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一拜天地

  第2111章 一拜天地
  (昨天的事结束了,章节也补全了,4000字,大家可以翻回去看看)
  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站位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唐雪见说道:“其实无论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都有其好处,也有其弊端,如何取舍,就看你们想要的结果了。”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有一方世界,其中施行分封制,各国君王都是世界之主的血脉后裔。”
  “虽然他们彼此摩擦不断,冲突不止,时不时爆发战争,但无论谁成为胜利者,都是世界之主的后裔。”
  “直到有一天,某个小国的君王击败所有国家,成为新的世界之主。”
  “他认为,分封制是万恶之源,所以要施行郡县制,把天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为了防止旧事重演,他不再分封自己的子嗣,而是将王室成员都集中在京城。”
  “天下共主,各地百姓都由官吏管理,大家不再摩擦、战争,每个人都能安心种地、经营。”
  “然而数十年后,叛军攻入京城,王室成员被屠戮殆尽,一个不留。”
  “如果从政治权力上看,郡县制确实远超分封制,减少了国力的消耗,降低了人口的死亡。”
  “但天下共主的子孙基本没有流传下来。”
  “千年之后,分封制各国的后裔比比皆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但天下共主的子嗣,只有几千人。”
  众人听到这番讲述,沉默了许久。
  虽然唐雪见没有说是哪个世界,哪些国家。
  但他们不由自主往自己身上套。
  假如当今世界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统一了所有诸侯国,并且废除他们的封国,将权力集中到一起。
  失去权利的各诸侯以及他们的封臣、国民都只能做富家翁,每天不停地生儿育女。
  千年之后,姓齐的、姓赵的、姓魏的、姓韩的比比皆是。
  千万人口绝不夸张。
  可是统一天下的姜国呢?
  子嗣肯定不旺。
  如果再为了避免分封,将所有王室成员集中在一起。
  不出意外倒还罢了,一旦出意外就是一网打尽。
  (最新人口统计:赵姓2750万,魏姓570万,韩姓884万,但嬴姓1.5万)
  众人看了看龙阳,又看了看唐雪见。
  总觉得这姑娘话里有话。
  见过表白的,没见过这么表白的。
  见过暗示的,没见过这么暗示的。
  生上千万个子嗣,什么海誓山盟都比不上这个吧。
  所有人都感受到话语中的暧昧,唯独两个当事人感受不到。
  一个讲的投入,一个听得认真。
  掌握天下权力之后该使用什么政治制度,怎么保持权力平衡,如何搭建政府机构……
  唐雪见说的那叫一个详细。
  不仅是天神亿万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是成千上万个世界不断试错的汇总。
  每种政治体制的好处,以及若干时间后会出现的问题,如何规避等,全都讲述出来。
  刚开始,大黄等人还沉浸在暧昧的氛围中。
  可是听着听着就感觉汗毛倒竖,浑身激灵。
  真的!
  唐雪见说的都是真的!
  每一种政治制度,每一种发展趋势,每一种解决办法,竟然都是真的。
  身为天底下最优秀,甚至最顶尖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能轻易判断唐雪见讲述的内容。
  这绝不是信口胡诌!
  就算胡诌,能一口气诌这么多,也是一种本事。
  众人连忙掏出纸笔,快速做笔记。
  只可惜,唐雪见说的太快了。
  众人哪怕把笔写得冒烟也跟不上速度。
  蘸一蘸墨的功夫,故事中几百年过去了,改朝换代好几轮了。
  之前人们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直到这一刻众人才明白,能被烂笔头比下去的不叫好记性。
  孔黑子也放弃了。
  记不完,根本记不完。
  自己每秒钟才写几个字?
  唐雪见一秒钟说几句话?
  更何况她说的话每一句都饱含深意,根本没法记流水账。
  孔黑子索性放弃。
  可是转念一想,这些故事中,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子孙借鉴的对象。
  很多影响千万人,关乎国运的事件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到线索,甚至经验。
  于是,孔黑子再次提起笔。
  这一次他没有写字。
  而是循着“微言大义”的感觉去胡乱勾画。
  为什么一定要写成文字?
