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第270章 0267【坏了,我成反贼了!】

  第270章 0267【坏了,我成反贼了!】
  作为刘仲武的长子,刘锡今年三十有二。
  在京城的日子,刘锡过得还算潇洒。
  高俅念及旧情,在他刚入京时,便赠予了一套内城的宅子,免费供其居住,时不时还会资助些钱财。
  閤门司很清闲,一个月上不了几次差。
  整日里,与京城的勋贵将门子弟架鹰遛狗,饮酒作乐。
  这一日,刘锡正在与曹雄等人在樊楼吃酒耍子。
  见曹雄闷闷不乐,兴致不高,刘锡不由疑惑道:“哥哥为何苦闷?”
  要知道,以往不管甚么活动,曹雄都是氛围担当。
  有他在,就不怕冷场。
  可今日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唉!”
  曹雄长叹一声,把玩着手中的碧玉杯,缓缓摇头道:“往后这等奢靡之事,不必唤俺了。”
  闻言,一旁的李鹏撇嘴道:“哥哥这是哪里的话,一顿酒才能花几个钱。”
  曹雄唉声叹息道:“你们不懂,哥哥如今得勤俭持家咯。”
  上次为了保住小命,他可是下了血本。
  毕竟,李邦彦岂是好糊弄的,身居高位,这些年不知捞了多少钱,寻常钱财,他哪会放在眼里。
  “这是为何?”
  刘锡觉得稀奇,正准备刨根问底追个缘由,却见管家推门而出。
  “你怎地来了?”
  老管家喜笑颜开道:“阿郎,宫中来了旨意,要为你升官哩。”
  “刘兄恭喜恭喜。”
  “喜事啊,今儿个刘兄必须摆一桌。”
  一众勋贵闻言,纷纷贺喜。
  刘锡也是惊喜万分,起身拱手道:“诸位兄弟稍待,俺且去接旨,今晚俺做东,不醉不归!”
  在一阵叫好声中,刘锡与老管家一道出了樊楼,坐上马车回到家中。
  此时,宣旨的中贵人正端坐于大厅吃茶。
  见到刘锡回来,中贵人放下茶盏,起身道:“刘祗候,接旨罢。”
  “臣刘锡,接旨!”
  刘锡整理了一番衣衫,躬身一拜。
  中贵人手握圣旨,宣读道:“朕膺昊天之眷命……閤门祗候刘锡者,勤勉笃行,升东閤门副使,武德大夫。”
  “臣谢恩!”
  刘锡面色茫然的接过圣旨。
  一般像他们这种将门子弟,升官的原由只有一个,自家老子又立功了。
  皇帝除了封赏武将本人,还会连带着子女一起封赏,以示皇恩。
  封妻荫子,不外如是。
  可刘锡心里清楚,他老子这两年一直卧病在床,哪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至于他自己,那就别更谈了,整日寻欢作乐。
  所以,这官儿升的着实有些莫名其妙。
  从管家手中接过一袋铜钱,塞进中贵人的衣袖中,刘锡笑道:“有劳中贵人了。”
  掂了掂钱袋子的分量,中贵人心情大好,面上却叹息道:“唉,咱家就是天生的劳碌命。”
  稀里糊涂的送走了中贵人,刘锡看着手中的圣旨,啧啧称奇:“这官儿升的倒是稀奇。”
  老管家笑道:“阿郎何需想恁多,升官总是喜事。”
  “这倒是。”
  刘锡点点头,将圣旨交给管家,吩咐道:“供起来。”
  “是。”
  老管家接过圣旨,恭敬地供放在大堂案几之上。
  刘锡取了钱财,正准备前往樊楼与一帮兄弟庆贺,却听前院门外再度传来一声唱喏。
  “圣旨到!”
  啊?
  刘锡一愣,与老管家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今个儿这是怎么了?
  快步赶往前院,迎面便撞上另一波宣旨的中贵人。
  “武德大夫刘锡接旨。”
  “门下,天下之本……”
  听到圣旨开头的门下二字,刘锡顿时心中一凛。
  宋时承袭唐制,圣旨的制式相差无几。
  因为唐时,圣旨一般都由门下省审核颁行,所以唐时的圣旨开头往往是“门下”两字。
  比如方才的旨意,开头是“朕膺昊天之眷命”,这就表明圣旨是官家直接下发,往往是单纯的封赏。
  而一旦经由门下省颁行的圣旨,则更为正式,且涉及到重大人事调动。
  果不其然,一番骈四俪六的华丽文藻之后,显现主题。
  “命刘锡任捧日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护送使节北上山东,着令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北……北上山东?
  刘锡面色微微一变。
  他就说怎会无缘无故的升官,原道是有如此危险的差遣等着自己。
  如今的山东之地,乃是龙潭虎穴。
  青州贼之悍勇,京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见刘锡愣在原地,中贵人催促道:“刘大夫,还不接旨?”
  闻言,刘锡回过神,面容苦涩道:“臣……接旨!”
  这一次,中贵人倒是没索要赏赐,丢下一句话便匆匆离去:“刘大夫抓紧整军,切莫延误了时机。”
  “唉!”
