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夜饮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大阿哥赶到康熙驻地时,日光已尽,军营中,处处篝火。
  其实,他早在惠妃和德妃做局引诱水仙时,就已出发。
  水仙此局入或不入,她都会被利用。
  方式稍有改变而已。
  御前总管梁九功见他长途跋涉赶来,连忙遣徒弟进帐篷里通传,然后自己亲自服侍大阿哥下马。
  “大爷一路辛苦。”
  “梁谙达客气。汗阿玛这几日如何?”
  梁九功不好明说,只打了个暗号。
  大阿哥看懂了。
  上意不豫。
  康熙不开心的原因很简单。
  兵不行。
  这些年光顾着打南面,他把精力基本集中在如何发展水师上,没有过多在意八旗的骑兵如何。
  经过这么多天的拉练,康熙得出结论。
  骑兵的懈怠,肉眼可见。
  他叫人把自己看不上的参领、都统都记下来,今天细细一数,竟有二三十。
  岂有此理。
  国库十有六七都充作军饷,结果他们就是这么效忠朝廷的。
  那他还拿什么打北边的罗刹?
  大阿哥此刻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有点别扭和担忧的康熙。
  “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太皇太后可好啊?”
  “是,老祖宗身体康健。”
  大阿哥不慌不忙,主次分明、滴水不漏地把孝庄的主意说了一遍。
  康熙没有在这种小事上违逆祖母的道理,立刻准了。
  “朕待会儿叫太子一起跟你回去。他也该在长辈面前,多尽孝道。你们俩换着来吧。总不能只教你一个人跑来跑去。”
  大阿哥进来时就察觉出不对劲儿了。
  往日,太子从来轻易不离阿玛左右。这个时辰,他应该在这儿啊。
  他还特意卡着钟点过来的呢。
  “儿子谢汗阿玛。那,太子殿下,在哪儿呢?我也好几天没见他了,有些思念。”
  “去练箭了。朕今日检查他的功课,没进步也就罢了,说他两句,还敢顶撞。罚他练开弓二百次。”
  “那儿子也去陪他吧。”
  康熙越想越气,拦住长子。
  “不必。朕今天非叫他吃点苦头。越大越不懂事,反而不如小时候乖巧听话。来人,传膳。你跟朕一起用。”
  大阿哥见阿玛怒意正盛,不敢再开口劝,思来想去,只敢说起妹妹们学骑马的趣事。
  “三妹妹胆子有点小,头一天勉强上了马,晚上回去想是没疏散好,筋骨疼。第二天见了我就磨磨蹭蹭的。儿子刚说两句重话吓唬,她就乖乖去练。拉着马笼头,跟马有商有量的,求它走得平稳些!”
  “哦,那四格格呢?”
  “四妹妹可就厉害了,天分极高,头一天就学会了,第二天起来的比儿子还早,说要出去玩儿。汗阿玛还记得那匹纯白的小母马吧?儿子送给了她。”
  “嗯,倒是相宜。”
  康熙按照大阿哥的描述,想象着俏丽的小女儿骑着匹雪练般洁白的小马,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跑跳、欢笑。
  他很自然的,想起海枫的母亲济兰来。
  可惜啊,她没能按原计划陪着过来。
  “朕叫随行的如意馆画师也跟你回去。给你四妹妹,画张像。”
  “儿子代四妹妹,谢过汗阿玛。”
  晚膳摆上来,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军中诸事从简,父子二人用过些蒙古菜和牛羊肉,饮了奶茶,梁九功重新布置一番,康熙心中才稍稍宽慰,留大阿哥小酌说话。
  “有件事,悬在朕心头良久。也没几个人好商量。你二伯和叔叔,朕都问过了。太皇太后和太后,朕觉得,还没到开口请旨的时候。你是长子,岁数大些,也知道底细,同朕一起思量下。”
  大阿哥马上就意识到是什么事,面上却不敢显露。
  “是,儿子愿为汗阿玛分忧。”
  “嗯。你三个妹妹的婚事,我原本,打算把二公主嫁去漠北,四格格给喀喇沁,三公主,再等等,不急。可你应该也听说了,太皇太后亲笔懿旨,把二公主指给了巴林部的乌尔衮。也罢,淑慧姑姑的面子不能伤得太狠。乌尔衮没了王位,总得给他个补偿。”
  “那,汗阿玛是在三妹和四妹间,拿不定主意?”
  “是啊。你二伯呢,觉得三公主好。年纪只比长孙台吉大三岁,察珲大汗急着抱曾孙呢,四格格年纪不合适;恭亲王觉得,还是四格格好。他听大公主说过,三公主胆小懦弱,蒙语也不通,难当大任。朕也是左右为难啊。”
  大阿哥仔细端详着阿玛的神色,觉得他此刻确实只想问自己点家事,并无旁的意思,略微放下心来,谨慎应对。
  “汗阿玛是问儿子作为兄长的想法,还是作为皇子的想法?”
  “都说说看。今日,百无禁忌。”
  “遵命。若是作为一名哥哥,儿子觉得,漠北苦寒,游牧为生,离京城路途遥远。妹妹们都在紫禁城中娇生惯养,怕是,受不得煎熬。另挑宗室女,将其封为和硕公主,请太后或老祖宗教养一段时间,和亲过去也就罢了。”
  康熙微醺着,无奈地摇摇头。
  “朕,若只是一名阿玛,也会这么做。可,朕是大清的皇帝呀。你接着往下说。”
  “儿子,不敢说。”
  “瞧你这小家子气的样子。朕已说过,百无禁忌。”
  大阿哥赶忙出位,双膝跪地。
  “此事关乎大清国运,江山社稷,汗阿玛应当同太子殿下商议。”
  看到孩子这样小心翼翼,康熙反而有些不忍。
  当日气头上说过的那些刻薄话,终究还是把大儿子给伤到了。
  “这样。你只管说,朕,就当没听见。”
  “是。儿子以为,只有四妹妹,可配长孙台吉。”
  “为什么?”
  “聪慧、美貌,且,长孙台吉对她痴心一片。”
  让康熙犹豫不决的,也是这些。
  “可她年纪实在太小,土谢图汗部的长辈们不喜欢。”
  这一点,大阿哥也迟疑过。
  但他见到多布为四妹妹敢于反抗长辈,便不担心了。
  “儿子觉得,不被婆家喜欢,正是四妹妹最大的优势。”
  康熙的酒意,在听到这句话后都有些消散。
  “何解?”
  “汗阿玛,您希望长孙台吉更喜欢谁?您?还是察珲大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