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流放荒地的县令夫妇15

  在府衙办公的沈伯棠听到此声停下笔,起身走到窗外眺望宋昭昭所在的位置,清楚的明白。
  她成功了。
  海滩上,炼制厂的工匠们望着手中的炸药,再瞧瞧炸出来的大沙坑跟海浪,个个都不可置信,随之而来的是澎湃的激动。
  这是从他们做出来的武器。
  他们做到了!
  望着工匠们欣喜的面庞,宋昭昭笑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加餐,每人领一两银子作为奖励。”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一阵阵欢呼声雀跃接上。
  “昭昭夫人大气!”
  “谢谢昭昭夫人!”
  宋昭昭面带微笑,这段时间,火药地雷跟简易的手枪都制作出来了。
  还有大型的投掷机,将百斤石头放进去都能毫不费力投出去杀敌,放火药地雷那更是轻而易举。
  她规定只要工匠们想出新点子制造武器,按照威力奖励银两。
  最少的都是十两起,重磅武器百两起。
  她从系统那儿用积分兑了机械书跟一些武器原理给工匠们尽情研究。
  有她给的丰厚奖励在前,工匠们积极性很高,天天都捧着书看。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炼制厂有十几个医术精湛的大夫专为他们服务,每日好吃好喝供着,还定期把脉检查下身体。
  工匠们心中更是服帖,个个都是宋昭昭的心腹般的存在。
  宋昭昭下意识摸肚子被一个女工匠看见,她名为芹娘,祖上以木工为生。从小耳目渲染,又颇有天赋。
  但这世道哪儿有女工匠,芹娘空有一身手艺也搁浅了,嫁人后更是打理家务带娃,每月指望丈夫那几个数的清的铜钱过日子。
  炼制厂建起来后,芹娘看到招工上的男女不限时心脏狂热跳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真过了,
  每月拿着一两的工钱,时而还有奖励,算起来她能拿三四两左右。她研发出新武器,一奖就几十两。
  还吃的好,上工时间每日八个时辰,其他时间都自由,而且这八个时辰还包括了看书学习研究。
  回到家后,公婆敬重,丈夫疼,孩儿崇拜。
  这日子别提太爽。
  看到宋昭昭摸肚子,芹娘心中咯噔声,悄悄走到她身旁。
  “怎么了芹娘。”宋昭昭见芹娘那张秀丽的脸闪过纠结,欲言又止的模样,她主动问。
  芹娘暼了眼她的肚子,轻声道:“夫人是不是有了。”
  宋昭昭愣了下,感慨还是女人细心啊,她点头:“有一个多月了。”
  芹娘大惊:“夫人有身孕了还跟着我们在炼制厂。”
  只见她眼底蕴了怒意,宋昭昭失笑,不用想,她肯定以为自己有身孕了还在厂里同吃同住盯着进度是沈伯棠的要求。
  “沈大人还不知道,要保密哦。”
  芹娘诧异的朝宋昭昭看去,对上她俏皮的眨眼,心中不由软和。
  “夫人得好好照顾自己才是,您要是信任我,炼制厂我给您盯着。”
  宋昭昭颇为意外她会主动提出,心中不由欣赏的肯定,芹娘有天赋又很认真,八个时辰内的工作根本不摸鱼。
  很关键的是她性格很豪爽,活泼大方又谦虚,炼制厂不如她的愿意请教,比她厉害的也愿意提点,上下关系都处的不错。
  的确是个厂长的好苗子。
  芹娘说完就有些忐忑,完了完了,她真的是想分担,但夫人会不会认为自己太急功近利了。
  “好啊,芹厂长。”
  芹娘恍惚间听到这句话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芹厂长!恭喜芹娘啊,当厂长了。”
  “芹娘当厂长了呀!”
  工匠们听到宋昭昭的话都纷纷道喜。
  一股难以控制的激动从芹娘的脊椎骨直冲大脑,她感激不已:“多谢夫人。”
  “委以重任,是压力也是我对你的期望。”宋昭昭拍了拍芹娘的肩膀。
  “是!”
  芹娘目光变得坚定,身姿挺拔。
  “昭昭。”
  此时一道清朗又磁性的声音传来,如那山涧清泉般动听,成功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去。
  “沈大人!”
  “沈大人好!”
  沈伯棠的到来让工匠们异常激动,这可是县令诶!是崖州最大的官,最重要的是,他是昭昭夫人的夫君。
  清隽,眉眼舒朗,颜如冠玉,身高八尺,步伐沉稳而舒缓出现在众人面前,周身透着一股书卷气。
  好一个翩翩,温润如玉的公子。
  配得上他们的昭昭夫人。
  工匠们不由点头。
  芹娘想起宋昭昭要她隐瞒的事,看了看两人的好颜色,不由期待。
  爹娘生得如此好看,想必生出来的娃必定也是绝色吧。
  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进入崖州。
  “父皇,崖州又穷又破,进城后这路况肯定不好走,咱们买点软垫多垫几层吧。”
  在靠近海边最近的福城,安乐公主便一直说,将崖州贬到底。
  想到陈知衍在崖州这种贫瘠之地吃不会住不好,她就心疼的抽抽。
  进入崖州后,没有想象中的颠簸,反而稳稳当当,安乐公主得意的跟周帝道:“瞧女儿说的没错吧,多垫些软垫,坐着都更舒服。”
  “恐怕不是软垫起的作用。”外面乔装成车夫的王公公忍不住呢喃,眼底满是震惊。
  狗奴才,竟敢反驳!
  安乐公主嘴巴一撇,不敢在周帝面前太明显忙又收了回去。
  周帝掀开布帘,这一看就将他震的久久未能回神。
  “父皇您看什么啊。”安乐公主心中对王公公的话不以为然。见周帝神色变化,马上认为是崖州的破破烂烂让他不开心了。
  “沈伯棠的确是个有本事的。”周帝心中大动,崖州的变化给了他非常大的惊喜,在心底也重新审视沈伯棠。
  朝廷臣子之间拉帮结派,排挤出京的现象他不是不知道,反而全看在眼里,之所以不制止。
  这就是帝王之道了—权衡。
  臣子之间互相权衡才最有力巩固皇权,沈伯棠状元郎的身份仅限于当天游街最高光,进入朝堂就是个新人。
  他没有站住脚的本事让人踢出去,周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现在他看到了沈伯棠治理的崖州,马上起了要把他捞回京的心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