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朝堂
关于大邑商迁都的事情,鲁父确实很快送来消息到了辛屈这里
正赶巧,第二天就是早朝
辛屈打算明日说一下这件事,考量一下所有人的意见
结果第二天上朝之后,他还没说话
典客府的行人春率先站出来,对着辛屈行礼之后说:“启禀主君,近来大邑商迁都之事愈演愈烈并且大邑商,似乎在推行一个全新的制度,叫做庶民入伍权有意将庞大数量的多子族、甸爵,全部归纳为如我燕国一般的庶民阶级,并允许他们上战场征伐
同时还有一个配套的所谓王畿+边鄙的大邑商核心区
因为这一套制度,让很多核心区生活的氏族,为了不被大邑商盯上,有意往外迁徙,或者贩卖奴隶,采购铜钱
一时间,铜钱的价值,还在上涨
如此,我们是否加大对南方的铜钱供应”
听到这话,在场不少人都眼前一亮
但也有人露出反对神情
“陛下,臣反对”姚册第一个站出来说,“铜钱铸造不易,光是配比,就是一个精细活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呢!还要卖去南方?况且,南方的大邑商诸侯们,肯定不会流通或者收藏这些铜钱
他们大量采购,更多可能是拿回去直接铸造成兵器
若是他们跟大邑商彻底撕破脸还好说,或许这些兵器还能成为他们反抗大邑商的保障,但就怕他们最后会被大邑商收买,转过头来对付我们
所以,能不卖就不卖,就算要卖,也必须抬高铜钱价格”
“大冢宰所言在理”
“主君,这钱万万不能轻易卖了”
辛屈坐在上位,听着下边的讨论
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
仔细一看,赫然是新任北京府尹,粟滩
粟滩这人虽然惫懒一点,但他多年历练下来,早就褪去了一身的惫懒气,整个人朝着政客发展了好几年
他在海阳县任县令,将海阳县从一块白地荒滩,愣是发展成一座人口逼近五千人的大县,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因此北京府确立之后,作为王朝国都,首善之地,天子脚下,辛屈需要一个人负责治理地方,加速本地的发展
挑选半天,就只有他最合适了
因此他一跃成为正四品北京府尹,拥有上朝听政的资格
他站出来之后,大部分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在做海阳县令之前,粟滩还是燕国早期粮行的总负责人,负责地方捐输换爵的事宜
人脉更是广得可怕
因此大家也想看看他会有什么见解
“启禀主君”粟滩正了正神情,“北京府新规划的大兴、房山、涿县等地,需要挖掘一座规格庞大的水库,用以保证旱涝时节的调蓄,同时也需要保证未来的运河水量
如此工程,单靠北京府每年的徭役,将会严重影响未来的国家发展
我燕国,存铜不少,而民间耕具、武器,多用铁料
铜,于国家而言,多制钱币用以贸易,并且因为一些原因,铜钱在市场上有泛滥的趋势
就今年,北京府一地的粮价,就比较往年上涨了七成之多
这还是自主君归国后上涨两倍后的再一次涨幅
由此可见,朝中铸造的铜钱,还是太多了
既然现在南方需要钱币,我们需要人力,为何加大贸易呢?”
