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有点明白了

  自己打自己的脸,方美狗从心理上不能接受。
  要知道这几年他顺风顺水,打着为民的大旗,那是无往不利。
  不仅圈粉无数,成为英雄,还找到了生财之道。
  但是现在事情摆在面前,他的资产被法院冻结了,这让他非常难受,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花钱了。
  最终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方美狗第二天在网上公开道歉。
  一时间引起了网上的一片热议。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种花家将会顺势推舟的结束这件事的时候,种花家发布公告,不接受道歉。
  同时再一次明确的提出不会撤诉,种花家起诉他们并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底线,无脑黑。
  我们起诉要求的赔偿,我们一分钱都不会要,会全部捐出去。
  我们有缺点,你们可以批评,骂都行,这都无可厚非。
  但是无脑黑那就不要怪种花家了。
  种花家的这一纸公告直接把所有被起诉的人都浇了一盆冷水,看来这一次的官司他们吃定了。
  这些人现在对种花家这三个字可以说是恨得牙痒痒的,但是还真的不敢继续骂,只能搞一些小号来骂。
  但小号没有影响力,带不起节奏来。
  这一次风波的反转让更多的普通民众知道了种花家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说种花家这一次利用不利的舆论导向,完成了反转,让公司名气的一次提升。
  这样的提升效果让人侧目!
  而名气的提升也带动了产品的销量。
  剩下的事都是法务部的事情,陈长流的关注点就已经不在这里了。
  不过mp3芯片的订单量增加还是让他满意的。
  按照吴波的话来说,现在的那些小品牌一窝蜂的和种花家下订单,据了解很多就是做外贸的,都在开拓海外市场。
  陈长流现在的关注点在于审计监察部的组建和超级工厂。
  超级工厂离投产的日期越近,事情就越多,他每一天都忙得很。
  6月10号,陈长流刚到公司,赵亚楠有点疑惑的走进来汇报道:
  “陈总,这里有一个岭西省靖江市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联系我们,晋江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和靖江大余客车的人想和你约个时间见一面。”
  靖江市市府?
  大余客车厂?
  陈长流有点迷惑,自己和种花家科技有限公司和这两方都不搭边啊!
  特别是这个大余客车厂,自己根本没多少印象。
  印象中也就是他们的豪华大巴了!
  但这跟种花家有什么关系啊?
  陈长流抬头正想问赵亚楠,赵亚楠已经递上了一份资料道:
  “陈总,这是我收集的一些大余客车厂的资料。”
  陈长流点点头,赵亚楠这点绝对合格,她的工作能力没话说。
  有时他都觉得把赵亚楠放在身边做个秘书都有点屈才了。
  在赵亚楠弯腰递过来资料的时候,苏九云眼睛微微一亮。
  赵亚楠的职业装最上面的两颗扣子没扣,所以这么一弯腰,那种美景美不胜收。
  嗯,陈长流虽然看过,也丈量过,但是这种半露不露的,也蛮勾人的。
  陈长流忍不住一把把赵亚楠给抱了过来。
  “啊......”
  赵亚楠一惊,忍不住轻声惊叫出来,同时有点害羞的道:
  “陈总,现在在办公室呢!”
  “嘿嘿,你的意思是不在办公室就可以吗?”
  赵亚楠坐在陈长流的怀中,男性特有的荷尔蒙气息冲击着她,看着陈长流英俊的脸,以及那深邃的眼眸,赵亚楠脸色微红,羞涩的微微点头。
  “嗯.......”
  “哈哈哈......”
  陈长流忍不住笑了。
  “你个小色女,想什么呢?
  我抱你过来是想帮你扣扣子的,你看,两颗扣子不扣,内衣都快漏出来了!”
  陈长流的话让赵亚楠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脸上更红了。
  陈长流一边伸手过去扣扣子一边调侃道:
  “说,你是不是进办公室的时候故意解开一个扣子,想勾引我啊。
  嘿嘿!”
  “哪有啊!
  陈总,你这是扣扣子吗?放错位置了吧?”
  当陈长流花了5分钟才扣好扣子,赵亚楠已经脸色通红,微微喘气。
  调戏完赵亚楠,陈长流心情更好了,怪不得人人都想成功,都想有更多的钱,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啊!
  等赵亚楠出去之后,陈长流拿起了大余客车厂的资料看了起来。
  靖江大余客车厂的前身就是靖江市汽车配件制造厂,成立于1962年11月1日,位于靖江市南郊平山的工业区。
  其主要业务就是负责全自治区的汽车技术改造以及客车、挂车生产和汽车配件制造等,规模上还算是可以的。
  1963年,靖江市汽车配件制造厂用货车底盘,按照交通部的图纸试制出了长途客车,正式拉开了桂林造车的序幕。
  不过由于初期制造厂经济条件落后,规模太小,产能有限,所以其生产的客车噪音大、动力差,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也正是如此,在建厂后的20年里,其客车年产量也就只有几十辆到一百辆左右。
  1984年用从樱花国进口的底盘、后置发动机等部件,率先生产出了发动机后置而且还带空调的豪华客车,也正是这款车使配件厂声名鹊起,迅速占领市场,年销量一度达到600台。
  面对如此佳绩,数钱数到笑开花的靖江市汽车配件制造厂决定放弃原有的低端市场,全面向高端豪华市场进军
  1985年,靖江市汽车配件厂正式更名为靖江客车厂,由岭西公路运输管理局转归靖江市市管理。
  并且还拿到过国家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年产能一度达到2500辆,还被交通部列为全国技术10个重点厂家之一。
  看到这里,陈长流终于知道为什么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也要一起来了。
  原来是上下主管的关系,再一想到现在的很多国企入不敷出,他隐隐有点知道他们什么来意了。
  想到这里,陈长流眼中闪过一道亮光,更加有兴趣看这些资料了。
  pS:错字先更后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