三个塑料姐妹花一眼后,她掏出手机,岔开了话题,
  “回民街我不太熟,我问问我寝室的同学,去哪家餐厅吃好吃点,她们是本地人应该清楚。”
  她一个黄花大闺女的,哪里好意思给三个妇女扯什么节制的事情!
  只能说,他们的世界,她不懂!
  也不想懂!
  不过她悄然看向卿云的眼神,也有点变了。
  要不……
  还是找个时间偷偷劝劝这货?
  毕竟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象耳山下,磨针溪畔的。
  卿云捕捉到了李雅丽偷瞟过来的眼神,微微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轻松地打破了车内微妙的气氛,提议道:“去什么餐厅?就街边小摊就行。胡辣汤、肉夹馍这种东西,餐厅里的味道反而不如小摊来得地道。”
  语气里带着一丝玩世不恭,似乎对那些所谓的高档餐厅并不感冒。
  主要是李雅丽刚刚那小心翼翼的表情,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云帝觉得,她小看他了。
  他不想‘贵换友’。
  他还是当年的那个老幺。
  特别是高中时代,那些对他很好的同学们,他格外的珍惜着。
  更何况……
  云帝在心里默默地比较着,回民街主街上的所谓特色餐厅,与锦城的锦里小吃街相比,似乎都逃不过一个“难吃”的定律。
  反正都是难吃,难道还要去餐厅掏更多的冤枉钱?
  还不如随便找一家小巷子里的,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隐藏的美食。
  李雅丽听了卿云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陈悦等人对卿云的提议却是习以为常,她们知道这货一向是不拘小节的,更喜欢那些接地气的食物。
  而秦缦缦更是如此,作为自小锦衣玉食的小公主,自从高三末期被这货带入凡间后,格外中意那些街边小摊。
  唐芊影笑着接话,“对啊,雅丽,别担心。他好养活的很,有口吃的就行了,放心,跟着我走,保管好吃!
  长安,我跟着我爸来了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陈悦也点头附和着,“就是就是,别看你在这读大学,但回民街哪些小摊好吃,你可能还真不如唐芊影这头猪。”
  李雅丽闻言也是无奈的笑了。
  好吧,论找吃的,芊影大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相信芊影,毕竟,她就是一头猪。除了吃,其他时候都懒得动的。”
  秦缦缦的补刀,让唐芊影顿时抓了狂。
  什么叫懒得动!
  是没法动好吧!
  臭弟弟那么大一坨的!
  而且,特么的,说暗语是吧!
  谁不会啊!
  双手叉腰,小萝莉直接开炮还击,“你才是猪!注水猪肉!一按就出水!”
  秦缦缦咬着嘴唇,气呼呼的瞪着面前的污妖王,“总比某些猪连爸爸是谁都搞不清楚好!”
  这种对话,把李昭君给彻底弄懵了。
  她们在说啥?
  字字都是中文,但连在一起她怎么觉得这话里的意思和平常理解的不一样呢。
  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
  摸不着头脑的李雅丽本能的看向了陈悦,只见一边的小陈总捂着嘴在旁边偷笑着,一副生怕引火烧身的模样。
  李雅丽突然没了弄懂的心思。
  很显然,这三个塑料姐妹,是一家人。
  而自己,只是外人而已。
  ……
  肉夹馍,这个名字毋庸置疑就是个虚假宣传。
  明明就是馍夹肉。
  至于为啥要叫‘肉夹馍’不叫‘馍夹肉’,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维特根斯坦曾说过,一切哲学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语言问题。
  最初的叫法毋庸置疑是馍夹肉。
  但三秦的方言导致‘馍夹肉’听起来就是‘么(o)夹肉’。
  ‘么’在三秦方言是‘没有’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夹肉’。
  所以来个大反转就成了今天的‘肉夹馍’。
  关于肉夹馍的来历,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各类版本很多,首先最常见的版本就是来自古代的传说。
  而其次,就必定是迷路美食家乾隆皇帝,反正他是路盲,经常找不到路,然后发现一个当地美食。
  基本就是一个套路,不提也罢。
  卿云觉得最靠谱的,还是唐爸当年提过的《长安市志》第四卷·经济的说法。
  民国14年,蓝田樊炳仁在长安城经营售卖腊汁肉,但在经营中发现来吃饭的多是挑行李的伙计,挑着行李不方便进店,因为他们还要看着行李,于是他就把腊汁肉和白吉馍结合,将腊汁肉夹在馍中,这样就方便了食客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拿着吃。
  从此便诞生了肉夹馍。
  所以,最正宗的肉夹馍店,必然就是樊记腊汁肉店。
  当然,长安本地人是不这么认为的。
  在长安本地人口中,你只能得到这个答案,‘俺屋门口儿的最正宗!’