现场不少人表情都变了变
姚册更是想要站出来说话,粟滩却不给他机会继续说:“况且,照着铜钱这么泛滥下去,只怕北京府附近的百姓,就要活不下去了奴隶们,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他们那点微薄的薪俸,再配合现在暴涨的物价,只怕今年冬日,会有奴隶因为买不起柴,而选择造反”
粟滩的话,一下引起了辛屈的警觉
他心思百转之间,眼神锐利的落在姚册他们身上
众人只觉得一寒,缩了缩
在燕国,哪怕是奴隶,他们也有一定的“薪俸”,当然这个钱不是给他们做买卖什么的,而是为了让他们解决一些生理需求
除了涩涩,就是让他们可以度过冬天
奴隶管理一直是个技术活
燕国的奴隶,在辛屈西征归来之后进行了调整,其中就包括了甲乙丙丁四级奴隶制度
甲乙两级是可以入室干活的奴隶,也是归化人预备役,能够带着上战场的辅弼,是每个有爵者的优先安排
丙丁两级则是彻彻底底的未开化、蛮夷,以及苦力
他们更多的时候,还是靠给公家干活来换取活命的机会
而这个时代的官府官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辛屈就得考虑,如何解决他们的反抗问题
最后他想到了之前的老手段,那就是给奴隶发一点钱,再每天管一碗饭,反正吊着不饿死,想有盼头,活得好,就自己花钱养活自己
这么搞,肯定会导致奴隶内部再一次产生等级
如此辛屈就可以选择对这些奴隶内部的头头,采用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三招,拉出一堆听话配合的手下
与南方的大邑商的臣、小臣制度,如出一辙
只是辛屈这边用偏商业的手段,算是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消费能力
而这么搞的结果就是,“柴”这个农业社会最贵的玩意儿,提前几千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北京府周围的土地,虽然都是燕国公产,但这里终究是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开发的地方,遍地都是地主,他们怎么可能不圈地占地呢?
所以,柴价都在涨
奴隶们的工钱现在还能扛得住,是因为还没到冬天
否则,真叫冬天来了,面对饥饿与寒冷,真说不准就有奴隶造反了
虽然这也可以是军功,但辛屈现在没心思都在平叛上
他需要的是高效率的发展,跟南方抢夺发展高地
粟滩也是知道辛屈的想法,并且他还是北京府尹,他可不想才来任职的第一年,北京府爆发了叛乱,到时候多影响他的履历?
更重要的还是,他需要搓一搓这些贵族们
谁让他们,不怎么听话呢?
多少事情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既然一个两个仗着自己功勋卓著不屑自己,那就请能管的人来
反正他粟滩忙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知道一个道理:权力只对权力来源负责
如此,粟滩现在的想法就一个,尽可能平抑物价
既然是铜钱泛滥导致的物价飞涨,说白了就是通货膨胀+物以稀为贵,那就一起下手
南方需要铜钱,北方需要奴隶,粟滩就支持典客府这边的行动
贵族不鸟他,府尹日子不好过,那就让辛屈知道地方有可能会乱,从而影响发展
借力打力
辛屈点了点头说:“柴的事情,孤知道了不过这个问题不大,煤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之前是需要用来冶炼,现在产量上来了,之后会做成蜂窝煤,用来做新的燃料,解决掉九成九的燃料问题
而物价上涨的事情,既然是铜钱太多了,那就典客府下场回收
奴隶们的贸易,以后也不用给钱了,统一发竹币
将两者区隔开
现在的铜钱,全部收拢,有富余的勋爵,也可以存入钱庄,孤给利息,直接拉去南方,尽快从南方弄来数量可观的奴隶
还有就是涿县下游,增加隔离区,将南方买来的奴隶,全部安排妥当
最后就是南方的迁都问题,安排人盯着,看着就行
大邑商的矛盾爆发还需要时间,我们不能随意的插手掺和,以免成为大邑商矛盾的输出口
接下来,安宁下来,专心读书、习武、按照规划尽快各自手中的工作
可别到了考功稽勋的时候,将自己这些年的辛苦全部刷了”
辛屈警告了下边一句,不少人都哆唆了一下
积威如此,可见一斑
“主君英明”
众人还不敢反对,只能应声
辛屈点了点头:“你们也别担心青铜器会对我们造成多少影响钢铁的产量上来了
新的司空府内部调整任命已经发出去了
涛熬,将从铁官司升任少司空,七日之后,应该就会赶回来正式成为司空府的佐贰
之所以给他升迁,是因为他搞定了一项技术
如果这个技术确定没问题,我们将可以大量生产百炼钢
都知道百炼钢意味着什么
功成,他一个县伯,跑不了的”
辛屈给反对卖铜钱给南方的所有人砸下一颗定心丸
他们热切的目光都落在了大殿四周站着的金瓜武士
这些武士的甲胄,以及腰刀,全然都是百炼钢产物
真正的宝贝!
而涛熬搞定的技术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