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沉迷于资本运作,没有好结果

  叶可勇接到周敏的电话后。
  在蜀都机场等了半个多小时。
  一个英姿飒爽的姑娘开着一辆凌志400。
  接上叶可勇,一路赶往绵城。
  这姑娘名叫田雨,是钟燕为苏芷涵安排的安保员。
  一路上,叶可勇试着跟田雨打听林向东的情况。
  可惜田雨根本不理他,只好作罢。
  晚上7点过,田雨赶到绵城东山大酒店。
  扔下叶可勇一个人,又开车赶回蜀都。
  叶可勇明白自己不受待见。
  也只能忍着,自行办理了酒店入住。
  这时候,林向东正在周佑军家里吃饭。
  周佑军刚从蜀都赶回来。
  跟林向东汇报一下双安地产的运营情况。
  双安地产在蜀都的“浣花西苑”项目已经开始拆迁了。
  这是一个近1300户的拆迁安置小区。
  双安地产承接开发这个项目没什么利润。
  不过,做这个项目,也拿到了附近的140亩地。
  这段时间,黎江也在亚龙湾忙碌着。
  亚龙地产在亚龙湾投资的五星级海景度假酒店。
  已经开始设计,预计春节后就要准备动工了。
  在周佑军家里吃晚饭。
  只有林向东、董晓莉和周佑军两口子。
  儿子满了半岁之后,胡晶晶就给他断了奶。
  胡晶晶敬了林向东一杯酒,赞叹道:
  “向东,你真是太厉害了。
  去港岛做私募,这么快就翻了七八倍。”
  林向东微笑道:
  “港股是成熟市场,规模也比较大。
  有融券和股指期货等做空手段。
  我们恰好赶上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个月,FIm开始轻仓投资。
  11月的基金净值变化不大……”
  林向东简单解释几句。
  胡晶晶又抿嘴一笑:
  “老周认购的1.5亿FIm一号。
  这么快就翻到了11亿港币。
  赚的实在是够多了”
  林向东只是点头一笑。
  到了2000年,FIm一号的收益率会高达几十倍。
  到时候,再加上实业投资方面的收益。
  周佑军两口子的身家只怕会超过百亿。
  晚上9点过,东山大酒店。
  叶可勇喝着咖啡,手里夹根烟。
  琢磨着如何与林向东沟通之时。
  东山度假山庄,董晓莉的木楼小别墅。
  客厅的嵌入式壁炉里烧着木炭。
  沙发上,董晓莉骑坐在林向东身上。
  扭动腰肢,满面绯红,娇吟潺潺。
  夜里快10点半了,两人才出了别墅。
  董晓莉开着林向东那辆墨绿色陆巡。
  出了山庄,向西山公馆驶去。
  半路上,董晓莉轻声问道:
  “向东,你什么时候回港岛?”
  林向东道:
  “我周五去蜀都,周日要去特区,下周一回港岛。
  这几天,我尽量多陪陪你。
  下个月,可能要月底才会回来。”
  董晓莉又道:
  “我没事的,你的工作要紧。
  晶晶现在正式上班了,我也轻松多了。
  我和晶晶他们商量好了。
  明年下半年,商贸公司转让给宏元建材。
  我就专心准备做超市了。”
  林向东点头道:
  “这些事,你们自己商量就行了。”
  董晓莉沉默片刻,突然叹道:
  “向东,上个周末芳芳回家。
  带回来两本日记。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她放在了书桌抽屉里,没有上锁。”
  林向东惊讶道:
  “晓莉姐,你翻看芳芳的日记了?”
  董晓莉摇摇头:
  “我很想看的,最后还是忍住了。
  芳芳过去从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
  这说明,她有心事,又不愿意跟我讲。”
  林向东更惊讶了:
  “难道你还在怀疑……”
  董晓莉轻声叹道:
  “女孩子的心思,你可能不太懂。
  芳芳的walkman,经常都在播放你唱的歌。
  周末回家,她卧室里的音响,也经常放你的歌。
  最近她每周回家,我感觉她话都少了许多。
  向东,我活了半辈子,现在什么都知足了。
  唯一担心的,就是芳芳对你痴情啊。”
  林向东点根烟,沉默片刻后,答道:
  “晓莉姐,等春节回家休假。
  我再跟芳芳好好聊聊。”
  董晓莉想想道:
  “等芳芳放了寒假,我带她来港岛玩几天。”
  林向东点头道:
  “好,那我到时候跟她聊。”
  林向东抽着烟,眉头微皱。
  按董晓莉描述的,董芳这丫头似乎越陷越深了。
  这一刻,林向东又想起了前一世的苏芷涵……
  11月17日,周一,上午9点半。
  恒生指数开盘跳涨230多点,一举踩上10日均线。
  第二波反弹趋势基本确认。
  看着电脑上的行情,张燕有些兴奋。
  不在于赚钱,而是做对了方向。
  稍后,沙慕杰在办公室也激动的握紧了拳头。
  忍不住轻吼一声“yes!”
