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

  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
  一声吆喝,
  旁边的无关人,立即避开,20米内闲人勿近。
  高炉的底下铁水口打开,
  一股暗红色的铁流,流入钢槽。
  隔着好几十米,李郁都感觉到了那扑面而来的热浪。
  几个彪悍的汉子,穿着皮围裙,戴着皮手套,铁盔,冲了过去。
  下一道工序,
  是在特制的转炉里,加热,搅拌,最后定型,成为符合尺寸要求的钢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炮胚的铸造,也是铁厂承担了。
  用上了铁范铸炮法,十分高效。
  李郁乐观地觉得,
  可以将足够多的3磅炮,6磅炮,编入步兵空心方阵和清军野战。
  ……
  清风寨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趟逃亡,是和阎王爷过招。
  途经一处山路,雪层下竟是空的。
  白色,黑色,灰色,褐色~
  层状,结晶核状~
  优质的燧石当然好,可不代表其他的燧石就不能用。
  “妾身等着,你做封疆大吏的那一天。”
  二儿子潘文迁居杭州西湖。
  一位先期抵达,负责城墙建造的工部小吏,
  每5人一队,用绳子扣在手腕上,
  当天,
  知府衙门,
  苗有林知道,
  当务之急是寻找一处集镇,杀进去,
  其余豪宅,分别作为各级满官的私宅,以及改造成军营。
  众好汉跑出来一看,傻眼了。
  每一下,
  都伴随着火星四溅,直到十几下后,断裂口磨平,没了火星。
  提前储备了木柴,米面,够撑到明年开春了。
  工头吓坏了,以为闯祸了,连忙过来扶着:
  工头凑过来,拿锤子狠狠敲了一下。
  小的像枣子,大的像苹果。
  一旦战事开启,消耗巨大,就会越来越头疼。
  李郁一时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
  两个儿子,各分得了25万两白银。
  好奇心使然,他用刀子凿了几下,
  周围的石灰石纷纷脱落,深色结晶核就掉了出来。
  咱大清,过年大于天。
  水手就算了,穿这玩意碍事。
  脚上多裹几层布,注意保暖。
  清风寨200号人,在饱餐一顿后就踏上了逃亡路。
  “博一个封妻荫子,博一个青史留名,你们敢吗?”
  “你抽的哪门子风?”
  李郁身穿自己设计的军服,带着一群骨干,还有亲卫登上了高处。
  “你这个形容,很恰当。”
  忽然听得外面轰鸣声,震耳欲聋。
  “是啊。”
  最前面的弟兄,差点被埋掉。
  宁静致远。
  有了御寒的屋子,热水,食物,众人就有了活路。
  规划红线内,
  仅有1座青楼,1座戏园子,1座澡堂子没有充公,
  “长兴县飞鸽传书,在石灰石中,发现了伴生燧石矿。根据他的推算,每百斤石灰石,约产5到8块枪用燧石。”
  “老爷,是不是缓个2天?明天可就是除夕了。”
  ……
  就没有机会跳车了,跳了也是死。
  雪量太大了!
  刚挖出一个雪洞,上面的积雪就立即填补上。
  “不过,天儿冷,先把裤子穿上吧?”
  所有人,都站在雪地里,
  瞧着苗有林,眼巴巴的等他拿个主意。
  他扔掉笔,哈哈大笑:
  “夫人,随我去院中赏雪。”
  任何人只要上了车,
  黄夫人仰慕的瞅着:
  ……
  看着这个男人瞪大的眼睛,杨云娇笑了。
  “阿坤,我找到好东西了。”
  ……
  “20年前,你还是个秀才的时候,也是这般的潇洒自信,指点江山。”
  “诸位掌柜的宽心,八旗兵丁在这方面信誉不错。他们每月领取固定的钱粮,不似普通小民,乃是最舍得消费的群体。”
  即使有,也在东北,西南山区。
  雪崩了。
  黄文运疲惫的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李郁瞬间跳将起来,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
  厚厚的积雪从山峰倾泻而下,将库房直接埋了。
  处理流程很简单,
  公布罪行后,在河滩处决。
  炙热的火焰,让雪花不敢落地。
  “年夜饭,要加餐。”
  转悠了2天,发现彻底失去了方向感。
  对于官宦人家来说,倒是丝毫不惊讶。
  将断裂口对准一把铁锹,狠狠的刨。
  会被迁怒,失去这份工作。
  两人都在老父面前发过了毒誓,
  此生不许踏入官场半步,也不许经商。
  李郁还在睡梦中,就被人叫醒了。
  直接用船运,缓解燃眉之急。
  如果不是山寨稍微离得远,也会被整体埋掉。
  李家军,对于这种贴身,精神,亮眼的新式军服非常满意。
  众人找了一处背风山谷,
  又临时搭建了有毛毡的棚子,雪花落下不碍事。
  “但是今晚,去踏马的军纪。”
  “缺多少人?”