  只要自己看得懂不就行了?
  文字记录的,是一个记忆节点,只要能让自己回想起当初的事件就行了。
  再说得玄乎一点。
  未来某一天,自己看到这个图案、标记,就能瞬间跨越时空,重新回到今天,回到当下。
  重新听唐姑娘讲述大道。
  温故而知新!
  如此,这个图案、标记,不就拥有了“道”的力量?
  它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文字,更不是一个呆板的词语。
  而是一段时光的截留、封存。
  没错!
  就是这个道理!
  这才是真正的微言大义!
  这才是唐姑娘说的,直达心灵、直击灵魂。
  让人一见之下就能明白其中的万千意象。
  就算无法领悟其中的道,至少也能明白——这东西不简单!
  刚开始,孔黑子还在鬼画符,写字跟鸡爪子挠的一样。
  可是很快他就掌握到了那一丝玄妙。
  妙笔生花,一花一世界。
  看到这种奇景,众人纷纷惊呼。
  “孔先生悟了!”
  “孔先生果然快我等一步。”
  “恭喜孔先生。”
  唐雪见看到这一幕,也是惊讶无比。
  龙阳麾下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个姓孔的臣子好悟性。
  而且,他一直都在领悟状态。
  从自己进入这座宫殿开始,他就在不断提升,不断精进。
  现在,更是领悟了三维文字。
  还是上乘的三维文字。
  族中那么多强者、贤者、智者,经过无数年的探索、改良,才触及到三维文字的皮毛。
  这个孔姓臣子倒好,出手就是巅峰!
  唐雪见心中非但不担忧,反而更加欢喜。
  因为她只有三年时间。
  三年后,属于她夕瑶的意识就逐渐消退、涣散。
  取而代之的是这具身体衍生的意识。
  唐雪见明白,自己一定要在这三年时间里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文明。
  即便姜国一时半会儿不能消化,自己也要传递下去。
  未来某个青灯孤鸣的夜晚,他们或许会猛然顿悟,随即仰天大笑。
  原来——唐姑娘当初已经说过了。
  唐雪见继续说道:“有一方世界,主少国疑,众臣子都质疑新君的能力。”
  “托孤大臣却力排众议,尽心辅佐,数十年兢兢业业。”
  “直到临终前,这位托孤大臣占卜未来,窥测天机。”
  “他向国君谏言,将国中文武百官一一点评,何人可用,如何用,全盘托出。”
  “国家未来会发生什么状况,遇到什么难题,怎么抉择,这些抉择的利弊得失,托孤大臣都如数告知。”
  “国君一一谨记,一一照办。然而三十年后,他们的国家还是灭亡了!”
  “不是托孤大臣算错了,也不是国君没有遵守托孤大臣的嘱托。”
  “而是……那位大臣只算到了三十年后!”
  “三十年里,他们做对了所有的选择,没有出一丝半点的错误。”
  “三十年里,他们如履薄冰,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可惜……三十年不足以让他们走到对岸。”
  “这就是时间尺度的力量……”
  “时间之中没有结果,也没有对错。有的,只是得失。”
  “有得必有失!”
  “做人要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作为国家,却恰恰相反。”
  “有‘得’的时候,要尽可能多拿多占,竭尽全力开拓、扩张,壮大自己。”
  “只有这样,当‘失’来临时,才有足够的资本和底蕴抗击风险,撑到下一次‘得’的到来。”
  “这个道理,便如呼吸、吐纳。”
  “只有吞进去足够多的资源,才能滋生足够多的生灵,孕育足够多的气运,下一次才能吞进去更多的资源……”
  说到这里,唐雪见顿了一下。
  “当然,这个你们不用全信!”
