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真正的芯片投资计划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林向东侃侃而谈。
  给人留下了有钱豪横,志得意满,又有一腔热血的印象。
  没办法,这个26岁的年轻人实在太有钱了。
  江一舟点了一根烟,忍不住问道:
  “小林,你在绵城创办的华虹产业投资基金规模高达百亿。
  为何会限定于只投绵城本地的项目?”
  林向东解释道:
  “江主任,一方面是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
  另一方面,绵城正在申请成立国家科技城。”
  高远又笑着补充道:
  “江主任,向东希望通过投资,推动绵城发展为华夏的硅谷。
  之前,他已经在绵城创办了富乐文创集团。
  这家公司正在投资打造文创旅游小镇。
  首期项目开发的圆明新园,投资规模就高达200亿。
  绵城为此设立了旅游开发区,面积108平方公里。”
  “我看到过新闻,这个项目原来是你投资的?”
  江一舟满脸惊骇,看着林向东,没法再淡定了。
  林向东答道:
  “这个项目,我们在98年春节就开始讨论了。
  后面又请了专家组调研论证了几个月。
  围绕华夏传统的园林艺术,还有各地风土人情。
  我们在绵城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将影视娱乐文化和旅游结合,投资兴建文创旅游小镇。
  也是在西部地区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这样的大项目,也能发展经济,带动就业。
  从长远来看,旅游也是黄金产业,值得投资。”
  张如京忍不住赞道:
  “小林,你这手笔也太大了。”
  林向东又微笑道:
  “张博士,我们考虑投资方向和项目之时。
  始终看的是10年乃至20年的大趋势。
  产业投资一旦追求短期回报。
  就容易受到杠杆投资的诱惑。
  如果遇上市场不好或者突发状况。
  这样的公司很可能会撑不住。
  比如97年到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
  很多高负债的公司都死掉了。”
  接着,林向东又从手包里取出一部手机。
  “我们投资中芯国际,还有国产芯片项目。
  其实都不是重点投资方向。
  我们一直在思考围绕手机这个产品。
  针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投资。”
  江一舟拿起手机瞧了瞧,好奇道:
  “这是摩托罗拉今年3月份出的A6188。
  小林,你对手机产业链准备怎么投资?”
  林向东淡淡一笑,解释道:
  “这部A6188,称得上全球第一部打开了市场的智能手机。
  除了通话,它还有短信、日程、字典和游戏等功能。
  通过触摸屏,支持手写笔输入中文。
  还支持wAp无线上网。
  它的处理器叫做龙珠,操作系统叫做ppSm。
  手机操作智能化,支持移动上网,应该是未来趋势。
  3G网络的商用在国外应该为期不远了。
  等3G手机开始普及时,实现了移动互联。
  到时候,手机可能就会迅速走向智能化。
  人们就像是拿着一部轻薄小巧的电脑。
  我们已经在港岛注册了一家软件公司,初期投资2亿美金。
  利用开源软件,准备用三到五年时间。
  开发面向3G时代的真正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这家公司会在内地的特区,美国硅谷和法国巴黎。
  设立三家研发中心,招募全球的顶尖人才。
  这是操作系统方向的投资。
  在终端产品方向,我们计划在绵城投资一家公司。
  推出自有品牌的国产手机。
  在手机芯片方向,我想请教张博士和江主任。
  我们能不能投资一家做Ic设计的公司?”
  江一舟和张如京相视一眼,都惊呆了。
  张如京忍不住道:
  “小林,手机芯片是德仪、高通和英飞凌等国际大厂的天下。
  操作系统,爱立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已经联合推出了塞班。
  这几家手机巨头,加上三星,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你这样投资进去,跟它们怎么打?
  难道你还想投出一家三星一样的公司?
  在华夏,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江一舟也劝道:
  “小林,对手全是全球的行业巨头。
  你投进去再多钱,最后可能都会打水漂。”
  林向东淡淡一笑,又解释道:
  “我们在操作系统方向的投资思路。
  是面向3G时代,开发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
  这是一种互联网项目的投资模式……”
  详细解释了安卓系统的创业思路,林向东又接着道:
  “至于自有品牌手机,这个比较清楚。
  有一家做bb机起步的公司名叫波导。
  这家公司做的品牌手机比较成功。
  已经在A股申请上市了。
  华夏的手机市场规模在迅速增长,空间很大。
  只是这种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自有品牌手机。
  长期发展下去,没有什么竞争力。
  所以,我们要做手机,就一定要掌握芯片设计。
  最终要用上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设计的芯片。”
  张如京摇头道:
  “小林,操作系统很难,芯片设计更难。
  哪怕你的芯片设计出来,也生产出来了。
  你又能卖给谁,如何商业化?”
  林向东微微一笑:
  “张博士,我反复思考,想到了一种思路。
  我们不能单纯做芯片设计,还要做软件集成。
  同时还要有做代工的生产线。
  我们不只卖芯片,还要整合软件。
  给类似波导或者更小的公司,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要做到它们只需要加一个手机壳,贴上牌子就行了。
  像德仪、高通和英飞凌这些大厂。
  它们都只是提供一个芯片平台。
  剩下的事,都需要手机厂商自己去研发,或者外包。
  我相信,这种一站式的,类似odm代工的解决方案。
  一定会受到很多中小手机厂商的欢迎,特别是国产手机。
  他们只需要去做品牌,做营销,做渠道和市场……”
  听林向东详细解释和“畅想”了联发科式的打包模式。
  张如京和江一舟的眼神渐渐变了。
  现在,联发科主要做的是dVd芯片,还没有进军手机芯片。
  距离获得山寨之王的大名还要过几年。
  江一舟是移动通信技术博士,很快就明白了,忍不住赞道:
  “小林,你真是一位商业奇才。
  按你这个思路,手机设计公司的活大部分都让你做了。
  虽然不至于简单到加个手机壳就是成品。
  不过,手机设计公司不用再去做软硬件集成开发。
  产品开发门槛和研发成本会明显降低。
  开发的时间周期也会大幅缩短。
  这样子,低端手机的投资门槛也会明显下降。
  现在最便宜的手机也要1000块左右。
  贵的国产手机还能卖两三千。
  这种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只要能做出来,很有希望大卖。
  能从德仪和高通这些芯片巨头手中抢到一部分市场份额。”
  张如京也点头赞道:
  “用这种模式切入Ic设计,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用odm业务的现金流来维持公司生存和发展。
  同时芯片设计上可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
  只要能有成长和发展。
  总有一天,自研芯片肯定能接近甚至赶上国际大厂。”
  林向东又苦笑道:
  “张博士,我不懂技术,纯粹是纸上谈兵。
  投资这个项目的资金我们有。
  只是项目操盘人和研发人才,还需要张博士帮忙推荐。”
  张如京开怀一笑道:
  “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帮你这个忙。”
  这时候,张如京和江一舟都明白了。
  做手机芯片,才是林向东真正的芯片投资计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