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陆家终于能抬起头做人了
陆家的人本就期盼了许多天了,眼下陆铮前脚组装完村里的拖拉机,后脚大队长就带着好消息来了,由不得屋里的人不多想。
陶映篱和陆铮对视一眼,看见他眼中的希冀,连忙走进堂屋扶了急急忙忙跑出来的陆母一把。
这时大队长刚好走进厨房。
“哟!这是摇元宵呢!”大队长寒暄了一句,继而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说道:“公社下来批示了,你们家的帽子,从今天起就能摘了。”
陆母等了这么多年,猛一听见这个消息,一激动差点坐在地上。
还是陶映篱眼疾手快地把她给扶住了。
陆铮则傻在了原地,仿佛被人施了定身咒似的。
陆宁也抱着陶映篱的胳膊,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有一个成语叫做近乡情怯,是说游子长久不归家,乍一回到家乡,越靠近家门却越畏缩,生恐有什么坏事发生。
陆家三口人现在的心情,也是差不多的。
他们在村里受人欺凌太久,之前虽然知道有摘帽子的希望,却不敢太过希冀。
眼下梦寐以求的事终于实现了,他们反而有点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生怕自己动一下、说一句话,这个幻梦就立即破灭了。
陶映篱看着陆铮和陆母陆宁的反应,替他们高兴的同时,也倍感辛酸。
大队长魏进钢倒是没那么感性,他见陆家人都高兴傻了,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婶子、陆铮,回神了,这是大喜事啊!”
陆铮这才如梦初醒,放下手里的小网筛,往前走了两步,说道:“大队长,你进屋坐。”
“对对!大队长快进屋坐坐!”陆母也回过神来,身体很忙乱地往四周转了转,才想起茶叶在哪,蹒跚着脚步走去拿茶叶了。
陶映篱想了想,去洗了几个杯子出来,送去了堂屋。
大队长有些意外地看了陶映篱一眼,又打量了陆铮一下,到底没问什么,只是把文件推给陆铮,说道:“看看吧,这是上头批下来的。”
这时陆宁拽了拽陶映篱的袖子,陶映篱就领着她凑到陆铮跟前,一起看起了文件。
说实在的,这种文件本身是没什么看头的。
只有苦主本人看了,才会感慨万千。
但陶映篱知道陆家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即便不是她自己亲身经历,此刻看见那短短的几行文字,也觉得上面的每个字,都带着陆家人的血与泪。
她尚且如此,陆铮和陆宁的心里有多震动,就可想而知了。
大队长也知道这会儿陆家人恐怕都很激动,于是也没出声打扰,见陆母过来泡茶,就默默地喝了大半杯热茶,等估摸着陆铮把文件都看完了,才说道:“明天村里开大会,要宣布一下这件事。从今往后,你们也和大家伙儿一样,都是普通社员了。”
说到这,大队长话头一转,对陆铮提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还有个事大会上也要通知。这事也和你有关,我就先知会你一声。县里知道了你会组装拖拉机这件事,向咱们公社下发了任务,咱们近处五六个镇的拖拉机,都由咱们村来组装,至于远处的镇,会派学习小组过来,向你学习组装拖拉机的事。”
陶映篱的表情有了些变化,狐疑地问道:“学习?交学费吗?”
大队长有些为难地说道:“咱们村里组装几个镇的拖拉机,已经是挣大钱了,要是人家来学习,咱们再收钱……恐怕人家会说咱们村没觉悟。”
陶映篱有点不乐意,刚要继续争辩,陆铮就冲她摇了摇头。
这件事说到底无非就是陆家肯不肯吃亏的事,陶映篱一个未婚姑娘,掺和这件事不合适,传出去也不好听。
不过陆铮制止陶映篱,可不是为了让她忍气吞声的。
他只是想自己来解决这件事。
于是陶映篱气鼓鼓地拿起茶杯的时候,陆铮就冲大队长说道:“大队长,我觉得这件事不太妥当。”
大队长也不是什么专横的人,闻言便问,“你觉得哪里不妥当?”
“县里让远处的乡镇派人过来学习,我们如果免费教了,附近几个镇的公社必然会不高兴。组装拖拉机需要时间,万一中途他们突然变卦了,也想免费学习,自己组装拖拉机,那我们买来的零件恐怕就要砸在手里了。”
“这是县里领导的意思,他们总不能赖账吧?”
“法不责众,更何况各村也都不富裕,到时候要是闹起来,难保不会有人和稀泥。和稀泥这种事,不就是谁占理谁多吃亏吗?”
大队长就是乡下长大的,知道乡下人要是真大规模闹起来,就是派出所来了也不好调解,眼下听陆铮这么一分析,也害怕起来,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我去找姚书记说说去,就说这学习小组的事,咱们村不同意!”
这时陆铮拦住了大队长,“县里的指示,恐怕姚书记也没办法一口回绝。”
大队长不免发愁,“那咋办?也不能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啊!”
“不是不能教,是不能免费教。”陆铮脑子里念头一转,说道:“组装拖拉机粗略地分一下,有七八道工序。不明白原理的人,只要少学一个步骤,就没办法组装拖拉机。我们既然不能一口回绝,就请姚书记替我们谈谈条件,让那些来学习的人,免费给村里干两个月的活儿,给我打下手,干完了我再把技术和盘托出。”
大队长越听眼睛越亮,听完一拍手,说道:“这个办法好,有这么些人打下手,两个月肯定能组装完周边几个镇的拖拉机。到时候咱们先把钱一结,再把学习小组的人一教,既省了力气,又拿了钱,那几个镇的人看学习还得白干两个月的工,心里也就没那么不平了。”
有了主意,大队长也不多耽搁,一口把剩下的茶水喝了,就起身告辞了。
等他走了,陶映篱才嘟着嘴说道:“等着吧!有外村的过来学习,村里人肯定也想过来分一杯羹。你这一辆拖拉机一百块的酬劳,还未必保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