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火并!火并他们啊!

  荆州城北侧的地名很有特色,一般以姓氏命名。
  例如:
  唐家湾、胡家湾、彭家湾、赵家湾、田家湾、戴家湾~
  吴军2个营轻兵突进。
  渐渐远离了主力。
  ……
  蒙古斥候骑兵,早就发现了这支不同寻常的精锐军队。
  十几匹侦骑如秃鹫般,
  保持在3里距离之外,伴随监视。
  李二狗看这些“苍蝇”颇为不爽,出动麾下的骑兵小队加以驱逐。
  然而,
  蒙古斥候骑兵并不打算缠斗,拨马就跑。
  吴军骑兵追击,他们就跑。
  吴军骑兵回撤,他们再回来。
  就像是牛皮糖,你怎么也甩不掉~
  李二狗面色凝重,
  他骑马奔跑到后方间隔5里的青年近卫营。
  ……
  “小五哥,我估计鞑子马队要不了多久就要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求之不得。”
  “野战还是据守?”
  李小五想了一下,答道:
  “你部据守,我部机动。发扬好火力,内外配合。”
  “行。”
  李二狗也不客气,开始提要求:
  “小五哥,把你营里的铁蒺藜和铁丝网都拨给我。”
  “没问题。”
  俩人嘿嘿笑了。
  总之,
  这1仗是露脸的好机会。
  风浪越大,鱼越贵。
  ……
  近卫营拨出10辆辎重大车给了混成营。
  越往前走,突然遭遇蒙古马队的概率就越大。
  如果,
  清军再不做出反应的话,就真的要被吴军前哨堵到家门口了。
  沿途村寨,
  全无人烟,尸骸弃于荒野。
  蒙古人从未忘记他们的传统技能——打草谷。
  所到之处,
  好似蝗虫过境,不留任何活口。
  ……
  这5日,
  蒙古各部探马四出,召回打草谷的零散小股兵力。
  收缩拳头,准备暴击吴军。
  荆州将军衙门内,
  1名颇通文墨的喀尔喀世袭台吉,喜滋滋讲解道:
  “诸位王爷,这是昨日兵部派人送来的最新军报。”
  “吴贼一个军团开拔,顺着湘江去湖南打土司了。”
  “还有一个军团,已经渡过汉水,正在河南南阳府和御前大军激战。”
  “湖北空虚,吴贼至多1万步兵!”
  “形势一片大好,我们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谁也拦不住我们。”
  众人纷纷赞许。
  算上荆州的满人骑兵,满蒙骑兵接近1万。
  海阔天空嘛~
  ……
  “恒龄大人,不如满蒙合力抓些百姓,然后驱赶绿营兵进攻城东的吴军大营吧。”
  “是啊,大炮掩护,骑兵在侧翼抓住机会,一个冲锋就攻破了。”
  然而,
  恒龄依旧沉默不语。
  完全无视在场蒙古贵族那毫不掩饰的鄙视眼神。
  卫拉特蒙古诸部,
  甚至想不通,自己到底是怎么被大清征服的?
  突然,
  一哨骑匆匆闯入屋内,大喊:
  “报~吴军已至城北周家湾~“
  众人哗然,
  蔑赤乃该急切问道:
  “兵力多少?步兵还是骑兵?”
  “2000至3000,步兵为主,但携带的大炮真不少。”
  ……
  周家湾,
  距离荆州城仅有70里。
  在场众人陡然心生不安。
  1名喀尔喀贵族突然起身,冷冷的盯着恒龄:
  “你是不是事先知道些什么?”
  数十双眼睛齐刷刷投向恒龄。
  空气陡然紧张。
  恒龄微闭眼睛,靠着椅背,缓缓摇头。
  “那你为何总是提议放弃荆州?”
  这一发问,直逼阴谋真相。
  隶属于荆州八旗的1名佐领突然也想通了关键,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
  ……
  刷,
  不知是谁带头抽出了弯刀。
  在场的几十名外藩蒙古贵族,跟着齐刷刷抽出弯刀~
  荆州将军衙门的旗丁,护主心切。
  从堂外冲出1支火枪队,将枪口对准在场的蒙古各旗贵族。
  气氛陡转直下!
  稍有一个火星,双方就要大火并。
  先前问话的那名喀尔喀贵族最先醒悟,
  大声骂道:
  “恒龄,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被包围了?这个湖北战场,吴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
  “大家先不要冲动,都听我解释。”
  恒龄额头布满汗珠,
  他张开双臂,以尽量缓慢的动作起身。
  今日,自己以及荆州驻防八旗已经坐在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
  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他快步走向麾下最精锐最忠诚的火枪队,
  举起右臂,
  示意他们放下燧发枪~
  然后转身说道:
  “诸位蒙古王爷,本官和你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本官一直怀疑兵部情报有误,湖北战场的吴军可能不是1个军团,而是5个军团。”
  哗,
  在场众人差点眩晕。
  重磅炸弹啊。
  ……
  哈喇巴儿思的嗓音微微颤抖,他当初在西域见识过准噶尔人火枪队厉害。
  反问道:
  “五、五万火枪队?”
