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悟道树逃逸

  杨修思绪萦绕心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滋生。
  自己现在修为一直停滞不前,缺一木属性异宝,而这个貌似很符合自己的胃口。
  这人吸收他人寿元补给自身,绝对不是什么好妖,如果自己将它收了,很有可能会让自己修为更进一步。
  他看向山顶,此时就像在看一位绝世美女,眼神之中有渴望也有审视。
  也就在此时,紫府之中的混沌珠突然有了异动,没错,混沌之灵所传出的意念和他一样,吞噬。
  “这都没人上去,都呆在这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不甘心呗!道友,你想试试”?
  杨修摇摇头,不置一词。他换了一个位置,慢慢向上挤,现在这里人满为患,连空中都是人,实在无法穿过众人上去。
  “小子,你想做什么”?
  杨修脑海之中又传来那个苍老的声音。他听的出这声音好像极为害怕自己,时刻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
  “好奇,我想上去看看前辈”。
  “你最好不要过来,本老祖不想和你们结仇,若是你想要图谋不轨,说不得本老祖要大开杀戒了”。
  “前辈,你这紧张什么,晚辈只是好奇想来瞻仰一番前辈风采,怎么会结仇”。
  杨修继续向前挤,众人好像看出此人想要上前一试,都逐渐让开一条狭窄的通道。
  “这是第九十六人了吧?你看他能不能在树下撑过一个时辰”?
  “这么年轻,对道的理解肤浅,我看又是个送命的”。
  人群之中,众说纷纭,都是在看热闹,没有一个人会担心这人,也许下一刻,此人将从这世上永远消失。
  随着杨修越走越近,紫府之中的混沌珠的意念就越发强烈。
  也就在此时,就见山顶的那棵黑乎乎的百丈巨树竟然迅速缩小。
  “看,那悟道树要走了”。
  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句,众人瞬间向那巨树看去,不到一息,那黑色巨树已经化作一棵十寸黑色树苗怦然消失。
  “怎么就走了……”。
  一时间,山顶被无数神识覆盖搜索,那悟道树就如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山顶光秃秃的一片,再无一物。
  杨修身前的过道瞬间被占据,他看着空荡荡的山顶也是为之一愣。
  “它这是在害怕我还是在这里的时限到了,看样子惧怕我的成分好像更大一些,那我就更应该找到它了,也许它是我修为进阶的关键一步,还是先打听一下这树到底是何物再说”。
  “道友,看来你机缘不够,还未上前,悟道树就消失了,可惜了”。
  旁边的一位男修看向杨修。
  “那也没有办法,敢问道友这悟道树是从何而来”?
  “这个在场的应该没有一人知晓,不然早就有所行动,告辞”。
  男修拱手告辞。
  本来人满为患的起源山,不到片刻已经走了大半,顿时空出一片片场地。
  杨修也将神识覆盖周边整座山脉,仔细搜索之后,无果。
  这是他提升境界的契机,说什么也不能就此放弃,待起源山的修士寥寥无几,他再次来到这里,他将整条山脉仔细搜索数遍均无所获。
  “看来他是真的不在了”。杨修有些失望,随即又淡然,甩袖离去。
  “呼……,这家伙终于走了,他明明就是一个结丹境,为何身上散发的气息怎会如此可怕。
  难不成那些老家伙都追到这里了?不可能,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里,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
  唉!刚来几天就被这小子搅了好事,看来还得再找个地方收些寿元才行,不然这伤……”
  一棵黑色小树苗从地底深处钻出,甩去叶片上的泥土,脚下根须轻点,消失在原地。
  杨修在起源山外一处世俗小镇借宿,掌灯十分,他目光还在盯着起原山方向。
  “对于这个悟道树自己一点也没有头绪,不知道它从哪来,又要到何处去,来此是何目的,为何大张旗鼓出现,又在众目睽睽之下玩消失。
  自己若想找到它,这起源山是唯一一处有可能的地方,如果它不在此地再次出现,那可能就真的不可能再找到它了,玄武大陆无边无界,它随意出现一处再消失,自己一样无迹可寻”。
  想到此处,杨修还是决定在这小镇上对待一段日子看看情况,顺便等等智善。
  次日一早,一个四五岁女童跑到杨修房间,女童衣服补丁很多但很干净,颜色很淡,都被洗掉了,头发也被梳的一丝不苟。
  小脸圆圆的,大眼睛,白胖,干净,可见这家主人很爱惜这个孩子。
  “大哥哥,我父亲喊你吃饭”。
  杨修蹲下,将其抱起,“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父亲叫我宝儿”。
  “嗯,宝儿,好名字,走,吃饭”。
  这是一个民宅小院,三间破旧瓦房,走近正堂,一位男子刚把碗筷摆好。
  杨修看其骨龄也就二十三四,比自己大一点,男子身上的短衫也到处都是补丁,面色消瘦,未见女主人。
  “宝儿,怎么这么不懂事,快下来。这位兄弟,宝儿不懂事,你别见怪”。
  那男子见状,慌忙上前将宝儿接过,不好意思道。
  “我见宝儿很是乖巧可爱,就忍不住报她过来了,这位大哥,昨夜大晚上的吵醒你,真是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男子将宝儿放在桌边的方凳上,“不麻烦,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这小镇晚上也不安全,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快坐下,吃点饭,家里条件有限,都是粗茶淡饭,真是对不住了”。
  “哎!大哥言重了,这就很好了,还不知大哥怎么称呼”?
  “在下唐寅,岐山镇一酸秀才,这是唐某的女儿唐宝”。
  “杨修,来自京城”。杨修随意编排了一个理由。
  “好,杨兄弟,快坐,吃饭”。
  “唐大哥,家里就你和宝儿两人吗”?
  “宝儿她娘生宝儿时没了,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唐寅揉了揉宝儿的秀发,眼神之中的怜惜一目了然。
  “对不起,让唐大哥想起了伤心事”。
  “无妨,都五年了,快吃吧,待会会有镇上的几个孩子前来,在下会教授他们启蒙,怕是没有时间陪杨兄了”。
  岐山镇,远离大城小市,穷乡僻壤的,家里都没有几个钱,好在地多,家里也都能足食。
  唐寅多病,体不能劳,宝儿幼小,只能靠着在镇上教书过活。这几年当爹又当娘的也是极为不易。
  杨修看着唐寅给六个孩童授课,感受着人间情暖,极为享受。
  经过一天的相处,宝儿和杨修迅速混熟,亲昵的紧,杨修趁唐寅出去端饭在他碗中弹入一粒丹药融入汤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