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争夺民生银行?

  5月5日,立夏,农历四月初二。
  顾松的姐姐顾楠,在博士毕业前夕奉子成婚。
  快要满28岁时,顾楠终于出嫁了。
  顾楠的老公姓秦,叫秦一洲,31岁的生物学博士。
  秦一洲在京大生命学院从本科读到博士。
  博士毕业后,又做了三年博士后。
  林向东见过秦一洲几次。
  176公分的个子,五官端正,戴副眼镜,不苟言笑。
  秦一洲老家在西北的历史名城咸阳,父母都是中学老师。
  相比之下,顾楠的家境优越太多了。
  顾楠读大学时,顾朝阳已是副市长。
  现在,顾朝阳刚刚接任了绵城一把手,兼任市长一职。
  秦一洲追了顾楠两三年,在顾楠硕士毕业后,两人开始谈恋爱。
  上午11点多,林向东一行赶到东岭山庄。
  山庄宴会厅门口,顾楠一身婚纱,秦一洲西装革履。
  夫妻俩并排站着,满脸笑容,热情迎客。
  顾楠给林向东发了两支喜烟,又帮他点上。
  “楠姐,秦哥,你们的工作单位定了吗?”林向东笑问道。
  顾楠温婉一笑:
  “定了,我和一洲都去蜀大生命科学学院。
  一洲直接聘为分子生物学副教授,我是生态学讲师。”
  林向东点头一笑:
  “挺好啊,你们需要支持的话,尽管开口。”
  顾楠咯咯一乐:
  “好呀,那就请你这位大富豪赞助一点研究经费吧。”
  林向东想了想,笑道:
  “没问题,我们捐助一个亿,够吗?”
  秦一洲吓了一大跳,顾楠又咯咯笑道:
  “够了,太够了,向东,谢谢你啊。”
  林向东又微笑道:
  “楠姐,我这是祝贺你和秦哥新婚大喜。”
  林向东又指指旁边的周敏。
  “你们准备好材料,然后联系周敏。”
  秦一洲又赶紧道谢。
  等林向东一行进了宴会厅,秦一洲有些激动,悄声道:
  “小楠,一个亿的资金,我们都可以考虑创业了。”
  顾楠摇头一笑:
  “这是向东捐助给蜀大生科院的科研经费。
  他还要给中科院微电所捐助一个亿。
  另外,向东让赵睿去创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
  计划在国内重点高校设立1000万美金的奖学金。
  你将来想要创业,只好有好的项目。
  向东给你投5个亿甚至10个亿都没问题。
  不过,你只能到绵城来创业。
  向东要在绵城发起成立一家产业投资基金。
  这家基金规模100亿,只投资绵城本地创业项目。
  投资范围是高新技术项目,生物技术也在其中。”
  秦一洲傻眼了,喃喃道:
  “那我们可以在绵城创办一家基因测序公司。”
  顾楠又抿嘴一笑,悄声道:
  “那你就努力吧,向东有的是资本。
  你需要解决项目、技术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秦一洲下意识挺起了胸膛。
  “只要有充足的创业资金,我们一定能成功。”
  宴会厅旁边的会客室里。
  林向东跟顾朝阳夫妇、黎宏升夫妇、陆怀山夫妇等长辈一一打声招呼。
  顾松笑道:
  “爸,向东哥要给蜀大生科院赞助1个亿的科研经费。”
  顾朝阳愣了一下,摇摇头道:
  “向东,有这个必要吗?”
  林向东微笑道:
  “顾叔,我这是支持教育和基础科研啊。”
  秦玉梅又抿嘴笑道:
  “向东,绵城正在筹备成立商业银行。
  你要不要投点资金,做一个创始股东?”
  “玉梅姐,这家银行有多大规模?”林向东好奇道。
  顾朝阳笑着介绍道:
  “绵城商业银行早在96年底就开始筹备了。
  主要发起人是全市9家信用社和市财政。
  注册资本1.65亿,性质是国有控股的城商行。
  这样一家小银行,只怕入不了你的法眼吧。”
  林向东点头一笑:
  “是啊,确实小了一点。”
  秦玉梅又笑道:
  “向东,京城还有一家民营商业银行,名叫民生银行。
  由工商联在96年发起成立的,已经在申请A股上市了。
  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最近,有很多创始股东在退出,也有几家股东在争夺股权。
  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收购部分股权。”
  林向东想了想,笑问道:
  “玉梅姐,我可以收购成大股东,甚至控股吗?”