  “我之前讲述的故事,都是已经发生的,也已经终结的。”
  “而‘得失’这个,还正在发生,远远没有达到结局之时。”
  “也许我刚才说的是对的,也许事实恰恰相反。”
  “我希望……你们能让我看到正确的答案,看到正确的方向。”
  说完,唐雪见向众人躬身行了一礼。
  她说的是天神。
  无止境的开拓、吞噬、占有,正是天神亿万年来的行事风格。
  现在这条路走到了极限,无以为继。
  飞蓬或许是对的。
  唐雪见也希望如此。
  想要证明这一切,只能靠姜国诸贤了。
  众人连忙起身回礼。
  自己听唐姑娘讲了这么多大道理,尤其是众多“历史故事”。
  其中的收获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怎么能受唐姑娘这一礼呢?
  看到众人的反应,唐雪见心中焦急。
  这可是大事!
  一等一的大事!
  背后关系着天神,以及亿万万生灵呢。
  你们一定要尽心啊。
  “一切,就拜托诸位了!”
  唐雪见身子躬得更低,语气也越发诚恳。
  龙阳虽然粗鄙武夫,但是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龙阳一向礼遇有加。
  唐雪见不但人长得漂亮,还有大学问。
  这种人对自己客气,自己必须得加倍还回去。
  否则传出去,一个“不礼贤下士”的罪名,自己可担不起。
  “不不,一切还得雪见姑娘帮忙。”
  唐雪见心中更急。
  这傻瓜,自己只有三年时间,三年后一切只能靠你们自己。
  “不不不,雪见才能有限,姜国,终究还是得姜国人治理。”
  龙阳心中打算把唐雪见留下来,委以高官厚禄,让她帮自己治理国家。
  听到唐雪见说“还得姜国人治理”,龙阳顿时慌了。
  人家这是去意已决啊。
  难道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龙阳虽然不懂治国理政,可他懂人啊。
  只要留下唐雪见,抵得上十个黄相。
  不是黄相不努力,实在是唐雪见太优秀。
  黄相治国,天下人已经较之前幸福百倍。
  要是有唐姑娘治国,天下人岂不是幸福万倍?
  为了天下人,我龙阳就是牺牲一下又如何?
  想到这里,龙阳一拜到底,额头都快贴到地上了。
  “雪见姑娘,阳本非大才,姜国能有今日,全靠众人帮扶。”
  “然而姜国的发展已经达到极致,想要更进一步,迈向诸天万界,必须依靠姑娘这种天纵之才!”
  “以往,阳不知天下有倾国之才,今日一见姑娘,便知何为绝世独立。”
  “阳宁不知倾城与倾国,只因为天下间不会再有第二个如姑娘般的大才!”
  “若不得姑娘相助,阳便如鱼不得水,不日将尽!”
  “不得姑娘,阳食不安寝,夜不能寐!”
  “如此人生,还不如早早结束!”
  说到最后,龙阳“啪嗒”,直接跪了下去。
  他心中暗道:孔先生,你们看到了,我这牺牲不可谓不大吧?
  为国求贤,我拼了!
  以后《论语》里得给我写好点啊。
  做戏,龙阳是专业的。
  看戏,唐雪见还是第一次。
  听到龙阳那情真意切的话语,她只觉得浑身酥软。
  这可是天神中的第一强者,铮铮傲骨,宁死不屈。
  什么时候见过他低头?
  什么时候见过他下跪?
  可今天,他做了,全都做了。
  只为了让自己留下。
  自己想听的话,飞蓬一个字都没说。
  反倒在龙阳这里听见了。
  唐雪见双膝一软,也跟着跪了下去。
  “你……你不要再说了……”
  龙阳一脸惊喜。
  对方语气有松动啊。
  “不!我说!我就是要说!”
  “还请雪见姑娘留下帮我!”
  “就像姑娘刚才说的那位托孤大臣一样,我什么都听姑娘的,姑娘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不要三十年,我要三百年、三千年,三万年!三生三世!”
  “我永远都听姑娘的!”
  龙阳不这么说还好。
  他一说,唐雪见顿时心如刀绞。
  她也希望能留下来,能事事叮嘱,让姜国少走弯路。
  可惜……
  她只有三年时间。
  之前唐雪见还不觉得有什么。
  只要看一眼,自己就满足了,三年对自己而言实在太久、太久……
  可是这一瞬间,唐雪见无比后悔。
  为什么是三年?
  为什么……不是永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