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李郁:我想屠乍浦满城,可又不

  第207章 李郁:我想屠乍浦满城,可又不想道德有亏,怎么办?
  韦子龙狂喜,卡位成功。
  海战不同陆战,战术执行难度很大。
  风向,海浪,水手素质,船型特性,以及一系列意外因素,都会导致既定战术变成四不像。
  所以很考验编队指挥官的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点小小的运气。
  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无敌舰队也要覆灭。
  从这一点讲,
  航海人普遍迷信就很好理解了。
  ……
  红单船开始转向,对着奔向自己的清军战船,露出侧舷。
  “开炮。”
  己方开炮的同时,清军战船侧舷几乎在同时也冒出火光。
  海面上白烟滚滚,硝烟弥漫。
  舱内,炮手们疯狂的重复装填动作,每门火炮至少4个炮手伺候。
  四轮炮车用绳索固定在舱壁。
  这样能够相对减少火炮因后坐力的位移。
  药包都是固定的,这一点相比清军用散装火药节约了不少时间。
  火药的质量也领先不少。
  李氏火药的配比是绝密,枪用火药和炮用火药数据差异很大。
  而清军全靠火药匠人的祖传经验,质量参差不齐。
  有意识的科学,远胜于无意识的经验!
  最大的优势实际是火炮的口径。
  所谓磅数,是指炮弹的重量。
  一磅,大约是450克,不到一斤。
  6磅炮的炮弹,大致就是一个5斤的铅球。
  红单船装备的36门炮中,仅有2门6磅炮,24磅炮有30门,另外有4门是36磅炮。
  36磅炮的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而且自重很大,所以都放在了下层炮甲板的中间位置。
  轻炮,则优先放在上层甲板。
  ……
  几轮对轰,韦子龙的座舰伤痕累累。
  4门炮哑火,伤亡炮手超过10人。
  而围攻的清军战船,代价更为惨重。
  1艘重伤,1艘倾覆,另外2艘吓得逃跑。
  楔入清军船队战列线第四位置的那艘友舰,则是和掉头而来的乍浦副都统丰升的旗舰,展开了对战。
  丰升看着海面上散架的船板和落水挣扎的旗丁,心急如焚。
  他没想到这4艘敌船如此坚固。
  千里镜中,亲眼见到有几颗炮弹还镶嵌在敌船的侧舷木板上。
  “儿郎们,靠上去,火炮轰完了,就跳帮肉搏。”
  他潇洒的把辫子往脖子上一甩,虎目圆瞪。
  其余旗丁立即有样学样。
  不知是谁首创的,八旗兵丁白刃战之前的标志性动作,甩辫子。
  正所谓,大辫子那么一甩嘿,今儿必须死一个。
  炮手们握着火把,盯着100米外转向的敌船。
  “开炮。”
  一轮齐射,舱内烟雾缭绕。
  透过炮舷望去,那艘红单船也冒起了黑烟。
  很显然,舱内有火药被引燃了。
  ……
  “冲上去,跳帮。”
  丰升的眼睛都红了,表情狰狞。
  他在快速的装填一支燧发短手铳,4年前花了50两白银,托人从广州购买的。
  上面的一串洋字码他不认识。
  夷语粗鄙,不必要认识。不过夷枪,还是不错的。
  跳帮战接敌时,先轰出一枪然后再抡大刀片,特别带劲。
  而敌船,那艘红单船却是一炮不发。
  “都统,他们是想靠近了再轰咱。”
  “转向啊,别让他的侧舷对准咱。”
  一些水手连忙冲到甲板,帮着操控风帆。
  战船在海上转圈,敌船也开始跟着转。
  这种时候就要考验水手控帆技术了。
  丰升的汗珠子,大颗的往下淌。
  他顾不得擦,透过炮舷死死的盯着。
  这么近的距离,敌人的炮口看的清清楚楚,若是挨上一轮重炮,怕是喂鱼都没有囫囵个。
  心里默念着,快快快。
  ……
  两艘船,就这么滑稽的同步转圈。
  清军战船想抢占“t”位置的那一横,而红单船想做“二”的那一横。
  爱的魔力转圈圈!
