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像龙一样飞行的梦,不为学校名头所动

  元辰看着他们,诡异地笑道:“哈哈……考这么高的分,浪费了!”
  “嘿嘿……你的分,更浪费!”
  谭静和常平,笑得更诡异。
  “元辰同学,你为什么不先关心你自己考了多少分?”徐大鹏在一旁终于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
  “哈哈……因为我只想报考一个普通的学校,考多了,也是浪费!”
  元辰看向徐大鹏,笑着回应。
  “你说真的假的?你的分数,清北都稳了!”秦可梦错愕地看向元辰。
  贾兴豪也是一脸紧张地盯着他,生怕他拿着高分作妖。
  “贾校长那么紧张干什么?放松一点!”
  元辰看向贾兴豪微笑道,“我确实只想报一个普通的学校。
  就是帝都航空航天技术学院。
  按照最近几年的分数线,他这个学校,基本上是过重本线,就够了。
  不只是我,常平和谭静这两个600多分的高分,都会跟我一起报这个学校。”
  “我希望你是跟我老人家开玩笑的!”
  贾兴豪差点都要哭出来了,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元辰同学,你知道吗?你考了667分!”
  秦可梦也是央求般地给元辰解释道,“全国两所最高学府,帝都清木和清北,你可以随便挑。”
  “两位尊师,我且问你们:”
  元辰看向贾兴豪和秦可梦道:“上大学是不是为了学专业?
  学专业是不是为了将来好工作?
  我想要学习钻研飞天技术,研究人体自由飞行智能辅助飞行器。
  这个专业,在帝都航空航天技术学院。
  我跑去清木清北干什么?
  为了他们的名头吗?
  我们是为了名头而学习吗?
  如果来人间这一趟,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名头而学习。
  我宁愿不学习。
  直接把生命,交还给老天爷。
  也许很多人,都很在意名头。
  但是,我不需要。
  而且,实际上。
  你们,也不需要。
  任何一个人,实际上,都是不需要的。
  只是多数人没有足够的勇气,不敢承认和正视,这个问题,罢了。”
  “清北也有航空航天技术专业啊!”
  贾兴豪一脸肉痛地反驳。
  “那能一样吗?”
  元辰看向他,认真道:“大户人家用点边角料土地种点蔬菜水果,他的种菜专业技术水平,怎么跟专门种菜卖的老农比?”
  “这谁说得好?你先别着急下结论!”
  贾兴豪不死心道,“你让我先找人调查一下他们在这个专业上的实力差异。”
  “你尽管找人去调查。”
  元辰却是笑得更得意了,“反正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就算清北真的意外有几个在这方面的牛鼻教授;到时候,我也把他们挖到地都航空航天技术学院去,给我当助手。”
  “元辰小兄弟,果然是能创造意外惊喜的人!有意思!哈哈……”
  徐大鹏带着更欣赏的目光看向元辰笑道。
  “你为什么非要学习航空航天技术专业呢?”陈中华则是看向元辰认真问出他心中的疑惑。
  元辰:道理我肯定能给你们讲一箩筐。
  但是真正总结一下,也不多;就3点:
  一、我喜欢。
  二、我想把华夏关于龙的传说,变为现实。
  我们一直自诩龙的传人。
  但是从伏羲提出龙的概念,至今已经有8000多年。
  我们依然不能,真正像龙一样,在天上自由飞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航天飞行器,但都是载人飞行;并不是辅助人的身体飞行。
  我要研发人体辅助飞行器,推动人类真正龙变。
  第三、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实际上是以房地产为中心的建设。
  房地产,你们并不陌生,土地有限,人口有限,需求有限。
  10年8年后。
  要建的土地,肯定也建完了。
  要买房子的人,也买得差不多了。
  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怎么搞?
  那个时候,必须要有尖端竞争力,有前沿行业。
  要不要,华夏经济,就会从哪里起来,又回到哪里去。
  我这么讲,也不是我有多大的情怀和抱负。
  我只是觉得,即便是以商业的视角去看,这也是巨大的未来商机。
  老话说,早知三日,富有天下。
  我们提前三年甚至10年以上着手准备,将来不一定富有天下;但应该也,大差不差。
  现在的飞行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相对很成熟。
  理论上,研究出人体辅助飞行器,并没有什么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
  最多只是复杂,费时费力一点。
  一旦我们真的把这个东西研究出来。
  带起新的交通出行革命。
  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
  每个人都像买衣服一样,买我们的飞行器。
  那能赚多少钱?
  可以说。
  你们可能想都想不到。
  也无法算出,那个具体利润数字。”
  元辰讲完这三条理由,众人沉默了,包括贾兴豪和秦可梦。
  沉默半响。
  金融办的江海涛率先开口道:
  “好小子!这才是国之未来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经济,说到底;还是太弱,
  太低端。
  现在又畸形发展房地产业。
  早晚有一天。
  如果没有新的支柱行业替代。
  发展的结果,必然只会是一场镜花水月;而且还会留下满地的鸡毛和眼泪。”
  “金融家的眼力,就是通透!”
  元辰看向江海涛,笑着夸奖。
  “哈哈……这是正常人都能看明白的常识。”
  蒋海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只是大多数人假装看不见,或者看见了,没有勇气去承认和正视;都只想着眼前,得过且过而已。
  反倒是元辰小友你,小小年纪,就有不受名头所惑的定力;敢于去专注于解决社会长远问题。
  你才是真正的吾辈之师。
  而我,只不过是,多吃了几年大米罢了。”
  “元辰小兄弟,确实值得我等学习。”陈中华也一脸认真地表示认同。
  看到老伙伴们都这么欣赏元辰,贾兴豪脸色变得好看了许多,最后一脸肉痛地总结道:
  “理性上,我能理解,并感觉自己应该欣赏和支持元辰的想法和决定;
  但感性上,就是感觉太可惜了。”
  “没什么好可惜的!”
  元辰看着他豪迈地道,“按照我们现在的发展趋势,你已经可以把清北,当成我们的人才工厂。
  要不了多久,我们高中,就可以招聘一大批清北毕业生,来给学生们上课。
  给学校搞科研。
  清北是人人都可以拿来用的社会工具,人才工厂;不是全民当神供起来膜拜的神坛。”
  “哈哈……有没有这么牛鼻?”
  贾兴豪被元辰的话强烈鼓舞,直接大笑爆粗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