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妙伶再升官

  酒足饭饱后,妙伶赶紧起身告辞,“皇上还有关于琏郡王的案子要问,诸位,妙伶就先告辞了!”
  知道人家当官的忙,董辉等当然不好强留,赶紧起身要送,被李绾和姬珏拒绝了,“董叔叔,不必了。咱们继续吃便好。”
  ...
  说起来,今个皇上的行程也真是满。
  早上安排召见李绾跟姬珏,结果宝丽无章解释,俩人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去了。皇上虽然生气,但是毕竟是联姻的关键人物。他只能夸赞,“管得好,不愧为我两国的优秀青年。”
  然后呢,轮到妙伶汇报案子了。狗咬人的案子。
  若是一般的官员上报,那肯定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不对,一般的官员,比如府尹詹大人,压根没资格到皇上跟前来详说皇亲国戚犯的案子。这种丢皇室脸的事,百分百高高拿起,然后被下面办案的官员轻轻放下,不了了之。
  可妙伶是谁啊?不说,这是李绾特别交代要闹大的案子,就说,琏郡王他的表哥,那是他从小就看不上的存在。
  还不逮着机会往死里整嘛。于是乎,这案子,被他强势从詹大人手上接过重审后,查的那个仔细啊,恨不得火上浇油,说的更严重些。
  可正说的唾沫横飞兴致高昂呢,哪曾想庞贵妃哭哭啼啼来了,说五公主被人踢成重伤,至今昏迷不醒,太医们都束手无策。
  这,好歹是女儿啊,皇上哪能不在乎呢。交代妙伶在御书房等会,他先去处理女儿的事了。
  李绾拉妙伶那会,妙伶正等在御书房里百无聊赖呢。
  这下好,还抓紧时间跑人家吃了个午饭。还别说,董明坤家估计有这个底子,做饭的手艺可以。
  他重新回到御书房,拉开门,假装一直没走的样问太监,“我皇帝舅舅回来了吗?”
  人家回,“回禀小侯爷,没有!”
  这下他放心了,大刺刺的坐在椅子上,打算稍事休息。脑子里快速运转,一会要如何提起董家的案子...
  没一会,皇上回来了,脸色郁结,暗沉如水。
  妙伶麻溜的爬起站好,拱手,“舅舅!”
  皇上的确宠爱这外甥,也只有他这个皇室子弟,可以在没人的时候叫他舅舅这样亲昵的称呼。
  皇上声音闷闷,“还没走啊,午膳用了吗?”
  妙伶喝酒了啊,哪里能说没用啊,乖乖的答吃过了。
  皇上现在心情不好,当然不会多问。
  知道舅舅心情不好,不好提要汇报的事情。妙伶只能主动关心下表妹的伤情...
  他此时,还不知道是李绾踢的呢,要是知道,估计心里只会祈祷姬莲蓉赶紧死。
  外甥一直是纨绔不懂得关心人,这会知道关心人了,让老皇帝很欣慰。再想到,最近办的几桩案子,还是很懂官场之道的。他老怀大慰,脸色好多了,“听说,你常去李府拜访兰芝先生,那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做清绝的和尚?据说医术很好...”
  李绾都成公主了,人家皇上能不派人调查一二吗?
  也是巧了,他派的是妙伶。呵呵哒,那妙伶还不紧着好听的说嘛。什么女商人白手起家,德行兼备,乐善好施,尊师重道...以一己之力,拉扯供养家中兄弟长大成才云云...
  还说,品行得到兰芝先生认可,甚至做了人家的住家先生。别人说什么都没用,就这一条,能得兰芝先生认可,那肯定是不差的。
  这是皇上先入为主的想法。
  漫不经心的问为何妙伶这么了解,妙伶回,“只因为听闻兰芝先生大名,时常拜访,一起谈诗论道。”
  一说论道,人家把无极道人也引出来了。
  皇上大惊,“什么?可是江湖传闻隐匿多年的高手无极老先生?”他当年,想拜师来着,人家都没搭理。
  此时一听,竟然跑李家给小辈当武师父去了,属实震惊跟嫉妒。
  不过多少年前的事了,他贵为一国之君,倒不至于真的计较。只在心里,更加对这个新封的公主好奇起来。
  不过女儿昏迷不醒,他这几日,着实没心情去见一个义女了。于是,没再提这茬。
  妙伶一听他提清绝,这就是个小忙,不吝啬给消息,“清绝乃天誉城随缘寺的高僧,是住持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弟子。可见其在佛法上的修为和造诣有多高。另外就是,他的医术的确无人可及。太医们束手无策的兰芝先生,他一来就药到病除了。还有...”
  他说起来还没完了,甚至提到西门无心,也是清绝给治好的云云...
  皇上对清绝的兴趣更浓了,“那你小子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出宫去帮舅舅请来啊!”
  妙伶在这会,开始拿捏上了,“那舅舅,能不能听我把几个案子汇报完?”
  “好好,你说你说!”皇上此刻一点没觉得人家是故意要说起案子的,只当妙伶真的改邪归正了,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满意极了。
  ...
  等听完后,皇上气死了,拍案而起,“什么!申王府竟然如此嚣张跋扈?”他这么生气,是因为妙伶不光说了狗咬人的案子,还说了很多,比如说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强抢了多少民女;霸占了多少资产什么的...
  当然了,说的都是李绾给的消息,也就是一查通给的。
  见皇帝舅舅只是生气却不问证据,妙伶心里好笑。果然啊,还是绾儿料事如神。她已经料定了,皇上会和稀泥。早就知道申王府的德行,一直故意压着维护皇家的体面呢。
  怎么会傻傻的要证据,要到手后呢?判还是不判?
  这幸好是妙伶,这个皇亲国戚给曝出来的,而且只有他们二人。若是大臣,就算皇上表面应承你,你人走了,就得茶凉。这么没眼力见的官员,给皇帝找麻烦的官员,注定要做仕途的冷板凳了。
  但是妙伶,自己的亲外甥,揭自家的短,皇上只会觉得他用功努力,初出茅庐不怕虎。
  心里想着,这帮王孙贵族的确太不像话了,这么下去,简直把他的名声都搞臭了。看来,今后还真得弄个机构适当约束一下。
  再加上上一次,妙伶掩盖三公主丑闻(他信了女儿是私奔了)那件事处理的深得他心,于是老皇帝当机立断,“妙伶,这样吧,朕即刻传旨成立宗人府这样的机构,专管皇室子弟犯案的,你就辛苦下,将这负责人的职位也一并担任了吧!”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