  转的人头晕眼花,紧张眩晕。
  直到,韦子龙也发觉了这边的滑稽一幕。
  拼命的冲出混乱的海面,拼着硬挨了两炮,驶到了一个转瞬即逝的位置。
  他推开炮手,夺过火把。
  脚稳稳的站着,眼睛死死盯着。
  他在感受波浪的起伏,带动着船的起伏。
  在刚才的几轮炮战中,他发现了一个瞄准的大问题。
  船身起伏,炮口位置自然跟着上下起伏。
  所以才会有明明瞄准的正好,炮弹却打高了,或者打低了掉海里的情况。
  脑中逐渐适应了这个起伏的频率。
  在炮口下倾的时候,他突然点燃引线。
  火星窜入炮膛,迟滞了那么一会会后,正好船身回正。
  一发36磅炮弹,稳稳的打穿了敌船侧舷。
  打断了爱的魔力转圈圈。
  ……
  丰升在舱内,突然身后舱壁破裂。
  一尊火炮被弹起,炮手被打的四分五裂。
  他也被气浪掀翻,爬起来时只觉耳鸣。
  一个旗丁在他眼前大喊。
  他只看见一张一合,却听不见说的什么。
  很快,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3发炮弹陆续打穿舱室,那个大喊大叫的旗丁,被打成了烂茄子。
  血,糊了一脸。
  他跌跌撞撞的冲到甲板,听到了令人牙酸的吱嘎声。
  主桅杆,断了!
  上千斤的桅杆,带着几百斤重的硬帆,缓缓的砸下。
  倾斜的方向,却是朝着自己来了。
  他被气浪掀翻,脑子还处于混沌状态,竟觉得似乎躲不开。
  “主子,小心。”
  一个忠心家奴,急切的推开了他。
  丰升一头栽倒,坠海了。
  塞翁失马,祸福难料。
  他在海里扑腾,抓住了一块木板。
  浮出水面时,看到了壮观的一幕。
  那艘凶狠的红单船,驶到了自己那艘冒黑烟的座舰旁。
  隔着几十米,一轮齐射。
  ……
  海水为之震动,摧毁场面极度壮观。
  不能说是摧枯拉朽,只能说是四分五裂。
  船断裂成了两截,海水倒灌。
  甚至引起了旋涡,卷走了一些逃命的水手。
  “完了,大清完了。”
  丰升哀鸣,泪水混合着海水。
  战场,慢慢的安静下来。
  乍浦水师被摧毁11艘船,其余的狼狈逃窜。
  李氏水师也放弃了追赶,因为实在是无力。
  4艘战船受损严重,有一艘甚至主桅杆都被打断了。
  韦子龙的座舰,也是伤痕累累。
  尾舵也出了点小问题,似乎是被卡住了。
  “就近找一处小岛屿修缮。”
  乍浦外海,有不少零星岛屿。
  绝大多数是无人居住的,只有渔民偶尔停靠,修缮船只,躲避风浪。
  ……
  南湾炮台,众炮手愕然的发现
  旗营水师如同丧家之犬,冒着黑烟回来了。
  马副将一脸不可置信:
  “败了?”
  没人敢接话,直到半个时辰后,舰队驶入湾区。
  所有人如坠冰窟,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再望向海面,心中莫名升起了巨大恐惧。
  什么样的敌人能轻松击败强大的乍浦水师?
