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爱是体谅是常觉亏欠

  “是打算去,不过不是现在。”
  陆铮对陶映篱没什么好隐瞒的,便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了。
  “省城那边想要直接招我进厂,以后就在那里工作。但我不打算一辈子待在省城的工厂里,所以就推掉了这份工作。我的想法是,先把村里的副业队带出来,等他们可以独立工作了,我再去省城,当一段时间的临时技术顾问。”
  在陆铮看来,省城的工作固然体面,却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他想给陶映篱优渥的生活,就要兼顾体面和富有。
  省城的工作虽然说出去好听,可对于陶羡君而言还不够看。
  更何况哈尔滨离上海那么远,首先在地域上就被陆铮排除在外了。
  陆铮真正想去的地方,是上海。
  他想让陶映篱没有后顾之忧,不必在家人和他之间为难,就能和他水到渠成地在一起。
  至于中间的难关,就让他来克服吧!
  陶映篱不知道陆铮为她考虑了这么多,想到得更多的即将到来的离别。
  她有些失落地踢了一下路上的石子,很不舍地问道:“那你具体什么时候去啊?”
  “应该要秋收以后了。大队长打算让我猫冬前把大家带出来,这样猫冬期间,村里也有收入。”
  “可是……”
  “嗯?”陆铮疑惑又关切地看了陶映篱一眼,问道:“阿篱,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陶映篱的脑海里闪过陆铮穿梭在机器之间,那副忙碌的样子,摇了摇头,忍住了心中的酸涩,低声道:“没什么,就是不想和你分开。”
  陆铮的心一下子软成了一汪水,温声哄着陶映篱道:“我会尽快回来,不让你多等。”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分粮的日子。
  今年村里赚得多,每家每户分得的钱都比往年多了将近一半,粮食分得也足,细粮比例也比平常高出许多。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只有陶映篱一个人忧心忡忡。
  陆铮就要去省城了。
  爸爸也写了信过来,说自己调动的手续办得差不多了,过些日子就能来乡下。
  看样子,是打算年前接她回上海。
  陶映篱不是不敢对陶羡君摊牌,但她是个直觉很准的妖精,在她和陆铮的事上,她有很强的直觉,那就是现在找陶羡君摊牌,陶羡君肯定会极力反对两个人在一起。
  一边是陆铮的事业,一边是陶羡君的爱女心切。
  这让陶映篱左右为难。
  有时候想得心烦了,陶映篱甚至觉得,还不如直接不做人了,和陆铮两个人隐居山林算了。
  然而这只是一时的气话,她和陆铮都有牵绊,是注定不可以享受这种完完全全的自由的。
  陶映篱想着心事,连陆铮叫她都没有听见。
  直到陆铮拦在了她面前,她才回过神来。
  “阿篱,你有心事。”陆铮站在陶映篱面前,笃定地说道。
  他见四周都是人,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对陶映篱说道:“先上车,把粮食送回家。”
  陶映篱心虚地看了陆铮一眼,坐上了马车。
  两人带着一车粮食回了陆家。
  一回到家,陆铮车也没卸,马也没牵回马棚,就把马车扔在院子里,拉着陶映篱的手,就进了她的房间。
  陆宁看见,有些担心,想去看看究竟,却被陆母拉住了。
  “你哥和阿篱姐姐有话要说。”
  她那么大岁数也不是白活的,早看出陶映篱有心事了,只是旁敲侧击也问不出来。
  倒不如让陆铮和她摊开来直说。
  与此同时,房间里,陆铮双手撑在陶映篱身体两侧,堵住了她的去路,低下头凑近她的脸,狐疑地说道:“阿篱,你有事瞒着我。到底是什么事?”
  陶映篱抬起头想搪塞过去,一抬头嘴唇却蹭过了陆铮的下巴,脸一下子就红了,刚找好的借口一下子就忘了,捂着嘴巴瞪了陆铮一眼,“你凑那么近做什么?”
  “凑近些,阿篱说谎我就能看出来了。”陆铮的目光有些深,难得有些痞气地在陶映篱的脸颊上偷了个香,又追问道:“阿篱,告诉我。”
  陶映篱本就不是擅长撒谎的人,被陆铮打乱了阵脚,思索了一会儿,自知瞒不下去,颇有些自暴自弃地说道:“我爸爸想接我回上海。”
  陆铮愣了一下,没有生气也没有焦急,反而觉得一切都在预料当中。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陶羡君是阿篱的父亲,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女儿的未来。
  这年头,任何人恐怕都不会觉得,把孩子送到乡下会有什么前途。
  陶羡君之前就想把阿篱接回上海,一次不成,自然还会有第二次。
  要是他轻易放弃了,反而才是不正常。
  陶映篱说完,见陆铮一点反应都没有,自己反而生气了。
  她在陆铮的拖鞋上踩了一脚,气鼓鼓地说道:“我都要被接走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陆铮抬手抚摸着陶映篱的头发,无声地安抚她过后,才说道:“阿篱,不要为了我和家里人闹别扭。”
  当初阿篱那么坚定地选择了她,对他的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他自然也不希望陶映篱因为他,和家里闹得不愉快。
  只有无能的男人,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逼着喜欢的女人和娘家人抗争。
  女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活得比男人更不容易,让她们为了爱情和家人对抗,无异于在一场婚姻中,切断她们的后路。
  这其实是一件很自私的事。
  他不会让阿篱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
  “可我要是回去了,就一年不能见你了。而且,我怕爸爸不同意我和你在一起。”
  恢复高考第一届大学生,最早也要78年2月份开学呢!
  “阿篱,你在你爸爸眼里,是不会变的。所以他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关键在于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需要去争取的事,你要相信我。而且,就算你回了上海,我也会想办法去见你,我不会让你为难。”
  “我只是觉得你太累了。”陶映篱低下头,泪珠在地上砸起小小一片水花,“你从来都没有轻松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