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封疆大吏争抢项目!

  此时,内阁议事厅。
  张首辅坐在最前排,旁边是十多位内阁官员。
  下方,坐着的是各省封疆大吏。
  其中还有京城、津城、魔都、渝都四座城市的一把手。
  身着一身军装,肩扛少将军衔的苏墨。
  坐在议事厅内,显的格格不入。
  因为在龙国,军政两个体系是完全分开的。
  军方从不过问政事,官员也是从不参与军事。
  但今天,苏墨却打破了这个先例。
  只因0.5nm光刻机,放眼全龙国只有他一个人懂。
  建设产业园的要求,或是在哪里建厂,以及需要考虑到哪些事情。
  选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结合苏墨的意见。
  因此,各省封疆大吏望向苏墨时的目光。
  简直就像是饿了三天的狼,看到一块肥肉似的。
  均都想把五大产业园区的项目,弄到自己省内。
  尤其是豫省书记廖华森,更是频频冲苏墨示意。
  一副你是豫省人,胳膊肘千万不能往外拐的模样。
  将众位封疆大吏的表情尽收眼底。
  张首辅抿了口茶水后,冲苏墨说道:
  “小苏,你是光刻机的内行。”
  “有关于光刻机五大产业园区的选址。”
  “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吧。”
  此话一出!
  会议厅内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苏墨身上。
  面对张首辅的询问,在众位官员们注视下。
  苏墨坐直身体,组织好语言答道:
  “首辅大人。”
  “上中下三游产业链,是以生产光刻机零配件为主。”
  “对于周边生产环境,并没有严苛的要求。”
  “对于城市的选址,您只需要结合当地经济,人口,交通,发展前景考虑即可。”
  闻言,张首辅点了点头。
  上中下三大产业园区项目。
  对于各大城市来说,就是能让其经济腾飞的名额!
  但目前,龙国有663座市级城市。
  可产业园区项目,总共也就这五个。
  无论哪座城市,都想抢着要项目名额。
  但奈何僧多粥少,不可能都分到手。
  若是让各省封疆大吏,自行开会讨论的话。
  一个个肯定得抢破头,谁也不可能谦让!
  就算有五位封疆大吏脱颖而出,把项目弄到手后。
  等回去后,照样也是头疼。
  把名额给省会?
  底下城市就会心服口服了?
  不可能!
  很多城市,老二都瞧不上省会。
  例如:
  深城瞧不上粤州。
  青州瞧不上济城。
  宁城瞧不上西杭。
  洛城瞧不上郑城。
  柳城瞧不上南城。
  至于金陵手底下十二座城市,更是谁也不服谁。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集体瞧不上金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就是因为二级城市的经济足够好。
  而省会城市,都拥有省内最好的资源。
  比如: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各种配套等等。
  但二级城市都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把经济给搞好的。
  并没有像省会城市那样,得到过多的资源。
  但二级城市最后的实力完全不输省会,甚至超越了省会城市。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城市能对省会城市心服口服吗?
  所以,最终光刻机产业园到底该落座哪个城市。
  最终,还是得由内阁拍板决定。
  “小苏。”
  “那光刻机产业园,还有芯片产业园呢?”
  “这两大园区的选址,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张首辅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追问道。
  闻言,苏墨如实说道:
  “光刻机产业园和芯片产业园。”
  “需要用到的仪器,均都极为精密!”
  “尤其对于环境,有着严苛的条件要求。”
  “至少,在方圆10公里内。”
  “绝不允许出现住宅楼、学校、商场、游乐园。”
  “方圆30公里内,绝不允许出现地铁、高铁、以及火车轨道。”
  “空中方圆50公里内,无论是战斗机还是民航客机,都不允许有航道飞行。”
  说到这里时,苏墨面色严肃的解释道:
  “无论是组装调试光刻机厂,还是芯片生产厂。”
  “园区内的高精尖设备,对于振动极为敏感!”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微弱振动,都足以对设备造成灾难性的风暴!”
  “方圆30公里范围内过一次地铁或高铁。”
  “所有设备轻则失灵,重则当场报废!”
  “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听到苏墨这话,现场不少封疆大吏面色凝重了起来。
  按照苏墨这个条件,虽然好处很多,但弊端同样也不小。
  光是一个十公里内,不让开发住宅楼。
  就会让开发商们,少赚很多钱。
  至于30公里内,不能通地铁的要求。
  更是限制住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度。
  这也导致苏墨刚一提出来种种苛刻的条件后。
  京城、深城、粤州等发达城市的领导们。
  对于这两座要求条件苛刻的园区,直接不再抱任何希望。
  本就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几座一线城市。
  总不能为了拿下这个项目。
  把地铁停运,高铁改道吧?!
  就算当地官府有这个魄力。
  内阁也绝对不可能答应。
  因此,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京城、深城、粤州等发达城市的领导们。
  便将目光放在了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园区上面。
  既没有啥要求,又能带动当地制造业快速增长Gdp。
  这对于各城领导们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想要的项目。
  但刚才那两个要求苛刻,直接否决了一线城市的项目。
  对于经济并不发达,地处偏僻的许多城市来说。
  简直就是为其量身打造的呀!
  方圆30公里不通地铁,这也能算要求?
  本来就没钱通,反倒成优势了!
  这时,豫省书记廖华森连忙表态道:
  “苏少将刚才所提出的条件,我们豫省均可满足。”
  “18座城市里,只有郑、洛两座城市通了地铁。”
  “而且我们豫省人口众多,位居中原枢纽地带。”
  “无论是用工,还是日后交通运输皆占据优势。”
  “光刻机生产园区,非常适合落座我们豫省。”
  还没等廖书记把话说完,陕州书记顿时坐不住了:
  “廖书记所说言之有理。”
  “但苏少将的条件,我们陕省也能满足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