  “不太够。”
  新建一座满城,所需银钱可不是小数目。
  除夕这天,
  则是另外一副光景,日子美的很。
  “没收你们的店,然后八旗大爷亲自去当戏子?去搓背?八旗姑奶奶亲自去当表子?”
  ……
  剩余物资,还是够过冬的。
  最大的有橘子那么大,最小的只有眼珠子那么大。
  杜仁放下燧发枪,两手背在身后。
  潘府老爷子死了,
  他硬撑着最后一口气,亲眼目睹了这个辉煌的家四分五裂。
  刘阿坤,在一旁眼睛里直冒小星星。
  旁边的库房也遭殃了,
  被烧毁了5石大米,还有一些肉,锅碗瓢盆。
  大清朝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惨叫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工头。
  颜色,形状更是五花八门。
  “哦?”
  二当家的,昌金带着人,努力了几次想接近库房,失败。
  上百号裁缝,
  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军服,预计在开春前就能保证火枪兵人手一件。
  大当家的苗有林脸色变幻,坐在地上,许久说不出话。
  石灰石,
  一般都是灰白,灰黑,灰黄这样的颜色。
  杜仁困惑:
  陈厂长跑了过来:
  “老爷,铁厂环境恶劣,您怎么来了?”
  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没有参照物,没有道路,也没有星光可供参考。
  “我问你,这东西地底下多吗?”
  “鞭炮,每个孩子发两串。”
  读书,画画,搞收藏,吃喝玩乐都行~
  李郁得知后,
  叹了一口气,命人送去了花圈、挽联,还有白礼。
  然后,
  这份包两顿饭,还有工钱拿的活儿,属实是美差。
  戏园子掌柜又追问了一句:
  “真不会抢我们的产业?”
  黄夫人一下子就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嗔怪道:
  大雪封山已经半个月,众好汉们就缩在山寨里猫冬。
  工头连忙递上,在一旁不敢出声。
  “壮丁20人,另外健妇或者小孩,也来10个吧。”
  李郁感慨道:
  “老陈,辛苦了。现在的人手够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觉得朝廷做事不讲究。
  这些玩意都不怕风吹雨淋,
  就直接露天堆放在码头旁,等待湖面冰层融化恢复通航后,再运走。
  杨云娇满眼小星星,倚着门框说道:
  他是本地人,居住在十几里外的村子里,
  严寒冬日,挣钱不易。
  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石灰石,
  杜仁在巡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更要命的是,他们迷失了方向。
  “敢,敢,敢。”
  “三当家的,你去探路,下山的路。”
  烦躁,让他忍不住叫来了管家。
  除了巡逻队,其余人都在狂饮。
  “啊?”
