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无论顾言想不想拍卖,我们都是赢家!

  此时的谢导则是满脸的兴奋。
  他之前还在为下周的综艺赛制发愁,结果顾言竟然又搞了个大新闻出来!
  【顾言捡漏钱永《记事珠》!】
  【顾言发现吊渔岛归属重大证据!】
  【吊渔岛之争终于要有结果了吗?】
  ……
  这些个词条到现在还挂在热搜上,热度居高不下。
  成为了全民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
  甚至连樱花国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综艺选题不就自然来了吗?
  ……
  佳士利拍卖行的陈沐也第一时间接到了老板杨文新的电话。
  杨文新的口气充满了得意:
  “知道现在面书和推推最火的话题是什么吗?”
  “我在国外,周围的人都在问我关于这本书的消息。”
  “你看看,我当时让顾言当股东的决定是不是很明智?”
  “你现在的任务很简单,就是问问顾言,什么时候把他手上的几件藏品进行拍卖。”
  “如果他愿意拿出来拍卖,那是最好的。”
  “假如他想收藏,不想卖,就造点势头,让大家知道我们佳士利一定是独家代理的拍卖公司。”
  “无论顾言想不想拍卖,我们都是赢家!”
  陈沐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没想到,上一次拍卖粉钻的热度才过去,这次又有重量级的藏品出现!
  而且竟然都在顾言的手中!
  这捡漏的水平!杨沐只能表示服气了!
  他记录完杨文新的话之后,问道:
  “那是不是要争取,让顾言把那本《记事珠》放在我们这里拍卖?”
  “这可是最重量级的藏品,据说半个华国的博物馆馆长都已经到了S市了!”
  要是一众馆长在他们佳士利拍卖行竞拍国宝……
  这画面,陈沐想想就很激动!
  别说在S市了,就算整个华国,能有这个排场的也没有几个!
  如果能成真,佳士利拍卖行就能够跻身华国数得上的大拍卖行了!
  陈沐等着电话对面的杨文新的赞同。
  没想到对面陷入了沉默,半晌才听到杨文新的回答:
  “陈沐,你跟了我也有十几年了,古玩圈的规矩也知道不少了。”
  “像《记事珠》这样的藏品,我们能不能吃的下来,你应该心里有数吧?”
  陈沐:“???”
  难道他想错了?
  就听杨文新接着说道:
  “如果这只是钱永的手抄随笔,或者上面只是抄录了沈赴的残稿,那都没问题。”
  “但是它最重要的,是有了吊渔岛归属的证据,才让它价值不菲。”
  “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反而不能在我们拍卖行拍卖。”
  “你明白为什么吗?”
  陈沐呆愣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惊觉自己之前完全陷入了一个误区。
  拍卖行是以金钱为标准的。
  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则对大部分的藏品来说,都没有问题。
  但是唯独像《记事珠》这样拥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藏品,不能这么衡量。
  如果只以金钱作为标准,很有可能会落到居心叵测的人手中。
  那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陈沐此刻顿时觉得羞愧不已。
  他一心想着要用《记事珠》来抬高佳士利的声誉,却没想到《记事珠》根本不适用拍卖。
  幸好有杨文新的提醒,才没有出洋相。
  见陈沐悟了,杨文新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叮嘱陈沐一定要争取让顾言将藏品交由佳士利拍卖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
  与此同时,在顾言所住公寓的楼下,又来了几个人,悄悄加入了等待中的馆长们。
  因为人多,而且陆续有人来,大家都没有注意。
  眼见顾言这么长时间还没有露面,馆长们都等的心急。
  有几位馆长都是老相识,忍不住开始打探对方的底价。
  有人直接问郭瑞山:
  “郭馆长,你们帝都博物馆也对这本钱永的手稿感兴趣?”
  “帝都博物馆什么藏品没有?还能看的上小小的清末手稿?”
  “就是,帝都博物馆都吃了这么多大肉了,让其他的博物馆也喝点汤啊。”
  郭瑞山面色不变,哈哈一笑,说道:
  “诸位说笑了!谁还嫌东西多呢?”
  “我这次过来,其实主要还是会会顾小友。”
  “我们之前在网上神交已久,都很欣赏对方,这次正好有这个出差的机会,见个面。”
  郭瑞山又一次故意把他和顾言有交情的事情透露了出来。
  一旁的华承天立即接话道:
  “也就是说,郭馆长这次来,并不是专门为了钱永的手稿?”
  郭瑞山立即否认:
  “也不能这么说,这毕竟是一件很重要的藏品。”
  旁边又有人问道:
  “郭馆长,你和顾大师这么熟悉,那你知不知道,顾大师打算要什么价才肯出手?”
  这句话一说出来,周围议论的声音顿时停止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郭瑞山。
  郭瑞山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池馆长应该准备的很充分吧?”
  “以魔都博物馆的实力,这次一定是志在必得了?”
  魔都博物馆池馆长见话题转向了自己,立即开始打哈哈:
  “我们也是来凑个热闹,难得这次大家都到的这么整齐。”
  “如此盛况我怎么能不来?”
  “要说实力雄厚,还是让叶馆长说几句吧。”
  “对!妖都叶馆长才是隐藏大佬!”
  叶馆长这时托了托眼镜,赶紧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是。
  趁着这个机会,在场的人都互通了姓名。
  大家这才发现,除了各大博物馆之外,竟然还来了很多个人收藏家。
  这些收藏家见在座的竟然都是各大博物馆馆长,甚至不乏帝都博物馆这样顶级博物馆级别的,都非常惊喜。
  他们纷纷掏出自己的名片,和馆长们交谈拉关系。
  很快,几个干坐着,不参与任何讨论的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