  “对。”恒龄不给众人嗡嗡的时间,高声骂道,“兵部那帮狗曰的情报有误,他们一样坑苦了本官啊。”
  众人交头接耳,
  恒龄只能如此推卸责任,总不能说是朝廷不放心你们这些家伙。
  特意让你们战死在湖北吧?
  他见众人态度有所犹豫,又趁热打铁:
  “趁着吴军还没来得及合围,我们合兵一处向西北突围,然后饲机转进大巴山,寻一条生路,怎么样?”
  ……
  眼看,
  火药桶的引线快被卸下~
  突然,
  “城内有伏兵,他们满人要杀人灭口,快跑啊。”
  来不及反应,
  现场大乱。
  距离恒龄最近的哈喇巴儿思,兜头盖脸砍来一刀。
  恒龄本能地举起右臂格挡,
  半截右臂被齐刷刷砍断、坠地。
  血如泉涌~
  恒龄发出凄厉的惨叫,血往脑门涌。
  枪声随之响起,
  直属的精锐火枪队反应迅速,在西北常年打仗,见主帅被伤,举枪就打。
  如此近距离,
  一发铅弹甚至能穿透2人。
  大堂内鲜血飞溅,枪声震耳欲聋。
  ……
  “蒙古人反了,蒙古人反了~”
  1名旗丁步伐踉跄冲出将军衙门,大声示警。
  许多听到枪声赶来的旗丁,大惊失色,立马冲进去增援。
  寡不敌众,
  几十名蒙古贵族伤亡惨重。
  他们手持染血弯刀狼狈的往将军衙门后堂退去,愤怒不已。
  如此巨大的动静,自然瞒不住随同进城的500蒙古护卫。
  主子们开会,
  护卫们被安置在城中军营,吃吃喝喝~
  ……
  满蒙一家亲,吃吃喝喝正在兴头。
  听到连绵不绝的火枪射击声,还有隐约的求援喊叫声~
  一名端着酒碗的伊克昭盟千夫长,费劲终于听清了喊叫的内容,笑容凝固。
  立马扔掉酒碗,抓起斜靠着凳子的佩刀。
  右手握刀柄,左手拉刀鞘~
  一起发力!
  刷,
  雪亮刀锋出鞘,毫无停滞,迅猛砍向坐在他右手边作陪的1名荆州驻防八旗参领。
  此人微醺,
  光秃秃的大脑门被弯刀劈开,脑浆迸裂。
  “杀,杀满贼。”
  其余蒙古人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并不影响他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疯狂砍杀身边的满人。
  满蒙亲善的幌子瞬间就撕的稀碎。
  ……
  酒桌被人掀翻,各种杯碗碟盆摔的粉碎。
  1名端着瓦罐炖鸡的健妇恰好走到门口,还在发懵,老爷们喝醉了动刀子了?
  一杆长矛,迎面狠狠戳入她月匈口。
  “额娘~”
  院子里,
  一个帮厨的半大小子眼珠子血红,抄起杀猪刀冲了过来。
  咻,
  被蒙古人一箭放翻。
  箭手抽出带血的长矛,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中箭的这小子身旁~
  握着长矛杆狠狠戳下,再拔出来。
  噗,
  鲜血喷在他的皮袍下摆。
  军营深处,
  1队八旗火绳枪手冲了出来。
  “开枪。”
  两排齐射之后,
  这帮蒙古人凶性稍稍收敛,狼狈地往马厩逃窜~
  ……
  这队火绳枪手紧追不舍,
  他们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全城都在呐喊:
  “杀蒙贼。”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先动手再说!
  西北驻防八旗常年在征战中度过,危机意识浸入血液。
  许多人从6岁之后,刀子就不离身。
  睡觉放炕沿,吃饭放桌边~
  一旦遇上紧急状态,
  有那四处找武器的工夫,敌人的快马弯刀就杀到眼前了。
  ……
  抢夺了战马的蒙古人,疯狂抽打马匹,加速冲出军营。
  其中1人从撒袋里抽出一支鸣镝,
  搭上弓弦,用力拉满。
  鸣镝直冲云霄,
  特殊的啸声传出数里,示警。
  城外,
  悠然喂马、洗刷、煮肉的蒙古人听到这令人毛骨悚然的鸣镝声,面面相觑!
  出事了?
  是谁?
  要打杀俺们忠诚憨厚淳朴的蒙古人?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里的事,匆忙套马鞍,整理武器,开始聚兵。
  呜咽的牛角声,
  此起彼伏!
  ……
  入城的500蒙古马队,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在这神圣不可侵犯的满城内打草谷!