  秦玉梅摇头一笑:
  “大股东你有机会争取,控股就别想了。
  这是国家特批成立的一家民营银行。
  按照政策,单一股东的持股必须低于10%。
  我了解的情况是,民生银行96年批准成立时。
  总共有20多家股东,注册资本金13.8亿,总股本13.8亿股。
  当时的发起人,单一股东最高持股有9000多万股,占比6.54%。
  目前,咱们蜀川的希望集团通过收购,已经持有1.38亿股。
  占到民生银行总股本的9.99%,达到上限了。”
  林向东点根烟,仔细回想一阵。
  民生银行A股上市之后,因为股权的分散。
  一直都陷于三大股东派系的股权争夺,发展得并不好。
  想了一阵,林向东又看向黎宏升和刘春兰。
  “爸,妈,我建议宏元集团可以收购部分民生银行的股权。
  同为蜀中企业,将来可以在这家银行与希望集团合作。”
  黎宏升想了想,眼神猛的一亮,又看向秦玉梅。
  “秦行长,宏元集团收购民生银行股权一事有可能吗?”
  秦玉梅想了想,点头道:
  “应该有希望的,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是经老。
  经老是全国工商联退下来的。
  创办这家民营银行也是经老一手促成的。
  只要得到经老和希望集团的支持。
  宏元集团通过溢价收购,入股民生银行是有可能的。”
  刘春兰又好奇道:
  “玉梅,如果我们要收购民生银行9.99%的股份。
  按现在的行情,要花多少资金?”
  秦玉梅答道:
  “我听说最近的收购价在6元左右一股。
  相比于96年创办时增值了6倍。
  如果宏元集团给到8元一股,肯定没问题。”
  林向东又微笑道:
  “爸,妈,就算10元一股收购。
  1.38亿股总共需要13.8亿资金。
  从长期来看,金融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将来这笔投资增值几十倍也是可能的。”
  黎宏升和刘春兰相视一眼,齐声道:
  “如果有机会,宏元集团确实可以入股这家银行。”
  宏元集团现在也是财大气粗,十几个亿不算什么。
  刘春兰认购的FIm一号基金,去年分红有55亿多港币。
  现在持有的基金净值,还有110多亿港币。
  两口子和秦玉梅商量一阵。
  决定先去找希望集团的老板刘永豪商量此事。
  身为蜀中的知名民营企业家,黎宏升自然是认识刘永豪的。
  希望集团98年已经在A股上市。
  目前的股票总市值不到50亿。
  黎宏升夫妇的真正实力,是刘永豪的好几倍。
  更不用说,身后还有林向东这样一个大富豪女婿。
  顾朝阳又笑看着林向东,问道:
  “向东,民生银行是全国唯一的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你一点都不感兴趣吗?”
  旁边的顾松笑呵呵道:
  “爸,向东哥花了24个亿入股特区的平安集团。
  接下了工行持有的国有法人股。
  占平安集团总股本的18%,是第一大股东。”
  顾朝阳惊了一大跳,好奇道:
  “向东,你对保险行业有兴趣?”
  林向东点头道:
  “顾叔,平安是国内金融机构改革走在最前列的企业。
  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保险,还有券商、信托和海外业务。
  下一步,如果通过收购或者创办一家银行。
  这家公司的金融牌照基本就齐全了。
  平安集团未来可以发展为一个金融控股平台。
  旗下的保险、券商、信托和银行等业务独立运营。
  满足国家要求分业经营的政策。
  这样的金控平台,未来可以发展到很大规模。
  并且有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秦玉梅顿时一脸恍然:
  “向东,金控平台才是你的目标啊。”
  林向东笑着点头道:
  “对,平安这样的公司,将来肯定会首选海外上市的。
  相比于国内普通的商业银行,它的发展空间要大得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