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女知青聚会

  良久,江小楼不知想到了什么,勾起嘴角,拉开门,冲着刘家的宝贝小孙子招了招手。
  ……
  另一边,陶映篱忙活到九点多钟,才终于写完了最后一副春联。
  因为写春联这事,村里不少人都来陆家看热闹,连小孩子也不例外。
  陆母从前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招待客人一向客气周到,该大方的时候绝不小气。
  村里孩子来了陆家,都有糖果、瓜子、花生可吃,来得早的还有桃酥和鸡蛋糕。
  一群孩子有吃有喝,自然不愿意立刻就走,加上陆家院子大,所以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起了游戏。
  陶映篱见陆宁还是不像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写完了春联,就跑了出来,领着陆宁和孩子们一起玩。
  有陶映篱在,陆宁果然没那么局促了,脸上笑模样也多了。
  为了给陆宁创造机会融入到孩子们中去,陶映篱去木棚里拿了投壶用的东西,在院子里和孩子们玩起了投壶。
  投壶比试一次要一炷香的时间,换算到现代约为一刻钟,分出胜负的速度并不快。
  陶映篱就给孩子们发了一些玻璃弹珠,让他们拿来做赌注。
  这东西在东北叫做“溜溜”,是小孩子们弹着玩的,玩法具体形容起来,有点像是地面上的台球。
  陶映篱怕一群孩子要是拿糖做赌注,会因为输赢打起来,所以才用玻璃弹珠作为替代品,每个孩子给了三颗。
  这种要花钱的玩具在孩子们的眼里是好东西,他们听说投壶可以从别人手里赢玻璃弹珠,都跃跃欲试。
  陶映篱教了孩子们规则,就把陆宁推出去给大家当起了“助教”。
  “我还有事要忙,你们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陆宁,她跟我一起学了很久了,投壶玩得很好的,就让她给你们当裁判。”
  这群孩子里女孩子居多,比男孩子乖巧懂事多了,闻言都齐声应好。
  陶映篱放下心,这才回了屋里。
  果然没多久,几个女知青就陆陆续续地过来了。
  “大娘过年好。”
  除了窦敏之外,其他几个女知青都是头一次来陆家,心里既好奇又有些拘谨。
  陆母和几人寒暄了几句,看出她们不大自在,就和陶映篱说道:“阿篱,带你的朋友们去你那屋玩吧!这堂屋动不动就有人来,别吵着你们。”
  陶映篱自然不会反对这个提议,带着几个女知青去了自己屋前。
  不过几个女知青毕竟不是常来的,陶映篱也不可能提前给她们准备拖鞋,于是想了想,自己也没换拖鞋,打开门就请大家一起进去。
  还是程素秋心细,看了一眼鞋架,说道:“我们进屋不用换鞋吗?”
  “不用,没那么多讲究。”
  反正青砖地面好擦,踩脏了拖两遍就行了。
  几个女知青这才小心翼翼地跨过门口的地毯,走进了屋里。
  许红霞最藏不住话,一进屋就感叹道:“早多少天窦敏就跟我说了,说你这屋比城里的房子还好,我当时还不信,现在一看,这可比我弟——我爸妈的房间还好呢!”
  徐蓉珍笑着插嘴道:“城里住房多紧张呀!寻常人家哪有这么宽敞的卧室?我家是两室一厅,两个卧室加在一起也不比这一个房间大呢!”
  这时许红霞用胳膊碰了碰陶映篱,说道:“陆家住这么好的房子,就没人说三道四?”
  陶映篱摇了摇头,“我住的房间是最大的,剩下两个房间比这个小多了。”
  窦敏笑话许红霞道:“你看着这房间好,有一半是因为人家阿篱好东西多,要是别人住这么大的房间,一定空旷得吓人!”
  “那倒也是……”许红霞东张西望地在房间里看了一圈,有些纳闷儿地问道:“这屋里还怪暖和的,怎么没看见火炉呢?”
  “有地龙,所以用不上火炉。”陶映篱不动声色地把外套解了,挂进了衣柜里,冲其他人说道:“你们都坐,椅子、床都可以坐的。”
  许红霞在陶映篱的床上坐下了,咂舌道:“我当初还说你这褥子做这么大浪费了,现在看来刚刚好啊!”
  陶映篱的褥子宽是一米八的,被子也是两米二宽的双人大被,在这个年代堪称奢侈。
  原主刚下乡那会儿,就因为这一床被褥,让江小楼钻了空子,趁机抹黑了好几次。
  这年头布和棉絮都紧张,大多数人用的被褥都是单人尺寸,而且还是最窄的单人尺寸,一个褥子不到一米宽,被子宽度也才一米二,翻身都不敢动作太大。
  陶映篱一个人的被褥尺寸是别人的两倍,用料还名贵,所以下乡当天,就被江小楼三言两语替她拉满了仇恨。
  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江小楼的真面目,之前不愉快的话,如今也都变成玩笑话了。
  陶映篱从抽屉里拿了奶酪棒和太妃糖出来,之后又拿了一罐红茶,问道:“你们想喝茶还是喝咖啡?”
  “大过年的就别来洋的了,喝茶吧!”窦敏说道。
  她话音刚落,房门就被敲响了。
  陶映篱过去开门,看见陆母端着一个托盘站在门口。
  “堂屋老有孩子过来,我就单独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点心。”
  几个女知青连忙站起身客套起来。
  “大娘您不用忙!”
  “我们都这么大人了,哪还用准备零嘴啊?”
  陆母笑容慈祥地说道:“别客气,一会儿就在这吃中午饭吧!”
  “不用了。”
  “大娘您太客气了!”
  “听我的,就在家里吃。”陆母把托盘递给陶映篱,说道:“阿篱,你和朋友好好玩,要是有想吃的东西,尽管和我说。”
  等陆母一走,几个女知青立刻原形毕露,围过来看托盘里的东西。
  “都有什么啊?”
  “这个看着好像是……柿饼?”
  “竟然还有花生酥!”
  陶映篱看着几人不见外的样子,想起了网络上的一个梗。
  家长在时:阿姨您别忙,我一点都不饿。
  家长不在:快把你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享用!
  小小年纪还有两副面孔呢!
  陶映篱无语地抿了一下嘴,指挥几人把炕桌放上,将托盘上的东西放了上去。
  几人刚要吃东西,就听见走廊里林家小姑娘的声音。
  “庞奶奶,我们带着陆宁一起去拜年啦!”
  紧接着就是陆母的声音。
  “行,过来一人抓一把瓜子再去吧!”
  陶映篱想着陆宁有其他孩子带着,也不担心,端起一个盘子,就给大家分起了点心。
  “这是我做的黄油柿饼,你们尝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