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狂妄的日本人

  日本人对米国人的心态把握很到位。
  他们清楚地知道米国人想要什么。
  米国人自持拥有核武器,根本就不怕日本的重新武装。
  在米国人看来,日本人武装再多的士兵,那也是枉然。
  在核武器之下,众生平等。
  只要日本人胆敢违背米国人的意志,米国人就可以给日本种蘑菇。
  山上田一亲自出马找斯洛德,效果非常好。
  在斯洛德的斡旋下,日本高层和米国高层秘密会晤,具体双方签订了什么协议,作为联络人的斯洛德居然不知道。
  斯洛德只知道双方签订协议之后,米国运输武器的大型货轮,络绎不绝地从米国西海岸向日本各大港口运输武器。
  至于具体有多少,斯洛德居然都不知道。
  只是在之后的情报官乔治上校的汇报里,斯洛德才知道,日军的一百万民兵居然转成了野战部队。
  剩下的三百万民兵居然增加到五百万。
  而且那些民兵使用的武器居然都有不少的米式武器。
  日本的兵工厂也开足了马力,子弹炮弹,步枪机枪以及火炮都在不停地向日军的营地运输过去。
  而且,这一段时间,日军机场里也突然出现了不少的新式战机。
  斯洛德知道,这是日本人凭真本事从米国要到的物资,他无话可说。
  从米国这一行动,完全可以看得出,米国想要弄垮东北国防军的心情有多么的迫切。
  然而,事情不是米国人想象的那样。
  为了让日本军队快速强大起来,米国政府把日本的军工厂交给了日本人经营。
  同时,米国还提供了武器弹药的设计图纸。
  这一下,日本人的武器装备一下子就进入了世界前列的水平。
  对于日本军队的这种变化,斯洛德毫不在乎,因为日本军队迅猛发展的是陆军和空军,而日本的海军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一方面,军舰的建造周期比较长。
  另一方面,米国也是在刻意控制日本不让他们发展海军。
  日本只要海军没有发展起来,日军对米国就没有什么威胁。
  只要日本的海军没有发展起来,米军就能堵住日本的命脉。
  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没有强大的海军,就不能保证其国家的发展。
  但是,如今的日本,能够把他的陆军和空军发展起来,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
  至于海军嘛,早晚会有的。
  京都,日军大本营。
  裕仁主持的一个御前会议。
  “各位,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我们有九百万部队。
  现在呢,我们有三百万野战部队,五百万民兵预备役部队。
  这也仅仅是陆军。
  我们的空军方面,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一千架喷气式战机,四千架老式的螺旋桨飞机,一万名空军飞行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一年后我们这一万名空军飞行员就能毕业了。
  到时候,我们出拥有和东北国防军进行局部战争的能力。
  各位,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年,就要发起对北海道的收复战了。
  如今东北国防军的三个军正在北海道设防。
  到时候我们就要一鼓作气拿下北海道。”
  裕仁看着宫本十六,缓慢地说道:“大家都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因此宫本部长,你有一年的时间来弄清楚东北国防军在北海道的设防情况。”
  宫本十六立马站了起来。
  “陛下,东北国防军非常狂妄,居然对整个北海道采取开放的政策。
  我们的情报员居然能够毫无阻碍地进出北海道。
  一年时间,我们能够将东北国防军在北海道的防御情况摸个一清二楚。”
  看到了宫本十六的保证,裕仁转头看向陆军部长山上田一。
  “山上部长,如今我们虽然重建了三百万野战部队,但是我们心里都很清楚。
  除去武器的因素,我们的野战部队其实力如何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你们有一年的时间,让我们的野战部队恢复到二战前期的水平。
  这一次是我们大日本帝国恢复名誉的一战,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还有就是空军,风行三郎部长,一年的时间,你们只有一年的时间,一年后,空军会率先发动对北海道的进攻。
  我们不希望到时候,空军这边给我捅出什么大篓子。
  我们不奢望在战区,能够获得制空权,我们仅仅希望到时候对方的空军能够很轻松地获得制空权。”
  风行三郎刷地站了起来。
  “陛下,我们空军部队要继承神风特工队的遗志。
  一年以后,北海道的上空,只会有帝国的飞机。”
  裕仁没有提海军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陆军和空军之所以能够这么狂妄,那是因为米国在帮扶帝国发展这两个方面。
  而对于帝国的海军,米国明确表示严禁帝国私自发展海军。
  裕仁对海军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把几十万上百万的帝国陆军送到北海道今天万事大吉了。
  对于北海道的抢滩登陆,在大家看来就是一个冲锋的事情。
  只要天上有帝国的飞机护航,登陆作战不会有任何问题。
  很快,会议转到物资方面了。
  “山田丰,和东北国防军昨天,我们会打得非常激烈,物资的消耗会非常大,尤其是弹药方面。
  我不想停到时候因为弹药紧缺,而停战休整。”
  “陛下,物资方面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后勤部长小叽山也是赶紧站起来表态。
  “陛下,我们的兵工厂如今已经进入人停设备不停的全力生产状态。
  我们日常生产就足以满足军队的日常训练。
  一年的物资储备,发动收复北海道之战,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但是,帝国的原材料基本依赖进口。
  我们需要保证这一年全力生产之下的拥有充足的原材料。”
  “米国会给我们提供这些原材料的。”
  裕仁淡淡地说道。
  “米国人很清楚,我们和东北国防军作战,完全就是在替他们打的。
  如果他们连我们的物资保障都不能,那这仗不打也罢。”
  “陛下,我们必须要攻打北海道啊,那可是我们的固有领土。”
  山上田一很是激动。
  “再说,我们要是没有什么反应,无法向米国交代,一旦米国对我们发起制裁,我们就很难受了。
  我们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了,但是我们的工业相当薄弱。
  就算我们的兵工厂能够生产很大一部分武器装备,我们的原材料仍然极度短缺。
  在不能和米军硬碰硬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业相当薄弱。
  米国佬把我们的脖子拉得死死的。”
  “不不不!”