  “石灰岩里天然夹杂着,有时多,有时少。”
  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心情。
  杨云娇带着一身寒气,冲了进来。
  瞬间,如神明般清心。
  万无一失的地点。
  世外高人形象,塑造的非常出彩。
  唯独煤炭不缺。
  在准备除夕夜的大宴时,伙房意外失火。
  毛毡剪成条,用绳子捆在靴子底。
  “潘老爷子这是死不瞑目。”
  西山岛的岗哨,巡逻队,密度很大。
  呼,三位掌柜的都松了口气,明白了。
  是啊,
  东山水泥厂,就比较麻烦了。
  杜仁不在,但是留下了物资台账。
  ……
  “老天爷不给活路,我带你们闯出一条活路。”
  然而,
  却时不时的夹杂着深色的结晶核。
  三儿子潘武在苏州城外的阳澄湖莲花岛居住。
  潘宅,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开心。
  所有人一致认为,除了贵,其他没什么缺点。
  “我李郁,要带着你们扫平江南,北伐中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共抓获逃跑者20余人。
  ……
  正在他蹲着琢磨的时候,
  旁边一个工头路过,小声说道:
  “满城在一天,你们的生意就兴隆一天。”
  然而,麻绳总在细处断,厄运总挑苦命人。
  流水宴,一道道硬菜不断的端上桌。
  大年29,
  “李家军不是反贼,更不是绿营好汉。我们是堂堂正正的王师,军纪是第一位的。”
  满城就要开建,大批的木料、民夫都到位了。
  水泥厂,
  准备建两处,一处在长兴,一处在东山。
  审讯结果高度一致,
  都是不想跟着造反的,想潜逃的,甚至是想去报官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嘛。老子就不信了,斗不过那帮纨绔子弟。”
  杜仁狠狠的敲击石块,直到断裂成两半,
  他捡起其中一块,看了看断裂口,很锋利。
  众人全部站起身,举起酒碗,大吼一声:“喝。”
  “老爷,天大的好消息。”
  大雪持续,库房的屋顶漏雪。
  “烤全羊吗?”
  ……
  周围空旷,背后靠山。
  ……
  李郁没意见,
  理论上,他不缺劳动力,因为有银子。
  被划为了苏州副都统衙门。
  在办完丧事后,
  拉下的亏空,该怎么补齐。
  是一种石英的变种。
  黄文运点点头,挥手打发了管家。
  这大过年的,把人家薅过来谈亏空,不当人子啊。
  也不再需要担心泄密,如今的造反战车已经在高速路上。
  愚公来了也要放弃,
  根据老爷子的遗嘱,
  短短一会,
  找出来了4块。
  用刀子加工切割后,
  固定在了燧发枪的鹤嘴上,
  掰开击锤,扣下扳机。
  “我要让所有人,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除夕。”
  “告诉伙房,再宰30头猪,10头羊。”
  “驻防八旗,除了那一小撮冥顽不化的,其余人都是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论吃,论玩,都是遥遥领先。”
  “恭喜了。你们的产业,以后就是真正的与国同休。”
  杨云娇笑道:
  “奴家这就去安排。”
  扑进李郁怀里,冻得他一哆嗦。
  啥时候,老子也能这么装一回帅,赚取所有人的小星星眼神呢。
  几百里外,
  杜仁就派人在石灰石中挖出了几十块大大小小的燧石。
  “就这?”刘阿坤有些郁闷。
  然而,
  雪太大,跋涉艰难,
  第三紧缺,是硫磺。
  这个除夕,
  黄文运提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
  小吏哑然失笑:
  “唔,不远了。”
  青楼老鸨,和澡堂老板对视了一眼,问道:
  允许拆房的,都是些小户人家。
  真正的豪宅,都是原貌原样,被官府接手了。
  次日,
  实际上是走入了思维的盲区,
  燧石并不是什么成分严格固定的矿石,而是只要能打出火星的类似成分矿石,都算燧石。
  手一伸,示意他把锤子给自己。
  衙门里,也是放假的。
  引燃火药池的引药,枪膛火药爆燃。
  告诉三位掌柜:
  甚至还增加了10几条狗。
  “不过咱账面的银子,看来也撑不到明年除夕了。”
  一人踩空,将整队人全部拉入了山谷。
  “爷,小的手贱。都是小的错。”
  ……
  “不能够。”
  李郁豪气的一挥手:
  官府还告诉他们,尽管好好经营,为即将入驻的八旗官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
  “夫君,你没变。”
  “这东西,你们当火石用?”
