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要债
她切下一块偏瘦的熟肉,和中午的小葱炒了一盘葱香回锅肉,简单的晚饭就做好了。
她一边做饭一边琢磨,入秋了,俩小子还穿着单衣,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明天下午去县城送裙子,回来给两个孩子买秋装,顺便得找人问问,看能不能搞到一二年级的课本,给两个孩子打基础。
她在厨房做饭,香味儿蹿到院子里,傅江河被香味勾回魂魄,立刻从思考里回到现实。
他一边咽口水,一边神经兮兮问他哥:“哥,你说恶女人会不会被狐狸精上身了!村口的婆婆讲的,狐狸精上到人身上,这个人就会变得奇奇怪怪,就像恶女人现在这样。”
傅小山还在奋力挥拳,他的直拳越来越好了,虽然偶尔还是不稳,但打十下,总有一下能站的稳稳当当。
出拳速度很快,如果不是年纪小,这一拳不容小觑。
汗水沿着尖尖的下巴淌下来,眼底晦暗不明。
她不知道恶女人为什么变了,甚至愿意教他怎么打拳。
以前他们和小胖子打架,恶女人会一边打他们一边恶狠狠地诅咒他们——“怎么不被小胖子打死!活着浪费粮食!”
他们才不浪费粮食!恶女人这样的人都能活着,他们凭什么不能!
傅小山从胸腔里生出一股怨气,随着“喝!”的一声,一拳挥出去,又快又狠!
他一定会变强!
要变强,保护弟弟妹妹!
恶女人打拳很厉害,他一定要加倍努力的学习,以后恶女人打弟弟妹妹,他才能保护他们!
恶女人做饭也很好吃!他也要努力学习,以后做给弟弟妹妹吃!
姜月还没意识到,这小家伙脑子里已经无师自通“师夷长技以制夷”了,吃过晚饭,让兄弟俩哄着小果儿玩,她拿着小斧头去后山,她记得山脚下有一小片竹林。
从前她为了参加综艺,跟非遗老师傅学过油纸伞制作,做裙撑比做伞骨要简单的多,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自动开合装置,只要保证安全轻便,能够手动开合即可。
她从山里拖了一根竹子回来,劈成半公分宽的竹条,用烧红的改锥钻孔。
钻孔费了一番力气,姜月的手指根磨出来两个泡。
之后用细铁丝穿进孔中捆绑固定,仿照伞骨做了开合装置。不用的时候只需要牵拉铁丝,就能合上,用的时候再撑起来,可以方便裙子拆卸和裙撑收纳。
鱼骨裙撑做好后,姜月装在做好的长裙,比预想的要轻很多,并不会影响舞步。但和pV材料比,总归还是差一点。
等搬去县城之后,她可以去跑跑市场,丰富一下材料。
月光下,装了裙撑的白色长裙光华流彩,马爱梅来找姜月,看到裙子后惊艳地两眼放光。
“像电视上演的公主裙一样!小姜你做它是打算去卖吗?”她惊叹道,“这得卖多少钱啊!你们城里人脑子就是好使!”
姜月笑了笑,“嫂子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嗨,我来给你传话呢,刚才我家那口子从大队上回来,说老三打电话来了,他晚上不回来,让给你说一声。”
村里只有一部电话,正好傅长根接到了,他想着自己一个大男人,来家里不合适,就让马爱梅过来传话。
“谢谢嫂子!”
“客气啥,那你们早点休息,把门锁好,晚上要有事儿了叫我们!”
“哎!行!”
姜月把裙子收起来,找到原主下乡时带的小皮箱装好,这才叫三个小的洗漱睡觉。
明天中午宴请,到时候傅老太一家肯定要过来,人多眼杂,王丽萍家的小胖子又是个手快的,别再把裙子搞坏了。不如早点把裙子送过去。
明天礼拜四,县城供销社的货车来村里送货,上水村是最后一站,能捎村民去县城,大人一毛钱。
想到白天那个烟头,姜月晚上睡的不踏实,总听着隔壁的动静。第二天一早顶着俩黑眼圈就把三个小的叫起来。
她把昨天给傅霆川留的饼子热了热,一人煮了一个鸡蛋,凉调萝卜丝。简单地对付了早饭。
天蒙蒙亮,姜月抱着小果儿,拎着小皮箱,领着兄弟俩来到村口。
有个破破烂烂的小皮卡停在那。
司机还没卸完货,姜月就坐在石墩上等。
过了一会儿,陆续来了几个人,看衣着像是村里的知青。几个人有说有笑的,为首的男人梳着大背头,油头粉面。
见到石墩上的姜月,他愣了愣,一脸嫌弃:“你怎么在这儿?”
姜月没理他,对方却凑近一步:“姜知青,我奉劝你自重,你是有家室的人了,别做让人不耻的事!”
“就是,徐干事今天去县城是有要事要办,你跟着算怎么回事,跟个狗皮膏药似的!”
姜月想起来了,这就是原主曾经送钱送粮的小白脸徐长滨。
长得也不咋地,跟她家傅营长比差远了。
她拧着眉往后避了避:“早上没刷牙吗?口臭这么重,离我远点!”
“你!”徐长滨有点尴尬,下意识拿袖子遮住嘴闻了闻,而后意识到行为不妥,一甩袖子扬声道,“姜月,我再重申一遍,我对你没兴趣,我们没有未来,你不要再缠着我了!”
“哦。”
听她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徐长滨一下子没词了,就像攥了一大股劲儿打到棉花上。
“哦是什么意思?”他下意识问。
姜月撩起眼皮看他:“哦就是知道了的意思。”
徐长滨被噎了一下:“那你还不回去,还跟着我干什么!”
“当然是要债。”姜月回忆了原主的记忆,“这几年你打我这儿借的钱,粮票,布票,肥皂票,收音机票,自行车票,暖壶票,糕点票,林林总总可不少呢。你打算什么时候还?”
徐长滨不满地皱眉:“姜月,你别血口喷人,无中生有,我什么时候借你东西了!”
那些东西都是这贱女人自己给的,现在还想倒打一耙!
他身后的女孩帮腔:“就是,那不都是你不要脸上赶着送的!”
站的近了,姜月才认出来,这女孩是王丽萍家的大女儿傅美,论辈分,傅美得给她叫三婶婶。
她冷笑:“大侄女,你可别被这油头粉面的小子骗了,他找我借的钱和票都打着借条呢!”姜月装模作样地敲敲皮箱,“喏,都在这儿,你要是不信,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