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蠢蠢欲动的高丽萍

  江小楼一想到江采萍给自己寄东西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最近江采萍不知道是遇到了什么事,写信频率还是如常,却很少寄东西了,每个月给她的生活费也从二十块减到了十五块。
  可再看看陶映篱,不仅陶羡君给寄钱寄票寄东西,乔家那两个老不死的和她那个舅舅,也生怕陶映篱吃一点苦,每个月巴巴地把东西流水似的送过来!
  陶映篱在这边吃得饱穿得暖,干的还是双代员这种轻松又受人追捧的工作,她哪里吃什么苦了?
  犯得着让这么多人远隔千里操这份闲心?
  江小楼想着这些的时候,眼睛紧盯着陶映篱,看见她从柜子里拿出一罐百雀羚雪花膏,挖出一些擦在了手上,一双眼睛嫉妒得发红。
  这年头很多人连几分钱一小盒的蛤蜊油都用不上,能用上这种铁盒装雪花膏的个个都宝贝得不行。
  百雀羚的铁盒雪花膏两块九一盒,在陶映篱这里却只被拿来擦手!
  江小楼神经质地看了一眼衣柜内壁上镜子里的自己,只看了一眼,就像见了鬼似的,死死地盯住镜子里的脸不动了。
  她实在是不明白,自己的容貌为什么会大打折扣。
  明明上一次她在陶映篱身上吸走了那么多气运!
  可从那以后,她的好运却好像就此消失了,皮肤也变得干燥粗糙起来,温婉的气质更是一去不复返!
  江小楼忍不住伸出手扳了一下衣柜门,将镜子调整了一个角度,把陶映篱的身影也框在了镜子里,随后便绝望地发现,仅仅是秋收这几天,自己就黑了许多!
  这阵子她的肤质虽然不好了,肤色却并不比陶映篱黑,可现在,她肉眼可见地比陶映篱黑了几个度!
  两人明明是一个家庭出来的,可在镜子里,江小楼却被陶映篱反衬得像个烧火丫头似的。
  强烈的反差让江小楼再也承受不住,猛地合上了衣柜,动作急切地冲到宿舍墙上挂着的阳历牌前,看起了日期。
  衣柜门咣当一声,吓了正聊得热火朝天的几个女知青一跳。
  许红霞撇了撇嘴,低声嘀咕道:“不就是明天赶集嘛……至于激动成这样吗?”
  只有陶映篱明白是怎么回事,偷偷勾起了唇角。
  江小楼哪里是盼着赶集呢?
  她是盼着自己的佛牌赶紧恢复呢!
  如果佛牌没被损毁,本应该今天就能再次使用的。
  可惜啊!佛牌再也恢复不了了。
  不知道过了今夜,江小楼会有什么反应。
  这时许红霞凑到陶映篱身边,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说道:“我们几个今天歇晌的时候商量过了,打算明天一起去镇上买点毛线打个脖套,你要不要我帮捎点?”
  脖套和围巾一样保暖,还省毛线,织一个差不多只要二两毛线,围巾却要六两到一斤,几个女知青都很会精打细算,便决定织脖套。
  陶映篱今天收到了外婆寄来的羊驼绒围巾,自然不用自己织围巾,闻言刚想说不用了,话到嘴边却突然想起了陆铮,犹豫了一下,改口问道:“织一条围巾要多少毛线啊?”
  “看你织什么样的,窄的六两应该够用,宽的就要一斤了。”
  “那我买两斤吧!”陶映篱从装各类票据的铁盒里找出绒线票,递给许红霞,“你去供销社的时候帮我问问李怡芳,要是有羊绒线,就买羊绒线回来,没有的话再买羊毛线。颜色要素一点的,棕色灰色米白色都可以。”
  “买那么多干嘛呀!你一个脖子戴得过来嘛!”许红霞看着陶映篱递过来的票,不由咂舌。
  “还要送人的。”
  陶映篱也没说送谁,许红霞下意识以为是要织给长辈的,便没有再说什么。
  ……
  第二天,陶映篱七点多就出了门,到代销店上班去了。
  在她走后,一群女知青也换上了自己衣柜里的好衣裳,结伴去了镇里,唯有高丽萍没有跟着一起去,坐在炕上等大家都走远了,才从衣柜里找出一大瓶煤油,鬼鬼祟祟地出了门。
  她早在陶映篱当上双代员的那天,就准备好了煤油,只是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才迟迟没有动手。
  说来可笑,一向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不占便宜就是亏的高丽萍,这一次为了报复陶映篱,却下了血本,花了七毛四分钱买了两斤煤油。
  可要说陶映篱怎么得罪她了……
  如果非要找个理由,大概就是陶映篱不再像原主一样被她当冤大头,傻乎乎地被她吸血了。
  这竟然也能成为一种报复的理由,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另一边,陶映篱对高丽萍这种扭曲的心态一无所知,她刚到代销店没多久,就有几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进了代销店。
  这几个姑娘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在陶映篱这个从没说过话的城里知青面前异常腼腆。
  几人犹豫了半天,才推出来一个胆子大的,和陶映篱搭话。
  这胆子大的不是别人,正是妇女主任的小女儿、大队长的小姨子孙丽华。
  她鼓起勇气,走到柜台前,说道:“陶知青,我们想跟你换几张粮票,行吗?”
  陶映篱看她们犹豫了半天,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闻言不由有些好笑,“你们想怎么换?”
  “我们想用三个鸡蛋,换你一斤粮票。”
  其实时下粮票虽不许买卖,在官方却是有定价的。
  至于这个定价是多少,从国营饭店的议价粮上就能看出来。
  很多人只知道去国营饭店吃饭要带粮票,却不知道,有的时候,国营饭店也是有议价粮的,只是可遇而不可求。
  运气好能碰上的人,就不用出粮票,只需要每斤粮食补两毛钱就行了。
  只是这个定价,其实对标的是全国粮票,地方粮票是不值这个价的。
  但黑市里的粮票一般比官方定价贵,大家换粮票的时候,一般默认全国粮票一斤值三毛钱,地方粮票值两毛钱。
  杨丽华她们几个带来的鸡蛋个头挺大,如果收购,就是七分钱一个。
  她们几个今天想去国营饭店打打牙祭,又胆子小不敢去黑市,就只好来找陶映篱换了。
  陶映篱不缺这些,也不为难她们,很痛快地和她们换了一斤粮票,看着几个姑娘欢天喜地地跑出去了。
  就在这时候,陶映篱分散在代销店外的灵气,察觉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蹑手蹑脚地藏在了代销店南边的一棵大树后面。
  自从上次被陆宁撞到她和陆铮两个人说悄悄话,陶映篱就多留了个心眼,看店的时候会在外面留几缕灵气作为警戒。
  一旦有人在代销店附近有异常的行为,她就会立刻察觉。
  想到高丽萍放假不在宿舍歇着也不去赶集,却大老远跑到代销店附近藏头露尾的,陶映篱好看的桃花眼顿时眯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