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含恨

  无忧提出问题。
  宋之前的粉丝开始琢磨。
  而星际时代的粉丝们更是赶紧记录。
  他们越是记录越是兴奋。
  各种的社交软件上面聊的起飞。
  各个平台的热搜第一都是无忧直播的消息。
  “咱们的老祖宗的故事真的太精彩了。”
  “嗯,特别精彩。”
  “我喜欢岳王爷。”
  “我也喜欢。”
  “有没有人把岳王爷的故事拍出来啊。”
  “这个辛弃疾的词写的好好啊。”
  “特别豪迈大气。”
  “辛弃疾做了什么啊?”
  “主播快说。”
  无忧看着天幕上一片催促的留言笑了一声。
  “他做了什么?辛弃疾是真的厉害,他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特别生气,他率领五十多个人冲进了几万人的军营。”
  “啊!”
  此话一出,多少人惊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真的叫人惊讶啊。
  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他,他怎么敢?”
  不管是古人还是星际时代的人都感觉这事不好了,辛弃疾恐怕要受伤或者被俘啥的。
  “胆子忒大了吧。”
  “一身是胆啊,可惜太鲁莽了。”
  无忧又笑了起来:“结果怎么样呢?以五十多人对几万人,辛弃疾愣是把叛给抓了,并且一路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庭处置,最后这个叛徒当街游行示众,被砍了头。”
  “痛快。”
  “何止是痛快,简直太爽了。”
  “他拿的是什么龙傲天剧本啊。”
  “简直不敢想,以五十人对几万人,还让他给做成了。”
  秦朝
  始皇听到这里脸上都带了笑:“好一员虎将。”
  汉朝
  刘彻忍不住站起来挥了挥拳:“跟着朕的冠军侯取名,果然和去病一样勇猛。”
  唐朝
  李世民一脸向往:“朕恨不能一见。”
  宋朝
  赵匡胤也坐直了身体,顾不得生气,直直望向天幕:“有这等虎将,怎的还能输了?”
  明朝
  朱元璋望向太子朱标:“标儿,那辛弃疾果然这样勇猛?”
  朱标点头:“仙子说的都是真的,辛稼轩十分了得。”
  <divss="contentadv">“可惜了。”
  朱元璋叹了一声:“他若生在我大明,咱必不能亏待了他。”
  无忧接下来脸上就没了笑:“那一年,辛弃疾可是才二十二岁啊,就有了这样了不得的成就,可以想见,他的前程是多么的光明,可惜的是,他没有生在好时候,这一仗,成为了他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她这么一说,好多人心里咯噔一下子,心道不好。
  “咱们之前说了,辛弃疾是出生在金国的,他南下到南宋朝庭任职,但因为他是归正人,并不能得到南宋真正的认可和信任,南宋朝庭也不可能放心让他带兵。”
  “这就让一心想要报国仇家恨,以恢复中原为志向的辛弃疾一生都是壮志未酬。”
  “南宋对于从北边金国来的人称为归正人,对于归正人,是有很多束缚和歧视性的条款,可以说,南宋政府绝无可能真正接纳归正人,南宋宰相史浩曾经与张浚辩论,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看看这话说的,真的是充满了讽刺和不信任啊。”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归正人的处境有多尴尬。”
  “而辛弃疾正是归正人的代表。”
  “因为辛弃疾展现出来的勇敢和果断,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那个时候的他二十五岁。”
  “而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并不知道南宋朝庭有多怯弱和畏缩,他在任职的前期,写了很多关于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当时广为流传,被人所称颂,之后呢?”
  “之后就是遇冷啊,大家只会说你很有才学,写的很好,建议也很好,但是,朝庭的反应却很冷淡,可以夸,但绝不会那么做。”
  “朝庭也看到了辛弃疾的实干才能,就派他去做了地方官,让他治理地方去了。”
  无忧讲到这里停了下来。
  天幕下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么一员虎将不让带兵打仗,让他治理地方?”
  “这不是武将么,怎的做起文官的差事来了?”
  “真的是……叫人无语啊。”
  “我算是服了。”
  “怪不得仙子老说什么弱宋,什么大怂朝,什么大送朝呢,可不就是么。”
  “上天派下一个岳武穆你们不知道珍惜给杀了,又派下一个辛稼轩,还是不知道珍惜……”
  无忧揉了一下眼睛,又找了个眼镜戴上:“我之前讲过,辛弃疾就是六边形战士,什么叫六边形战士呢?大家也都知道吧,就是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好的那些人。”
  “就比如说李世民,再比如说咱们之前讲过的王贞仪等等。”
  “辛弃疾也是这样,上马能打仗,下马可安民,而且他诗词写的也很好,他有词中之龙之称,和苏轼并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做了地方官也做的有声有色,治理地方同样干的很出色,可是干的再出色,他的内心也是感到压抑和痛苦的。”
  “毕竟他志不在此啊。”
  “报国无门,再也看不到希望,辛弃疾就有了归隐的心思,后期他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1194年夏,辛弃疾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他在那里修建了庄园,想学陶渊明隐居,他在瓢泉的时候,写下了很多描写四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园林风物的词。”
  无忧又放出了好多词。
  比如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虽然隐居,可心中仍然记挂着抗金的事业,六十四岁的他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使得辛弃疾精神一振,晋见宋宁宗时,他又提出了抗金之事,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可惜的是,他的建议仍然不被采纳……”
  “公元1207年秋,朝庭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让他赶紧去临安任职,可惜的是诏令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已经重病卧床不起,只能上书请辞,九月初十,辛弃疾满心忧愤,带着一片爱国之心逝世,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说到这里,无忧叹了一声:“宗泽老将军含恨离世的时候还高喊过河,过河,辛弃疾和他何其相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