  城中,哭声一片。
  旗人妇孺们,急切的寻找着自家的汉子。
  不时有人瘫软在地,哭的伤心欲绝。
  海战,没回来的只能立衣冠冢了。
  此战,1600旗丁折损过半。
  余者还有2成带伤,以如今的医学水平,大部分人依旧会死亡。
  科学:“细菌、病毒侵入人体,所引发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玄学:“命。”
  每一个伤愈归队的老兵,都是幸运儿。
  军中,以伤疤为荣。
  所有人,甚至包括自己都坚信,这是命硬,老天爷赏脸。
  所以很容易就成为基层军官,没人会不服气。
  ……
  乍浦城中,大夫都还在忙碌。
  锯月退,止血,包扎,煎药。
  一名面如金纸的旗丁,也知道命不久矣。
  对着榻前哭泣的妻儿,小声的安排好后事。
  能死在家中,家人簇拥,也是一种幸事。
  比起那些只能在门外烧纸喊魂,凄凄惨惨戚戚的街坊,知足了。
  当天,伤者就死了6个。
  次日,又死了5个。
  实际上,李氏水师也没好多少。
  海战的伤员,多数是炮击造成的。
  被炮弹擦到,就得少个零件。
  只有那些被碎片木刺溅到的,稍微轻一些。
  船舱底部,携带了高纯度的烈酒。
  把伤员抬到荒岛滩涂上,先狠狠的灌一大碗烈酒,然后大斧头锯肢。
  架起大锅,把匕首放里面煮一会,然后捞出来,挖开伤口,切掉腐肉或是残存异物。
  最后用烈酒冲洗伤口,再拿棉布包扎起来。
  这个过程,惨烈已经无法形容。
  惨叫声直冲云霄,吓的一群群海鸟逃离岛屿。
  韦子龙一言不发,看着忙碌的水手们。
  这些救护措施是主公亲手拟定的。
  虽然不懂为啥,但是照办就行了。
  主公英明神武,上知天文下知艺术,中间还懂点医学。
  ……
  “韦大人,怎么办?”
  “砍伐树木,搭建一些简易棚子,受伤的弟兄们扔下,留5个人下来照顾他们,食物、火枪留下一些。”
  “遵命。”
  不远处,反复潜水观察尾舵的水手终于发现了故障。
  被一块敌船的破碎木板,卡住了。
  花了半个时辰,将这块板子给切开了。
  各船受损的硬帆简单修补后,重新挂上桅杆。
  中式硬帆的优势就是,即使有破损,也只是损失部分风力。
  而西式软帆,破一处就彻底失去利用风力的功能。
  在使用成本,维护成本,还有复杂程度都逊于中式硬帆。
  岛上有淡水,赶紧取用储存了一些。
  之后就起航执行封锁乍浦港的任务。
  次日,
  清军南湾炮台,众人惊讶的发现了4艘大船,安静的停泊在外海。
  因为在射程之外,所以谁也奈何不了谁。
  战船挑战炮台,一般来说都是输的。
  因为,炮台不会沉。
  所以韦子龙不敢冒险,他不确定炮台的火炮威力到底如何。
  万一有几门五千斤的重炮就麻烦了。
  不如稳健些,封锁待变。
  ……
  主公的军令很清楚,他会率近卫军团从陆上进攻,攻破乍浦城。
  而届时南湾炮台根本不必打。
  从后面爬上去,就可以占领了。
  炮台只对海,不对内陆。
  设计建造时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敌从陆上来。
  午后,乍浦城被围。
  城墙上,绿营兵和旗丁都面色凝重,默默的看着城外的敌人。
  红黑色军旗很诡异,红黑色军服更诡异。
  最恐怖的是,这些人是全火器军队。
  “京师火器营也不过如此精悍。”
  “是啊。贼人哪儿搞的这么多枪炮?”
