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三门?

  一碗“迷魂汤”下去!
  杨特派员还在沉吟不语!
  旁边静听的蔡副主任却是有了反应!
  只见他一个闪身,独臂已然搭上李老师肩膀,眼中更是隐隐透着一丝兴奋:“小李,你这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呃......”
  虽然,对蔡副主任的反应有些奇怪!
  但好在,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不可言说”的事情!
  李老师的回答也就相当老实:
  “蔡主任,您看,现在学校这么一大摊子,我就老担心鬼子打过来怎么办?”
  “所以,有些问题也就想的多了点儿!您知道的,学校还承担着报纸的印刷任务,消息方面也是不闭塞的!”
  能把怕死行为说的如此“清新脱俗”!
  不得不说,李老师这段时间确实“成长”了不少!
  .......
  “噢,原来这样啊!”
  李老师的回答合情合理!
  蔡副主任的脸色却更加兴奋:“小李啊,你只是看报上的消息,就能把局势分析得这么透彻!唉,你这样的本事,应该来带兵打仗的!”
  不过!
  当看到李老师一脸惊恐之色!
  蔡副主任又迅速改变了主意:
  “咳咳,小李啊,你不用......咳,不用担心,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现在的工作就很合适嘛!对局势了解的如此透彻,就能给战士们造出更合适的武器......”
  见李老师犹自“惊魂未定”!
  蔡副主任也只得再次转移话题:“小李啊,如果能保证学校全力生产,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情况下,你们火箭炮的产量能够达到多少?”
  ......
  咦!!!
  这个问题才是咱擅长的领域嘛!
  见蔡副主任打消了让自己“冲锋陷阵”的念头,李老师的“校长气概”又重新跑回来了!
  就见他冲蔡副主任伸出三根手指,脸上同时挤出一副骄傲自得之色,口中缓缓吐出一个清晰的字眼儿:
  “三!”
  “三门?”
  听到这个答案!
  蔡副主任却也没有太沮丧!
  反倒还安慰了李老师几句:“嗯,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毕竟,万事开头难嘛!小李啊,你也不用太过劳累了!”
  我擦!
  一天三门还少啊?
  李老师不可能置信的看着蔡副主任!
  好半晌,他才意识到,两人对时间单位的定义可能“存在偏差”:“天,是天,蔡主任,是一天三门!”
  “嘶~”
  这次轮到蔡副主任倒抽凉风了!
  ......
  最终!
  李老师不得不再多费些唇舌!
  让两位大领导相信自己不是在“吹牛逼”:
  “两位首长,咱们这是火箭炮,它跟身管火炮不一样,它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低......”
  “两位首长,那些炮筒子也不是炮管儿,它们不需要承担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压力......”
  “严格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导向管儿!其实,它也不必非得做成管状,导轨,铁架,甚至角钢都可以!这样一来,咱们就能省下很多工时......”
  “当然,我们的火箭炮缺点也是存在的,就比如,它的弹药成本就比一般的身管火炮要高得多了......”
  “打个比仿,一发迫击炮弹的成本要十几二十块的话,一发火箭弹的成本就得达到八十到一百块钱......”
  “当然当然,它的射程和威力肯定要比迫击炮强得多......”
  .......
  “小李啊,这个火箭弹竟比普通炮弹贵这么多?”
  虽然,在蔡副主任看来,八十块的火箭弹成本已经相当便宜了!
  但是,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李老师口中更便宜的迫击炮弹面前,蔡副主任心中还是升起了一股酸意!
  最终,蔡副主任也只能摇头叹息一声:“唉,还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见自己的两位领导都是一脸苦笑!
  李老师也如同被感染了一般苦笑起来!
  说实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这年头儿!
  别说是根据地了!
  就算把整个大中华区翻个底朝天!
  估计都找不出一家能够生产炮用钢材的厂子!
  李老师能够绕开炮钢的关卡,投机取巧搞出107火箭炮这样的游击神器,都已经是将自己穿越者的价值压榨干净的结果了!