  裕仁摇头说道:“各位,我们如今拥有三百万野战部队,我们已经拥有上桌子的资格。
  在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我们的常规作战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苏俄的常规战力现在赶不上我们。
  米国现在也没有三百万的野战部队。
  只要我们海军的短板能够补齐,我们甚至能够和东北国防军掰一掰手腕。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大练兵,到了明年拿下北海道。
  然后就坐山观虎斗。
  东北国防军被我们吸引了很大一部分。
  苏俄定然会趁机出兵。
  同时,印度和印尼肯定也会被米国忽悠出兵。
  东北国防军四面楚歌之下,我们然后伺机拿下朝鲜和琉球群岛,甚至更多。”
  “陛下,米国人就不愿意亲自下场吗?”
  后勤部长小叽山很是疑惑。
  “呵呵呵呵!”
  裕仁冷笑了起来。
  “米国人,东北国防军已经把他们打怕了。
  米国佬现在躲在幕后,想捡便宜。
  但是这个便宜可不是那么好捡的。
  他们不亲自下场,怎么和东北国防军打一场。
  米国佬不展示他的实力,能摸当得下去?”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如此快速地膨胀军力。
  米国作为日本的监督国,有责任压制日本,不让其拥有再度侵占他国的能力。
  面对米国和日本的这种情况,周浩召见了米国驻沈阳总领事史密斯。
  “史密斯先生,贵国的行为实在让我们费解,能不能给我当解释一二?”
  然而,史密斯却抬起高傲的头颅。
  “米国做事不需要向你们解释。”
  周浩却阴森森地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如今的日本可是再度武装起了三百万野战部队,而且他们装备了的武器都是米式武器。
  史密斯先生,你不觉得你们这么做是在玩火吗?
  还是,这又是你们在针对我们的一次阴谋?
  史密斯先生,你在我国待的时间也很久了,相比你是听过我们这里的这句俗话,那就是玩火自焚必自焚。”
  史密斯当然知道,米国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其目的就是抑制大中华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史密斯是不会明说的。
  “周先生,米国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米国的国家利益。当”
  “但是,你们这么做,却威胁到了我们的国家利益。”
  周浩面带难色。
  “你们这么做让我们就很为难了。”
  史密斯内心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是要让你难受。
  米国幸幸苦苦把日本扶植起来,其目的不就是和你们对抗吗?
  三百万的野战部队,还有五百万的民兵,在需要的情况下,这些民兵也是能够很快转换成野战部队的。
  想当初日本人是在广阔的战场上和多个敌人作战,才战败的。
  如今,日本只需要安心对付东北国防军这一个目标。
  想必日本人这一次不会让人失望吧。
  为了抑制东北国防军,以及其背后的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米国先后策划了印度和印尼事变。
  然而,不管是印度还是印尼,在东北国防军面前,那都是被秒杀的渣渣,除了送人头,就是送装备。
  简直就是给东北国防军送福利的。
  把米国那给气得。
  其实,放出日本这个笼凶兽,米国也是承受了相当压力的。
  如果日本失控,很有可能第一个要反噬的不是东北国防军,而是米国了。
  如果,到时候,日本不找东北国防军的麻烦,而是直接把枪口对准米国。
  那米国的乐子可就大了。
  尽管周浩事先就知道,和米国的沟通是没有用的,米国的目的就是费尽心机要把东北国防军拉下马。
  但是,周浩在确认后,心里还是很难受。
  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处呢?
  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周浩也召集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了一个碰头会。
  “各位,情况属实了,米国为了抑制我们,把日本这条疯狗放出来了。
  之前日本人和我们达成协议,我们从九州岛撤军,日本割让北海道。
  看样子,日本人是不打算承认这个协议了。
  根据情报部门获取的信息,就这么短短三个月,日本居然搞出了三百万野战部队,和五百万民兵。
  看来,日本是打算疯狂一把了。
  各位,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司令,地面军队我们暂时不用派遣,但是空军我们需要加强。”
  参谋长邓琦开口说道:“钱武已经上报了他们的防御作战策略。
  现在我们需要向北海道再支援一些空军部队。
  日军一旦发起对北海道的战事,第一步必然是空战。
  我们还需要支援一些防空火炮。
  这些防空火炮同时也是防御时的反装甲利器。
  根据情报显示,日军现在已经组建了15个坦克师团。
  如果日军进攻北海道,他们的装甲坦克师团必然会是开路先锋。
  我建议给北海道驻扎的三个军分别装备一千门车载88毫米防空炮。”
  车载88毫米防空炮以其高机动性和快速展开能力,深受前线部队的喜爱。
  尽管如今的主战坦克的防御能力提升了很多,但是88毫米口径的穿甲弹仍然是这些坦克的克星。
  采用新型穿甲弹的88毫米防空炮,能够击穿任何现役坦克的正面装甲。
  而采用杀伤榴弹的话,这款火炮又是反登陆作战的利器,对付集团步兵的杀伤力也是相当大的。
  有了这3000门车载88毫米防空炮,我们的驻军不论是防空作战还是反登陆作战,都要轻松不少。
  当然,我们在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方向的同时,其它方向也不能大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