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名扬京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把‘山居秋暝扇’上诗句,可是张善用写得?”
  “公子说笑了,区区几十文的折扇,何以请动张相公题字?”
  “公子瞧上六十文拿去,我分文不赚。”
  “也罢,看在诗句之面,扇子我带回去玩赏。”
  ……
  洛阳龙门山下,庙会一角。
  一富家公子停步扇摊,瞧上中间那把白纸竹扇,只因上面有《山居秋暝》一诗便起把玩之心。
  加之卖扇翁能说会道,轻易就做成一笔生意。
  今日他早起赶庙会,带来二十把同款折扇,单上午就卖去十七把,除去本钱净挣半吊,搁在以前绝没有这么好的生意。
  那公子前脚刚走,卖扇翁便又拿出一把‘山居秋暝扇’展放正中。
  彼时过来一人观看,通读诗句后心爽明眸,似乎赶路乏累都被诗中山水浸泡洗去。
  “老人家可知扇上诗句是何人所作?”
  “这个我却不知晓。坊间传说众多,有说是广平才子,有说是杭州名士,最开始听说是武公子府传出。”
  “眼下洛阳城皆吟诵此诗。”
  “客官可要买一把?小老少算十文钱,只要五十文。”
  卖家打量他,瞧不出此人是何处出身。
  眼前之人,青须束发,样貌儒雅,看似读书之人却穿着农家布衣。
  正是昨夜刘彦结识的易长青,或者该称她易翠翠。
  她自寅时出徐州,用‘神行之术’一路千里而还洛阳,山上上清观是她交押重物之处。
  易翠翠只对诗有兴趣,含笑摇头离开扇摊,眼望龙门山顶香火处,脚步轻盈穿越行人。
  这所道观修的广大,上应三十六天罡,有七十二间偏房,五座正殿,分别供奉三清四御、罗天诸神、三百灵官。
  洛阳城的达官贵人,王孙公子,世家寒门爱来此进香许愿。
  与徐州城隍庙一样,龙门山下每月都有庙会,分为月初、月中、月末,每会三天。
  今日是‘月末庙会’头一天,又缝天空作美,来进香赶庙会的百姓众多,道观各殿香火鼎盛。
  易翠翠进来山门,就有小道童迎接,口称‘师兄’,请她到南殿厢房歇息。
  不等童子奉上香火,翠翠拦住叫他请执事师兄过来。
  小道童领命离开。
  她见四下无人脱了兄长这身画皮,回归神魂本来面目。
  不多时,三个青须道人敲门进来,他们皆一身青衣道服,高挽牛心发纂。
  其中一人头戴莲花冠,乃是上清观偏殿执事师兄。
  他笑道:“翠翠师妹交功好快,我以为还要再等两日。”
  易翠翠相视一笑,解开包裹请他过目。
  “师兄查点,龙虎观炼制的丹铁七成在此,共九十两,剩下三成遵照约定,归了龙虎观师伯。”
  “辛苦师妹。”
  执事师兄运转玄目查验‘丹铁’。
  见每一块精铁皆灿发火光,熠熠如红日下的凌波。
  这些‘丹铁’是正一道炼飞剑的主料,一两铁能抵五两金,贵重不说,很难炼制。
  嘉兴府龙虎观主善炼此铁,通常炼成后要收取三成,具体看出货多少,少于五十两就要留下一半。
  翠翠九月初受命去嘉兴,今日才得完功复命。
  “邱师伯所炼丹铁当真上乘,三成给的不亏。有这九十两丹铁,能添三十柄赤阳丹剑。师妹当得一柄剑。”
  “小妹哪里使得上?”
  易翠翠婉言回拒,想起山下的诗扇,问他:“师兄可知洛阳又添佳作?”
  执事师兄眼眸打转,反问她:“师妹可是说《山居秋暝》一诗?”
  “此诗来历我略有耳闻,它出自广平狐高家所办的‘重阳诗会’,作诗之人名叫刘世才,临安名士。”
  “当时会上有六位真学士,此诗一出,他们六位就被比下去了,甘愿认败服输。”
  “刘世才凭此一诗博得高府头彩,被高家老狐选为三女婿。”
  “是他?果然是高家女婿。”
  易翠翠听到名字颇为意外。
  师兄看她神貌,问道:“师妹归途遇到过他?”
  易翠翠嗯声点头,把昨晚‘途经徐州,偶遇刘彦’的事讲一遍,听得众师兄各个惊诧。
  几句闲谈后,易翠翠向他们告辞,出门变作一只翠鸟飞走了。
  执事师兄门前目送,与其他师弟打赌说:“我猜师妹一定先去公孙家见幼娘。”
  众师弟相视,他们谁都知道师妹与京都才女公孙幼娘关系亲密,打赌必输无疑。
  也的确被执事说中了,翠翠神魂变翠鸟飞入洛阳城后,挥翼向南去,绕过门房,进了公孙府后院白露园。
  【白露】一名,取自《诗经·蒹葭》。
  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园子照诗意修建,小姐寝楼对面有一片芦苇池,一支独木连通池中茅草书舍。
  那是公孙幼娘平日读书所在。
  无论春夏秋冬,她都在此修学作画。
  芦苇池左侧有个会客亭,作为接待达官显贵家眷之用。
  今日晌午家中设宴待客,幼娘刚接待完几位官家女眷。
  此时易翠翠变的小鸟,一扇翅膀落到她肩头。
  “呀,有恶鸟落到小姐身上了,快走!”
  周围丫鬟瞧见,如临大敌驱赶她。
  翠翠开口说:“谁再赶我,我可要在小姐身上拉鸟屎了。”
  众女错愕,公孙幼娘欢喜回头,看到鸟儿扇翅膀退身,变作亭亭玉立的美人含笑相拥。
  “姐姐,小妹想你了。”
  “还说想我,出门就是一个月不见人,害我在家为你担忧。”
  幼娘嘴上埋怨,心里很怜爱她,扶着落座长凳。
  “你兄长真不知道怜妹,把那等苦差事交你去做,自己躲在家里修学。”
  “天幸他没有辜负你,本月十六入了真学。”
  易翠翠明眸闪烁,关切问:“兄长此番入学,得几等真学?”
  公孙幼娘思量道:“我听府中报喜,说是上三等真学,大概有四五百字文光。他要等你回来再摆宴庆贺。”
  “你可高兴?”
  “怎不高兴,这下我家也出了一位真学才士。”
  易翠翠说话想到刘彦,含笑搂抱问:“我听满城皆吟《山居秋暝》一诗,可知诗主是谁?”
  “略知一二。”
  公孙幼娘将所知说了一遍,和执事师兄讲的一样。
  “我闻此君未入真学,可他诗境却极高,不知为何迟迟不得真境?”
  “难道是有意压制,要取第一等真学?”
  “这个我知道。”
  易翠翠笑着接话。
  “你知道?”
  幼娘连同众丫鬟齐看她。
  “知道。”
  翠翠起身说:“我与他有缘,昨夜在徐州相遇。”
  “当时不知他有此一篇佳作,只当真学之士结交。他与我说了一些修学之事,大概能解开姐姐疑惑。”
  公孙幼娘明眸善睐,请她详说‘邂逅刘世才’一事。
  ……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聊斋狐婿更新,第67章 名扬京师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