  最多还能得到另外一个答案,‘俺妈奏哈滴的最好吃!’
  好吧,这也许就是最真实的长安肉夹馍,最真实的长安人生活。
  所以,在唐芊影的指路下,车子根本没在回民街主街停,经过鼓楼后再穿出城墙,直接来到了竹笆市,径直停在了樊记腊汁肉店的门口。
  不过,让李雅丽惊诧莫名的是,卿云让她们呆在车上,自己下车去买,却只买了两个回来。
  一个给了前面的‘小雅姐’,另一个切成了四份,让她们分着吃。
  这……
  李雅丽顿时目瞪口呆起来。
  这有恃无恐的偏爱?!
  还是当着秦缦缦的面?
  卿云见状笑了笑,“小雅姐是东北人,不怎么吃得辣,所以这种肉夹馍她会觉得好吃。待会我们找家西蜀人开的店。”
  他指了指她们分到的小块,耸了耸肩膀,“你们尝一口就知道了,这里面的青椒……反正我不认为是辣椒。”
  三秦最多的辣椒,是秦椒。
  香而不辣,配上油泼面,一般人都会觉得这味道绝了。
  但云贵川渝再带上湘赣的人会觉得……
  简直味如嚼蜡。
  秦缦缦浅尝了一口,评价道,“有点像水果。”
  李雅丽专门挑出来吃了两颗,也是一言难尽的表情。
  小陈总见状,干脆就把这肉夹馍放在一边。
  唐芊影没好气的冲他皱了皱鼻翼,哼了一声,“出来旅游吃饭就不要挑三拣四!”
  作为著名美食家,芊影大人的口味是几乎万能适配型的。
  随着巴蜀分家,华国人最多的省份已经不是西蜀了。
  但是在华国,厨子最多的,肯定是西蜀,而且遍及全国。
  最主要的是,西蜀大部分地区不富裕,地区经济水平低,逼的西蜀人往外跑,进入各行各业就业谋生。
  八大菜系各有千秋,但川菜绝对是街霸的存在。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川菜在29个省级单位市占率超过15,断崖领先于江浙菜的4个,而粤菜只有两个,至于吹得天下无双的鲁菜,为零。
  如果非要说档次、逼格,民以食为天,大众吃不上的,说个毛线。
  更何况,顶级的川菜,又有多少人吃过呢?
  真要说起档次、逼格来,放开禁令,东北菜一出,其他菜系全部靠边站。
  美食在民间,而不在价钱,更不在装修。
  当然,有小姐姐的店除外,毕竟秀色可餐。
  于是,在车辆慢悠悠行驶到回民街旁边一条小街上的时候,他果断的喊了停车。
  没有小姐姐。
  只有一个穿着青色围裙的男人。
  在西蜀的村宴里,男人都会系上围裙,围裙以粉色、红色的碎花居多。
  而青色围裙,才是掌勺者的专属战袍。
  更何况摊子边一瓶绍丰和郫县豆瓣酱,更是说明了其正宗西蜀厨子的身份。
  不出云帝的所料,下车后换成西蜀话顺利的和老板搭上了话。
  不过很不幸的是,老板只有二荆条辣椒,没有盐源辣椒。
  想想也是,太辣了,在长安是不适合的。
  所有的菜式到了当地,就别想保持正宗的口味,只会门可罗雀的,必须要因地制宜的做改良。
  胡辣汤就随便找一家就是了,反正也不是发源于长安,而是在豫州。
  老实说,长安的胡辣汤,是经过改良适合当地回族本民族饮食习惯口味的产物,和豫州的胡辣汤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了。
  肉丸肉丁的都不说了,不过是食材的形状。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豫州是鲜羊肉汤作为底汤,洗面筋水勾芡,而长安胡辣汤是牛骨汤作为底汤,土豆粉勾芡。
  而在味道上,长安的胡辣汤没了辣,多了麻,其实更应该叫做‘糊麻汤’。
  可惜了,这个时间点,方中山胡辣汤还没有开到长安来。
  一边喝着不辣的胡辣汤,李雅丽一边问着,“老幺,你们今天想去哪儿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