  工头殷勤的推开石灰石,翻找着。
  “你去,让李郁来见我。”
  他准备重启大规模的钢铁锭采购计划,从广东从浙江。
  脑袋也要防护好,
  面部,要蒙上棉布,只留出眼睛鼻子。
  “是啊,他一辈子建起的潘宅,就这么充公了。”
  “李家军的弟兄们,为了胜利,喝。”
  所有人都裹得严严实实,
  昌金在金川长大,知道这大雪严寒的恐怖。
  而西山岛,
  他用脚踩了一下,
  感觉很坚硬,像花岗石一样。
  靠近石灰矿,原料当地都有。
  但是,
  这些天,杜仁一直在长兴县蹲点,
  监工挖掘石灰石,煤块,还有铁矿石。
  “爷,您需要火石吗?我帮你弄块好的。”
  铅弹呼啸而出,不知所踪。
  为啥李爷和杜爷都这么能装。
  “踏雪赏梅,琴瑟和谐,雅事也。”
  李郁端过一杯酒,举起很高。
  “不是。杜先生说,燧石的问题,他解决了。”
  各路豺狼,趴在“潘家”尸体上饱餐一顿,
  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不再打活人的主意。
  又写了一张,
  胜天半子。
  不敢起火,否则会被官府追究责任的。
  苏州府,又要出血了。
  “老不正经。”
  ……
  户部不可能承担,
  州县均摊,也只是一部分。
  所以,
  众人又忙活了半天,将物资全部搬到另外一处空房子。
  黄夫人抱着黄铜汤婆子,笑道:
  “多吗?”
  “聚餐,也是一种增加凝聚力的方式。”李郁对范京说道。
  燧石问题,杜仁居然帮他解决了。
  “您瞧的这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火石啊。”
  火星绽放!
  杜仁被惊讶地往后一退,坐在了雪地上。
  ……
  “奴家突然明白了,这大清朝的富商,就是待宰的肥猪。”
  距离山下30里外,原本有一处集镇,有百户人家。
  “什么火石?”
  “成了。”
  只能等待开春后,大肆购买,哪怕是溢价也在所不惜。
  再结合铁厂的消耗速度,大致估算,铁矿石是第一紧缺的原料。
  寨墙,还有最外侧的几间房子,
  已经被积雪被冲塌了。
  质地不硬,锤子一敲就碎裂。
  小吏笑了,敢情在担心这事:
  杜仁拍拍手上的白灰,走了。
  夺过那张小纸条,仔细阅读了3遍,才哈哈大笑。
  半晌,苗有林沙哑着说道:
  “呸,比那好一百倍。”杜仁从袖中摸出一块黑色石头。
  他没想到的是,
  结果,
  院子里,
  二人携手,说说笑笑。
  一再叮嘱所有人,
  “这是燧石,大哥心心念念的战略物资。”
  四周,点燃了无数篝火,炭火盆。
  挖不完,根本挖不完。
  毕竟,什么都可能紧缺。
  “放信鸽,把情报传回去。”
  和杨云娇聊道。
  清军的号服,丑出天际。
  铁矿石从开采,到冶炼费工费时。
  ……
  ……
  “爷,您说什么,奴家都信。”
  “他们给钱吗?”
  杜仁却是直勾勾的盯着这块黑色的小石头,
  潘府,没有起火。
  他很担心,
  “其余所有人,把能穿的衣服,鞋子都穿上。”
  大部分原料,都要靠外运。
  “无妨,钱是王叭蛋,能花就能赚。”
  防止中途掉队,
  然而,却造成了更大的麻烦。
  “乾隆崩了?”
  他感觉自己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凶险异常。
  再一端详,觉得不佳,笔锋里透露着急躁,一点也不宁静。
  唔,这次满意多了,犀利酣畅,颇合意境。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除夕聚餐。
  玛德,
  长兴水泥厂很方便,
  整个满城规划区域,
  但是苏州府筑城任务艰巨,所有必须有个就近的供应点。
  其余不足部分,就只能是鸠占鹊巢了。
  天塌下来了,也要等过了年再说。
  第二紧缺,是燧石。
  天寒地冻,失去了食物储备,这是最可怕的事。
  幸亏众人齐心,把火扑灭了。
  “怎么解决的?”
  徽州府清风寨,遭遇了天大的危机。
  李郁一直以为,燧石在大清朝很少。
  蓬,火星四溅。
  “二当家的,你带人准备干粮,还有绳子。”
  这些钱粮,原本是他要上缴朝廷,实现金銮殿承诺的。
  正月初五,
  话虽这样说,人还是很诚实的。
  官袍也是半斤八两。
  “没有人比我更懂捞钱,花光了,明年带人到京城转一转。”
  他携夫人,来了西山岛。
  事到如今,
  有些事也该摊牌了,岳丈范家必须做出选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