  今天的汇市开盘后,韩元就扛不住了,直泻而下。
  刚才,公司安装的路透社信息终端出来消息。
  韩国外汇储备近乎枯竭,宣布放弃对标美元的固定汇率。
  这一刻,沙慕杰对林向东的钦佩更上层楼。
  林向东让他做空韩元,时机掐得太准了。
  此时,绵城的东山国际大酒店。
  叶可勇也终于等到了林向东露面。
  酒店茶楼一间包房里。
  周敏用熟练的茶艺,沏了一壶从家里带来的普洱熟茶。
  林向东为叶可勇递上一杯茶。
  “抱歉了,叶先生,昨天我家里有事,招待不周。”
  叶可勇赶紧道:
  “林先生无需客气,是我冒昧打搅了。”
  林向东递上一根烟,又问道:
  “叶先生还是为cIc的事而来?”
  叶可勇点头道:
  “是的,cIc有国家通讯社的背景。
  中华网定位于做新闻门户网站。
  林先生,请相信叶某。
  中华网与cIc合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林向东慢条斯理点上烟,又问道:
  “叶先生,cIc究竟是怎么来的?
  通讯社在cIc具体持有多少股权?”
  叶可勇解释道:
  “cIc是94年在港岛注册的。
  大股东是金鼎集团,这家公司是亚太分社的全资子公司。
  我是cIc的发起人之一。
  我们当时和亚太分社合作,想做一家网站。
  不是互联网,是一个独立的网络。
  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还有全球的金融信息资讯。
  我们当时决定以风险投资的模式运营cIc。
  先由金鼎集团下属的子公司运中发展。
  和我供职的亚太在线合资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运中投资。
  其中,运中发展持股60%,亚太在线持股40%。
  然后,又以运中投资发起,与一些个人投资者组建cIc。
  这些个人风险投资者出资2500万美元。
  运中投资持有38%的股权,是cIc第一大股东。
  cIc本来计划在特区投资兴建总部大楼。
  我们预计三年左右就能产生至少3亿美元的年营收。
  只是,后面政策突然有变。
  cIc便计划向互联网业务转型。
  今年6月份,我们在开曼群岛注册中华网公司。
  准备以china.这个国际域名。
  做一家主要面向内地市场的门户网站。
  只是完全没想到,你们抢先注册了中华网公司。
  更早在去年就注册了china.这个域名。”
  林向东抽口烟,淡淡一笑: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的计划。
  应该是先做出一家域名为china.的网站。
  然后包装为华夏互联网概念第一股。
  迅速到纳斯达克上市融资。
  因为华夏互联网投资刚刚起步。
  一个十几亿人口,经济又快速发展的国家。
  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很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之后,你们又用这些钱不断收购。
  不断制造投资者想要的利好消息。
  推动公司的股价一路上涨。
  又接着继续融资,继续收购。
  就这样,像是滚雪球一样。
  通过资本运作,将这家公司做大,对吧?”
  叶可勇一愣,有些惊讶的看了林向东一眼。
  “没想到,林先生如此年轻。
  就深谙资本运作之道。
  我不否认,cIc确实有类似的规划线路。
  如果中华网与cIc合作。
  我们真的有能力推动中华网去纳斯达克上市。
  最短半年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一年。
  上市之后,中华网有了充足的现金储备。
  可以通过并购来强大自己。
  赶超雅虎也并非没有可能。”
  林向东摇头,轻轻一笑道:
  “叶先生,我们的创业理念,还有做企业的理念。
  一个是东,一个是西,完全是两种思维。
  企业要发展壮大,肯定需要资本运作。
  只是,资本运作只是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
  在你们眼里,资本运作完全变成了目的。
  我承认,中华网要在半年之内去纳斯达克上市。
  只需要找一家顶级投行包装一番。
  给华尔街讲一个好故事。
  然后华尔街又给市场讲出一个好故事。
  中华网很容易受到投资者追捧。
  因为有雅虎的成功案例摆在面前。
  只是,这样的企业是没有一点根基的。
  就好比在沙滩上建房子,很快就会坍塌。
  你们追逐的只是眼前利益。
  规划的发展路线也只是空中楼阁。
  中华网不愿,更不会做这样的企业。
  沉迷于资本运作,通常都没有好下场。
  越是精明的人,越容易将别人看作傻子。
  这样的人,往往自己才是傻子。”
  叶可勇老脸微微一红:
  “在美股市场,这样运作的公司不少啊。”
  林向东笑笑,又道:
  “有哪一家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的?
  叶先生能为我举出一个例子吗?”
  叶可勇又辩解道:
  “互联网是新兴产业,也在跟时间赛跑。
  只要手里有了资本,就有机会一路领先。
  就像中华网刚刚上线,就开始收购港岛网了。”
  林向东又微微一笑:
  “我明白叶先生的意思。
  只是,叶先生对资本运作的理解比较简单。
  就像微软,也收购了不少公司。
  也有很多资本运作,并且越来越强大。
  到了今天,微软更是成为统治市场的巨头。
  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现象。
  微软的核心竞争力是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雅虎的快速成长,也是因为赢得了用户。
  中华网定位于做新闻门户网站。
  网站一上线,就受到用户的热情关注。
  做出好的产品,重视用户体验。
  这才是每一家成功企业的根本。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如果有捷径,那后面的路多半是深渊……”
  叶可勇抽着烟,沉默了。
  此刻,他终于明白。
  眼前这个年轻人,跟他见过的年轻俊秀完全不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