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震撼人心的演讲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是姜浪曾在,影视文化大礼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当时...
  第一次看的时候,惊为天人!
  这篇文章,富含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以及对年轻人的期望。
  他觉得,用在这里,十分应景。
  姜浪的声音,越说越兴奋,饱满富有感情。
  整个操场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很多人都傻了,甚至下意识的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他们本以为,姜浪会和其他人一样,来一段又长又臭的说辞。
  可没想到...
  竟然如此劲爆的开场,每一个文字,从姜浪嘴里说出来,仿佛都充满了力量。
  让人无名的升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豪情和热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们记住,如今正是你们的人生中,最青春、最灿烂的时光。
  少年中国、中国少年!
  未来是你们的,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寄托在你们手上。
  最后,我再说一句...”姜浪拿起演讲台上矿泉水,轻轻抿了一口。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都有些口干舌燥了。
  “你们作为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
  可能你们会觉得,我说的话太啰嗦了!
  但我想说,不读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师太凶了,同桌太吵了,新出的某个游戏,太好玩了,又或者班上某个女同学太漂亮等等...”
  不少人听到最后一句,不由讪讪笑了一声。
  他们都是大一的新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不少人在高中里,被压制得太狠了,如今上了大学,就想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姜浪嘴角微微勾起,看着台下,一个个有些不好意思的新生。
  嘴唇微张,声音却在拔高。
  “但...
  读书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什么是王炸?这就是王炸!
  姜浪的演讲跌宕起伏,激动人心。
  很多人都以为,在那篇文言文之后,姜浪接下来的话,不再那么尖锐。
  没想到,最后还来了一个大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刻...
  全校师生的脑子,都“嗡嗡嗡”的,像是被雷劈杀了一样。
  小时候每个人,都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支持自己、强迫自己好好读书。
  有外界的干扰,也有自己内心做出的决定。
  比如说,父母管得严,学习不好要挨打。
  比如说,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改善家里人的生活。
  又或者是让班里的同学刮目相看,获得某个女同学的青睐等等...
  总之,理由有很多。
  然而,从来没有一句话,像这样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是多么崇高的理念啊!
  之前的文言文,可能有些人,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听懂、听明白!
  但...最后一句。
  只要是一个智商在线的人,都能听明白!
  “啪啪~”
  不知何时,轻轻的鼓掌声,在操场上响起。
  就像是起了连锁反应一般。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犹如雷鸣,直入云霄!
  无数人的手掌,都拍得通红,也不愿意停了下来。
  “振奋人心的演讲,说的太好了!”
  “少年中国、中国少年!未来在我们手上!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这篇文章,到底在哪看的?我怎么从没听过!”
  “难道是首富独创的,这文学素养也太高了!”
  “不愧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的男人!果然厉害!”
  “我觉得,最绝的还是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简直太牛了。”
  “.......”无数人议论纷纷,激动得不能自拔。
  除了学生们之外,不少学校的教职工,也是一脸敬佩的看着姜浪。
  他们自问,自己赚钱,没姜浪那么厉害。
  但文学素养这方面,还是不虚了。
  可...
  姜浪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可把这些人,打击得够呛。
  此外...
  那一句极为简短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让人不得不服。
  其中,山河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更是激动。
  转为专业的文学院研究工作者,只有他们最清楚,姜浪的这篇《少年中国说》文章,有多么厉害!
  完全是可以编入,教科书的存在。
  此外,那句简短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当得名言名句!
  他们已经等不及,看到完整版的少年中国说了。
  所以,开学仪式一结束,这些文学院的老师、教授,就缠着姜浪,要把《少年中国说》的完整版,给写下来。
  姜浪有些哭笑不得,却也只能答应。
  如果只是年轻人还好,关键是这里面,还有一些老教授都七老八十,他生怕动作大一点,磕着哪、碰着哪,一不小心嗝屁了。
  没办法,姜浪只能答应。
  放学之后,把完整版的《少年中国说》,上传到山河大学的官网上,这些人才善罢甘休。
  当晚,一则热搜新闻,瞬间登顶热搜榜。
  《震撼人心的演讲!少年中国说!》
  无数网友,都下场评论,不少官媒也是纷纷点赞,转播。
  “666!这真是人能想出来的词?”
  “文字是有力量的,我第一次这次清晰的感受到。”
  “30岁的老男人,听得热血沸腾!”
  “40岁的木乃伊,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为中华之崛起!这是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情怀,多么强烈的爱国精神?”
  “只有心系祖国的人,才能说出,如此振奋人心的话。”
  “说的太好了!这文学素养,去当个大学老师,绰绰有余!”
  “大学老师?起码给个院长当当!这篇文章,包括最后的那句话,绝对够格收录进教科书的。”
  “......”
  一时间,网上。
  全是铺天盖地的叫好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