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准备开张

  趁着汤菜还热乎,高雪急着带去给高豆尝尝,跟刘大厨说了两句就告辞了。
  没想到半路上钱枫竟跟了上来。
  “去,替她背着,有点眼力见儿。”
  接收到主子命令的小林,忙上前接过了高雪的背篓。
  高雪也不客气,别人主动帮忙,干嘛不领情,就当对刚才无礼行为的补偿了。
  钱枫是不知道高雪所想,若知道了又要气得跳起来。
  他有什么错?!还补偿?!不过是他见不得小姑娘受累,一时发发善心罢了。
  “姑娘,我们公子没坏心,多包涵哈。”大林悄悄说了两句,便错身跟上了钱枫。
  钱枫没注意到大林的小动作,一副骚包的模样,大摇大摆地往前走去。
  若没这身份护着,怕是出门就要挨打的吧。
  高雪看着前面那人欠揍的模样,摇了摇头。
  她没有瞧不起富二代的想法,也没有仇富的念头,只要不招惹她,别人爱咋样就咋样。人家会投胎,含着金汤勺出生,就是有那个命,眼红也无用。
  只是想让她低眉顺眼地去巴结,她也做不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又不想靠巴结占人家便宜。
  但,如果稍微顺着点,就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高雪倒也愿意,毕竟以后还要合作下去的。
  ……
  牌匾已经挂上,用一块红布遮住了,高雪只是抬眼看了看,便走了进去。
  桌椅板凳已安放妥当,一看就是选了结实耐用的。
  高豆正带着人在布置店面的细节,抬头就看见几人正走进来。
  “小雪来得巧,开张的日子已经选好,正准备给高兴带信儿呢。”
  “小叔办事就是利索,选了哪天?”高雪笑着说道。
  “十一月二十一,后天,我老丈人找普彤寺的大和尚给算的。”
  “不错,高大哥办事牢靠。”
  钱枫挤了过来,高雪只能往旁边让了让。
  “坐下说话,桌椅才擦洗过的。”
  一共八张长条饭桌,每个桌子配了两条板凳。
  高豆请钱枫先坐下,然后拉着高雪坐一处。
  高雪端出陶釜,“小叔,还不冷,你尝尝。”
  “这是做出来了?”高豆正要起身,店里的婆子就送了碗筷过来,是个周身收拾的干净利落之人。
  “这是周婶,周叔在后院忙着呢。”
  高雪点头致意,钱大公子眼皮都没抬一下。
  “厨子也请好了,是我媳妇这边的一个寡婶,做饭很有一手。周婶,麻烦你叫下宋婶。”
  “好的,东家。”周身说话也爽快。
  功夫不大,进来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包着头,腰系围裙。
  “东家找我?”虽是侄女婿,宋婶也不拿乔,在店里不是在家,人家请她不是来充长辈的。
  就这一声称呼,高雪便觉得请对了人,至少没请个麻烦进来。
  “婶儿,我们这馆子主要就卖这砂锅,一起尝尝。”
  宋婶应下,拿起个空碗,挑了两筷子菜,又舀了一点汤,站着品尝起来。
  “是骨头汤吧,真鲜,菜也煮的入味儿了,东家,这锅子肯定好卖。”
  高豆自己也在吃着,对这评价很是认可。
  宋婶见高豆让她坐下,便从旁边搬来板凳,侧着坐下了。
  “小叔,肉、菜联系好了吗?明天进些猪肝、猪肚吧,肺不要。”
  “肺是啥?”
  高雪扶额,没接话,这个名字咋解释?“就买一副下水吧,这个要提前卤出来入味儿。还有猪骨,明天晚上就得熬汤,我怕后天开业,上午太忙来不及。”
  高豆点头应下,他对这个馆子已经心中有数了。何况,在迎客楼几年,即便没上手做过,也多少是熟悉的。
  随后又商量了供应哪些主食。
  现在的清汤面真是寡淡的很,炸酱面应该受欢迎的,反正要炸酱,多弄一点而已。明年天气热了,要替换的餐食现在倒是不急。
  钱枫这期间安安稳稳地坐着,并没有插话,他在暗暗地观察高雪,实在觉得这姑娘与众不同,跟他认识的所有姑娘都不同。
  许多年以后,他才明白,她的不同是因为她有追求、有目标,眼睛里总跳跃着一束光。
  只可惜……
  ……
  高雪到家吃过午饭,净手就去看了正在发酵中馒头跟豆腐,这里不能出半点差错,先不说赚多少钱,新开的馆子都怕不够用。
  豆芽的事情,已经全权交给了高雨,高雪就没再过问,斜眼看了看那边的架子,豆芽长势良好,现在隔天就能出一次货。
  处理完山楂,高雪在院子里发了会儿呆,他们后院很大,有一大半是整出来的菜畦,家里吃的菜都出自这里。
  今年没这个实力,明年高雪想盖几个简易大棚,没有现代的保鲜膜大棚材料,自然种不出反季蔬菜,但只要能提前或推迟一个月,哪怕半个月,也定能卖个好价钱。
  只要东西好,就不愁卖。
  现在的砖瓦贵,为了多用几年,还是要用青砖,里面可以用一层土坯。高度倒没什么,只要人能在里面站着干活就成。一半固定的顶子,另一半就用草席子,方便天气好时,掀开来晒太阳。
  抽空要找二叔合计下,看看建一个棚子要花多少钱,心里有底,才敢做这件事情。这事儿若能成,便可以多带动几家一起做,规模起来了,菜才能远销,也能卖个好价钱。
  “小雪,忙完就进屋暖和暖和,外边多冷啊,别冻着了。”
  高雨的声音把高雪拉回了现实。
  下午不忙,烧火炕的灶上随时都有热水,高雪就洗了洗头发,这是高雪穿越后最不习惯的地方。
  及腰长的头发,发量又多,打理起来很费时,她也不会梳什么发髻,每日就是梳一根麻花辫,简单,干活也不拖累。
  原来的她一直都是齐耳短发。入乡随俗,她想剪但实在怕奶奶被气坏了。
  洗头发还是容易办到的,可洗澡就难了。
  不太冷的时候,可以趁着天黑,找个角落好好擦洗一下,天冷了,去哪里洗?不是不讲卫生,是条件实在不允许。
  一个风寒都可能要人命的时代,洗澡还重要吗?
  当然不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