  手里的弯刀上下翻飞,左右劈砍。
  不论老弱妇孺,一概杀之。
  杀出一条血路!
  目标——将军衙门。
  此刻,
  他们的主子正在衙门内,抵抗满城旗丁的疯狂进攻。
  土谢图汗右旗台吉的小儿子蔑赤乃该,瞪着大眼珠子,斜靠着砖墙。
  身上多处枪伤,鲜血汩汩向外流。
  就在刚才,
  他在巷子里顶着3杆火枪的齐射,硬生生持盾杀进队列砍翻了一群火枪手,为其余人争取了一点点撤退的时间。
  ……
  荆州将军衙门后堂,居住着恒龄的家眷11口。
  此刻,
  摸不清头脑的他们,恰好和溃败的蒙古人撞上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阿拉善厄鲁特旗台吉哈喇巴儿思,大吼一声,带头将恒龄的妻妾儿女乱刀分之。
  又撞见恒龄老母,
  顺手就是一刀。
  正所谓:一树梨花,天降三尺红练。
  总之,
  杀疯了。
  ……
  荆州驻防八旗终于调来了一队身披3层重甲的精锐老兵。
  碾压式杀入后堂。
  所到之处,掀起腥风血雨。
  重甲对皮甲无甲,蒙古贵族们毫无还手之力。
  而荆州将军恒龄此时面如金纸,被忠心的戈什哈簇拥着抬到桌子上,止血包扎。
  他因失血过多,陷入了昏迷。
  大脑皮层深处,
  最后的念头就是:
  到底是谁吼了那一嗓子“有伏兵”?
  ……
  始作俑者是荆州府的老父母,张知府张大人。
  对,
  就是故意的!
  恒龄当着他的面下令炮击屠荆州民城,叫嚣“攘外必先安内“,他无法接受这种丧心病狂的举动。
  后来,
  被软禁在衙门,限制自由,日常三餐一切照旧。
  今日,
  他见大堂形势紧张,就顺带手吼了一嗓子。
  火药桶,砰,炸了。
  ……
  此刻,
  张知府正趴在荆州将军衙门一认识的厨子背上。
  满城禁止汉人进入,不过庖厨还是汉人专业。
  所以,
  这名厨子是他应恒龄所请,找来当差的。
  张知府语速飞快:
  “快,趁乱保护老夫跑出荆州。我张家是安徽铜陵望族,在吴廷那边大有人脉,去了就大用。到时候老夫提拔你做个县太爷。”
  “保护好老夫,你,前途无量啊。”
  激励很有效,
  厨子的步伐明显加快,充满干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冲着七品知县的巨大诱惑,厨子将潜能发挥到了极致。
  好似神行太保附体,一路狂奔穿巷过街。
  城门口,
  满人和蒙人正在厮杀。
  ……
  “躲起来,躲起来。”
  主仆俩躲在一处石狮子后面,蹲在阴影里。
  耳朵只听得枪声、惨叫声,兵器撞击声。
  一刻钟后,
  驻防旗丁明显占据了上风,靠着火器优势和严密的组织度压制了蒙古人。
  城门,缓缓关闭。
  厨子连忙背着“沉甸甸的希望”躲进了旁边的大宅子。
  张知府抬头,
  发现这竟是前明张居正的故居!
  荆州民间俗称:张相旧宅。
  他闭上眼睛,
  暗中祈祷:
  “500年前是一家,张相,保佑在下躲过此劫,日后年年清明,为您老人家扫墓上香。”
  “拜托了,拜托了。”
  ……
  城中,
  厮杀声渐渐变小。
  荆州驻防八旗全员皆兵,成功扑杀了在城内的外藩蒙古贵族以及500护卫马队。
  同时,
  紧急上城墙,向城外开炮驱散蒙古人。
  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恒龄在陷入昏迷之前,
  留下一句话:
  “快,告诉全城旗丁,做好随时西撤的准备。”
  没过多久,
  第2军团来了。
  枪炮齐鸣,满蒙相残。
  虽然郑河安一头雾水,完全想不明白这里头出了什么事。
  但是,
  并不影响他做出最正确的反应:
  趁你病,要你命。
  ……
  仅留1500人留守大营,其余人全副武装逼近荆州城。
  途中,
  只听得枪炮齐鸣,杀的稀里哗啦。
  斥候不断送来情报,佐证了并非“周瑜打黄盖”,而是真刀真枪的在内讧。
  郑河安骑在马上,
  想了半天,噗嗤一声笑了。
  “传令兵何在?”
  “在。”
  “将最新情报送至林总以及第4军团。大军会猎江汉,正当时。”
  “遵命。”
  突然出现在荆州城东的第2军团,引起了火并双方的骚动。
  城墙上的荆州驻防八旗:
  “蒙鞑果真投靠了吴廷,坏了!”
  外藩蒙古马队:
  “说好的满蒙一家亲,大清为何翻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