  刘锡叹了口气,换上铠甲,便直奔捧日军军营。
  捧日军那边先一步接到旨意,四百俱甲骑兵整装待发,只等刘锡到来。
  不得不说,抛开战力不谈,捧日军的仪态确实没话说。
  骑兵个个魁梧壮硕,身下的战马也高大俊朗,配上明晃晃的甲俱,端的是威武霸气。
  交接完毕后,刘锡率领四百骑兵直奔东门。
  略微等待了片刻,使节车队便来了。
  李邦彦压根就不想接着这个差事,但宋徽宗亲自点名,而且催得急。
  毕竟早一日北上和谈,就早一日止戈罢兵。
  否则以青州贼一路势如破竹的气势,再拖上几日,怕是都得打到开封府来了。
  此次出使山东和谈,由李邦彦全权主持,同时吴敏与白时中为副使,一同前往。
  这二人乃是标准的蔡党,吴敏还好一些,有才干,也存着文人的气节。
  蔡京因欣赏他的才华,想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不过却被吴敏一口回绝。
  蔡京也不恼,对其喜爱不减,数次向宋徽宗推荐。
  而白时中则完全以蔡京父子马首是瞻,标准的门下走狗,靠着阿谀奉承,一路升官发财。
  在四百捧日军骑兵的护送下,使节车队一路北上,直奔兴仁府而去。
  翌日下午。
  李邦彦率领的使节队,便进入兴仁府,入驻济阴郡管驿。
  当晚,兴仁府知府曾楙,在府衙设宴,宴请李邦彦等人。
  刘锡坐在末席,面色怪异。
  他一个正七品的武德大夫,何德何能与一群知府宰相同坐一桌饮宴。
  便是他老子刘仲武,也不够格。
  但问题是,偏偏李邦彦还就把他带上了。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吴敏、白时中皆是人精,虽不了解的内情,但却品出了一些味道,尤其是白时中,竟主动向刘锡敬酒。
  这可让刘锡受宠若惊,赶忙端着酒杯站起身:“使不得,使不得,该是下官给白相公敬酒才是。”
  “无妨。”
  白时中笑着摆摆手。
  曾楙面露疑惑道:“不知李相此次前来,是为何事?”
  李邦彦夹了一口菜,也不遮掩,答道:“本官此次北上山东,乃是奉陛下之命,与青州贼和谈。”
  听到和谈,曾楙眼中闪过一丝庆幸之色。
  宋徽宗这些时日一日三惊,他这个兴仁府知府,又何尝不是?
  如今青州贼势如破竹,不可力敌,届时打到兴仁府来了,他这个知府是战还是逃?
  眼下若能和谈,在他看来是上上之策。
  “急报!!!”
  众人酒意正酣,忽听府衙外传来一阵高喊。
  啪!
  白时中吓得一个哆嗦,手中酒杯摔落在地,发出一声脆响。
  曾楙面色一变,赶忙吩咐道:“快宣!”
  不多时,一名士兵快步踏入房间内。
  不待曾楙开口,李邦彦便抢先问道:“可是青州贼打来了?”
  那士兵先是一愣,旋即答道:“回相公,这倒没有。”
  呼!
  众人不由松了口气。
  曾楙问道:“是何急报?”
  士兵答道:“启禀知府,定陶县陷落!”
  闻言,曾楙气的一巴掌抽在那士兵脸上,骂道:“伱这腌臜泼才,话都说不明白,还不快滚!”
  定陶县属广济军,紧挨兴仁府。
  广济军陷落,青州贼必定挥师南下兴仁府,这和李邦彦问的有甚区别?
  可不就是打来了么!
  士兵捂着脸,委屈的退出房间。
  一时间,房间的气氛变得压抑且沉默。
  片刻后,曾楙拱手道:“眼下青州贼即将打来,能否和谈止戈,保住全城百姓,全看李相了。”
  这就是在甩担子了。
  李邦彦来的好啊,谈得拢最好。
  谈不拢,就算他曾楙弃城而逃,官家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
  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
  李邦彦心里也很慌,但瞥到末席的刘锡,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只见他沉声问道:“率兵攻打广济军的是何人?”
  曾楙答道:“统兵之人乃是韩桢手下大将,名唤刘锜。”
  刘锜?
  正在末席默默吃菜的刘锡,夹菜的动作忽地一滞。
  倒是巧了,这反贼的名字,竟与自家九哥儿同名。
  说来九哥儿与舅舅就在青州千乘,也不知现在怎样……
  等等!
  忽地,刘锡面色大变,额头上不由冒出一层冷汗。
  他隐约记得,先前小报上刊登的讨伐檄文,署名乃是谢鼎。
  当时他并未多想,只觉得是同名之人,巧合罢了。
  毕竟,以自家舅舅的性子,以及谢家百年来积攒的声望,如何会投贼。
  况且,官家也并未对谢家如何。
  眼下听到刘锜的名字,他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若只是一个人同名,可能是巧合,但两个都同名……
  天下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再结合昨日的两道圣旨,他要是再不明白,那就真是头猪了。
  此时此刻,刘锡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坏了,我成反贼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