  绿营水师马副将,和绿营步军田千总此时也放弃了成见,搁置矛盾,一起对敌。
  城中最高官员副都统连人带船没回来。
  城中此时是一位参领,官职最大。
  他一脸死灰,站在城墙上。
  亲历了海战,又侥幸逃生,心气已经没了。
  他除了反复念叨一句“八旗,当以死报效朝廷”之外,说不出任何的话。
  在上城墙之前,他还叮嘱了家中女眷。
  “若城破,不要犹豫,速速投井。实在不行,也可服毒了断。”
  如此叮嘱的原因,他不愿讲。
  不过妻子却是知晓的。
  一旦城破,她们这些旗人女子,定会被贼人所辱。
  她含着泪索要了一把解腕刀。
  并告诉他:“你且安心上城,妾身会料理好家中后事,不会辱没了你郭络罗氏的清名。”
  ……
  城外,李郁骑在马上。
  认真观察了周围地形,还有城墙防御。
  随后笑道:“照例,劝降。”
  李二狗不解:“怕是旗人顽固,不会接受的。”
  李郁摇摇头:“不教而诛,有违道德。他们若是拒绝了劝降,那城破之后,发生再惨烈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叫,勿谓言之不预也。”
  “啊,我明白了。”
  视线中,二狗骑马跑到城下1里处。
  大喊一声:“投降免死,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他也不等城中人有所反应。
  就麻溜的拨马奔回,拱手大声道:
  “禀主公,乍浦城宁死不降。”
  李郁忍住抽他一鞭的冲动,幽幽冒出一句:
  “再等一炷香的工夫。”
  趁着这个时候,炮兵正好把火炮再往前推一些。
  辅兵们,担土装袋垒起月牙形防御,保护火炮阵地。
  苗有林部则是原地坐下,等待军令。
  拿下了嘉兴城,武库中取出了200套棉甲,都给了他的麾下。
  苗部以肉搏兵为主,火器不多。
  虽然不算什么好盔甲,可依旧能给人厚实的安全感。
  ……
  李郁带来了一个营的火炮。
  其中一大半是3磅、6磅炮,其余的则是12磅炮,24磅炮仅有一门。
  主要是携重炮行军太费劲了。
  哪怕江南城镇发达,官道修建的颇费物力。
  拖着沉重的火炮行军,也很困难。
  24磅炮,全重约2吨。
  需要20匹骡子,才能拖行。
  听起来有些夸张,毕竟一辆打不着火的小轿车(1.5吨),两个汉子也能推着往前慢慢走。
  可那是铺装道路,橡胶轮胎,还有精密的工业轴承。
  如果换成糟糕的包铁木轮,吱嘎作响的轴承,坑洼的石板路,甚至是泥路,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要打仗,先修路!
  ……
  从用途来讲,
  24磅炮属于攻城炮,6磅,3磅属于野战炮。
  而12磅炮,两边都可以。
  作为攻城炮威力略小。作为野战炮,威力倒是很棒,就是携行太费劲。
  一路上,李郁不断的摇头。
  甚至累死了好几头骡子,杀了吃肉。
  军队骡马化,是他的目标之一。
  不过,骡马化需要建立在道路交通改善的基础上。
  他默念着:“水泥,用水泥在江南铺出几横几纵,铺出个大道通途。”
  陆路交通,成本高。
  水路交通,成本低廉,可作为补充。
  比如说,火炮统统通过水运。抵达目标地附近后,卸下再走水泥硬质道路。
  ……
  李郁沉浸在构想中,直到被一声炮响拉回现实。
  一门12磅炮,试射!
  众目睽睽之下,一发实心弹砸在了乍浦城墙之上。
  炮营指挥官,扭头吩咐道:
  “射角10度,齐射。”
  炮声清脆,炮弹呼啸着砸向城头。
  垛口、敌台、城门楼子顿时烟尘弥漫。
  炮弹击中,砖石碎裂。
  巨大的动能溅射之下,碎砖好似霰弹,挨上就受伤。
  24磅炮,也试射了一发。
  炮弹砸在了城墙前的地面上,弹跳了几下落入护城河。
  指挥官皱眉,瞪了炮手一眼。
  “射角,抬高到9度。”
  有了之前作为参照,就从容多了。
  炮手不慌不忙的调整角度。
  炮筒沉重,每抬高一度都很费劲。
  需要几个炮手协作,还用上了专门的工具。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