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没完成任务

  李会计如不是看见自己眼前实实在在有头野猪,他打死都不相信这小丫头能打死一头野猪。
  不仅是他,汪队长一边拖着那捆木柴,一边回头往夏巧西来的路上看去。
  好像在夏巧西的后面应该还有李长林的身影出现,才能让他们两人相信这是真的。
  夏巧西将背篓往地下一放,对着李会计道:“这野猪,我不弄死它,它就得弄死我了,你说我不下狠手。”
  李会计听她如此说,也信了几分,人在遇到危险时的应激反应是可以做到的,这个他相信。
  汪队长闻言,眉头一皱,脸色阴沉道:“你们组的队员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
  夏巧西假装不好意思道:“我拉肚子,落在了队伍最后面,等我追她们时,我连她们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汪队长恍然大悟,这山里上厕所不都躲在茅草丛中解决了。
  如是这样,那还真有可能追不上人,好在人回来。
  他心下嘘嘘。
  李会计心里惊到:这丫头自己一个人打了这些柴回来?
  胆子够大,看着不像城里的孩子。
  于是他问道:“夏知青之前在乡里待过吗?”
  夏巧西刚把背篓放稳,见李会计问自己这个问题,心中大概知道了李会计想什么。
  她一边将那头野猪解下来,一边道:“嗯,以前我和奶奶在乡下生活过。”
  李会计也过来帮忙,他一手拎那头野猪,然后道:“难怪,很好,这野猪肉估计得有四十多斤。”
  夏巧西:
  【如此来说这头野猪的体重少说也有60来斤?自己低估了这野猪的重量。】
  好在李会计继续道:“夏知青在农村干过农活的,这点重量倒是能扛的动。”
  夏巧西抬起袖子擦了一下自己的额头。
  她这不是累的出汗,是惊得出了虚汗,生怕自己的秘密被这两人发现了。
  李会计和汪队长都以为她是累的出了汗。
  汪队长从燃烧的炉火中拿出一个烤馍来:“夏知青,你今天收获最大,这野猪肉可以给知青们打打牙祭,开开荤了。”
  夏巧西明白汪队长的意思,之前食堂还有猪肉炖粉条。
  这几日顿顿都是大白菜炖粉条,就没见着肉星子,连大白菜的油星子都少了很多。
  所以说起来这知青们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不过相对来说,有吃的就不错了。
  夏巧西笑着道:“这么多肉,怎么也得给社员们分几两肉,社员们也都困难。”
  夏巧西知道知青们吃的粮食可都是每家每户凑的。
  如果说那些农活知青们不去做,社员们也能做完,只是晚那么一天两天的时间而已。
  所以有没有知青们,社员们都能干完那些农活。
  但是没有知青们下乡,那远山村的社员们吃的粮食上就可以多一些。
  所以她是懂得感恩的。
  李会计点了点头道:“夏知青不仅有文化,还懂得感恩,真是好知青。”
  “巧西,你回来了?”
  李长林的声音打断了夏巧西和李会计的对话。
  夏巧西回头看去,就见李长林扛着一捆木柴,她目测这木柴只怕不够一百斤。
  她心里有点急了,看着天也不早了,李长林再去砍柴回来只怕是时间上来不及了。
  她焦急问道:“你这不够吧?”
  李会计在旁边替李长林回答道:“够了,够了。”
  夏巧西疑惑地看看自己那捆木柴,自己那捆木柴明显比李长林的要多。
  自己那一捆才八十多斤,李长林这一捆木柴怎么也不可能有一百斤。
  李长林将肩上的木柴往地下重重一放,才接过话头道:“嗯,我的够了,这里少说也有六十木柴,我之前已经送回来一捆六十多斤的木柴了。足够了。”
  夏巧西闻言,紧绷的神经松懈了下来。
  刚才她还在想怎么从自己的空间拿点木柴出来给李长林呢。
  这下自己就不用担心了。
  这时,她一眼便看见了伪装躲在一片枯叶后的微型数字机器人,她假装弯腰系鞋带时就将微型数字机器人收回了空间。
  四人说话间,又有人从林子里面出来了,夏巧西一看,是龙瑞,他是扛了一捆很大的木柴,这一看足足有百来斤。
  原来男知青还是有那力气大如牛的。
  这龙瑞扛着一捆木柴就跟玩儿似的轻松。
  李会计倒是不欣赏这种蛮力的知青,他倒是很欣赏夏巧西这种会用巧劲儿的知青。
  这知青给他的感觉就是知识没白学,学的知识她都运用到实践中来了。
  李会计给他们陆续过了称后,都记了工分。
  这会儿大家伙儿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总得来说,男知青到底是力气大些,都回来的早些。
  每个人的任务量也都很好的完成了,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差了一两斤的,都有自己队伍里面多了几斤的人给他们送两斤补足了工分。
  李会计倒是只要大家都凑足够了数,他也不扣人家工分,只是这多出来的也没的加的工分,这是不能改变的规矩。
  主要是这工分是和粮食挂钩的,如果过多了,到时候粮食的分量不够,没法维持。
  所以这规矩大家都一清二楚,也不去计较。
  女知青今天的成绩有点惨。
  夏巧西的这个组居然只有她一人完成了任务,其她人扛回来的木柴都差了十几二十多斤。
  这下可有点不好办了。
  特别是李会计一算,如果自己将男知青那边多的木柴凑给女知青,这总数上也不够。
  最关键是那弧形井洞还有一个是空的,少了这么多木柴,那就只能少烧制一弧形井洞的木炭了。
  这和他们预计的木炭数量有很大的出入,只怕这木炭维持不到四九五九寒冬就没了。
  俗话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黄牛都下地。
  就从这谚语上就知道,这四九、五九还是很冷的。
  李会计和汪队长两人盘算了一回,汪队长对这众人道:“今天这任务没完成,只怕今天晚上我们要在这山上过夜了。”
  这数九寒冬,就是从冬至日开始。
  九天为一个单位或者周期,谓之“九”,过了九个“九”。
  正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
  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这其中“三九”时最为寒冷。
  这四九、五九在远山村还是很冷的。
  所以才有了多准备木炭的计划。
  众知青都没想道会有一个井洞没木柴的情况,这任务量不少。
  在这山上过夜别说冷,还有野兽。
  大家心里难免害怕。
  汪队长指了指那弧形井洞旁边的两间茅屋道:
  “晚上大家在茅屋里凑合着过一夜吧。明天早上我们早点砍柴,早点做完早点下山。”
  夏巧西总感觉知青们是被汪队长他们算计了。
  因为她听见汪队长在心里嘀咕:
  【还好来的时候没有和他们说要在山上住一晚,要不这帮知青怎么肯留下来,看 他们那表情就知道了是不会有人愿意留下来的。】
  李会计心里嘀咕:
  【好在我们没提前告诉他们要留几个人在这里烧木炭,要不这些知青只怕都不会留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