  如果这样都还不知足!
  想着去搞劳什子的身管火炮......
  ——李老师生怕自己步子迈大了扯着淡!
  .......
  “特派员,蔡主任,发射成本过高的问题,还是有些解决方案的!”
  李老师引出火箭弹的成本问题!
  毕竟不是为了让首长们犯愁的!
  因此!
  李老师仅仅停顿片刻,就把话题继续了下去:
  “两位首长,只要我们大力发展合成氨工业,炮弹的发射成本就能大幅降低!粗略估计,能够节省三分之二左右......”
  李老师绝非信口开河!
  到目前为止,学校的硝酸生产工艺依旧是极为原始的“硝石法”!
  这套生产工艺的大体流程就是:将硝石和浓硫酸按照某种比例混合加热,把散发出来的气体收集起来通水冷却,再根据不用的需求加入或多或少的水......
  如此一来!
  就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硝酸”了!
  然而!
  这种制取方法的缺点显尔易见:
  它不仅需要大量价格不菲的硝石,对生产设备的腐蚀也是相当严重,还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最关键的是!
  这种制取方法还产生了大量“无法利用的副产品”!(k2so4)
  虽然,李老师已经“责成”永财同学“限期”搞定“以硫酸钾为主要原料的氯酸钾制备方案”!
  但是,从化工小组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
  呃,没有进展!
  咳咳!
  扯远了!
  总之就是:
  只要搞定了合成氨!
  以后的路子肯定会“越走越宽”的!
  ......
  问题是!
  “饼好画,饥难充”!
  别看李老师在会议上信誓旦旦!
  但李老师的心里比谁都门清儿:
  如果没有上级的“大力支援”,只靠三道梁子的技术力量,想实现“自己曾经吹下的牛逼”......只怕等到猴儿年也不会有结果!
  不说别的!
  仅仅是一个合成氨的《催化剂生产流程》,就算把李老师和铃木同学以及“化学车间”的全体人员绑到一块儿都搞不定!
  ......
  “特派员,我们已经搞懂了合成氨工业的所有生产流程,我们也已经开始制定合成氨工业所需主要设备的研发计划......”
  “但是,催化剂这玩意儿,真不是只看几本《化工大全》就能撞大运撞出来的,这需要很深的化学功底......”
  是的!
  李老师需要一个“真正的化学专家”!
  不奢求能达到侯大师那样的世界级水准吧,可怎么着也得达到侯大师“得意弟子”们的“一般水平”才行!
  当然!
  如果有一定的“合成氨工业从业经验”就更好了!
  ......
  “特派员,我听说,民国二十三年的时候,侯大师就在南京他办了一家合成氨厂,他们肯定培训了不少的技术人员啊......”
  “特派员,不是我跟你吹,您只要能给我弄来那么一个,凭我跟铃木我们俩的本事,肯定能从他嘴里撬出不少的好东西......”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
  见李老师越说越不像话!
  杨特派员连忙捂住他的嘴巴:明明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么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偏偏带了一股子“绑票”的味道?
  不过!
  看着李老师“期待的目光”!
  杨特派员与蔡副主任对视几眼后,又给了他一个“相当不确定的回答”:“这事儿,你容我跟上级考虑考虑!”
  又是“考虑考虑”?
  李老师心中很是不屑:
  这还有什么要考虑的?
  要知道,这些家伙可不是那些“只怀着一腔报国热血的青年学生”!
  李老师用屁股都能猜到:就凭这些家伙“合成氨工业人才”的身份,他们在国统区的小日子肯定是“滋润的不要不要的”!
  对于这样的人!
  你不采取“某些必要的强制措施”,光说劳什子“报国热忱”是没有用的!
  而且!
  这事的“技术难度”也不高啊?
  就凭我党的“人材济济”,“神不知鬼不觉”从“国统区”带两个技术人员出来又算得上什么大事了?
  小菜一碟好不好?
  再说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
  自己这也算帮了他们!
  嗯,帮他们提前“解放”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