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想买庄子

  县城,只要有钱就好办事儿。
  七巧在山上找不齐的染料,在药铺里就能买到好几样。
  茜草、苏木、薯莨都可以染成红色。
  只是这古代穿红色的时间和机会实在太少,所以,七巧决定给它加工一下,红有那么多种。
  大红朱红深红水红杏红粉红桃红……七巧觉得她能七十二变。
  小姑娘家家的衣服干嘛要这么老气,穿得粉粉嫩嫩的不香吗?
  “我听说出嫁的时候穿粉红的是妾室。”
  七巧被胡小莲的思维打败了。
  “我说的是咱们染成其他红的颜色给小姑娘做衣服穿,不是大姑娘。”
  这年头,真是穿衣服都要讲尊卑,挺心累的哈!
  不过,她从来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
  不能纯红,那就来点添加。
  论染色,七巧不精通。
  但是论调色,七巧在这儿是染色界的祖宗。
  明亮 的玫红,柠黄加湖蓝,用减色混合法可以得出很多色。
  品红加黄等于红;青黄等于绿;青品红选装于蓝……凡是两个以上适当比例混合产生白色的颜色光是互补色,就能得到一种新的颜色。
  看七巧这样添加那样舀一点,胡小莲简直心惊肉跳。
  染废了怎么办?
  “没有废的布料,咱们家这么多人,一人一件衣服都要用不少的布料;再不济,你们不是还在做鞋底吗,剪了做鞋垫做布鞋都行。”
  夭寿噢,这么好的布做鞋子。
  “嫂子,大胆的尝试总会有惊喜,现在我们关键的问题是要掌握好份量。”
  这要命的比例凭手感真的是一个问题。
  七巧想出一个主意,那打酒的提壶不也可以借鉴一下吗?
  一两的,二两的,半斤的和一斤的。
  立即让二牛去买竹子回来做提筒。
  “这要是在山里山沟边砍就行了,哪还用花钱买。”
  大牛心疼钱。
  “大哥,你也说那是在山里,咱们现在是在城里,城里没有咱们家的地自然只有买了。”
  说起地,七巧想起了这个时代有一种叫庄子的产物。
  好像有钱人家都会置办庄子。
  嗯,没错,不管在哪个朝代,有钱人最喜欢置办的都是不动产。
  房子,庄子二者必备。
  自家手上有银子,为何不买一个庄子。
  庄子上可能种粮也可以满足一些日常生活所需。
  嗯,是个好主意。
  她这次进城,老爷子是将四百两银票全给了她,让她做主。
  七巧只拿了两百两,余下两百两银票让老爷子保管。
  家中有粮手中有钱,心里才不会慌。
  做生意,也不能全部家当都押进来,一家子的生活还是要有保障。
  所以七巧拿了两百两银子来折腾。
  一想到要做染布的成本,要买庄子,七巧就觉得钱不够使了。
  想个什么法子再赚一笔呢?
  这时候,胡小莲听见有人敲门。
  “你大哥二哥都不在家,这会是谁?”
  胡小莲有点担心,毕竟家里只有姑嫂二人。
  “没关系,大嫂,咱们隔壁就是县衙,要是有危险,咱们大喊救命就成。”
  当然,七巧还是抱着一种光天化日之下应该没人这么大胆的想法。
  “那我去开门。”
  “嗯,我在你身后看着点。”
  七巧随手抓起了抵门柱的木棒握在手上。
  “请问你找谁?”
  胡小莲看着来人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还是有点担心。
  “你是……”
  小伙子连忙退后几步,又抬头看了看旁边的门牌号:“这是夏姑娘家吧?”
  夏姑娘?
  醉香楼的店小二顺子。
  七巧连忙站了出来。
  “夏姑娘,你总算回来了,我们家公子来了,请您过去谈谈。”
  “请转告周公子,等家兄回来后就过去。”
  “好的,小的回去回禀公子。”
  七巧想这家伙找自己是为了啥事儿?
  不过,自己也正想找大佬抱大腿呢。
  想在大佬手上捞一笔,用什么办法呢?
  是再卖几个菜?
  好像也不太行,毕竟,这玩意儿一开发了就不得了,再说夏家秘方都没有信了。
  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还能这么吃才奇怪呢。
  不能为了银子掉了马甲。
  那……
  算了不想了不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正想着大牛二牛回来了。
  “妹妹,你看,这是什么?”
  七巧看二牛手上抱的一个炉子不明白他的意思。
  “你不是说在城里吃烤肉不方便吗?我今天路过铁匠铺看这个炉子挺好的,就买了回来,还让铁匠给我们打了一个铁的这种。”
  一个圆形的铁架子。
  好家伙,烤串必备工具嘛。
  是了,那位不是想让吃烤串登上大雅之堂吗?
  有赚钱的门路了。
  这一次,自己要敲他……不,要赚他多少钱合适呢?
  千儿八百的——好像不算多。
  只是,给人的感觉不太好。
  毕竟,醉香楼的大老是自己目前能抱上的唯一大腿,是财神爷,得罪不得。
  所以,刀不能太大肉得小刀小刀的割。
  太少了,又觉得很亏本呢。
  哎,真让人为难。
  “七巧,你在想啥?”
  二牛在她发呆有点疑惑,难道这个不应该买?
  “二哥,你去打听一下,县城附近的庄子多少钱一个。”
  是了,她不能贪心,能买一个庄子的银子就足够了。
  细水长流嘛,不能一棒子将大佬吓退。
  庄子?
  二牛一惊,七巧要买庄子。
  七巧点了点头。
  二牛啥也不说了,赶紧的出门去。
  他前段时间在县城也是摸了些门路,结识了一些人。
  知道有一个姓赵的牙子,买卖人口土地都有些门道。
  “赵叔,您知道县城附近的庄子怎么卖的吗?”
  “庄子啊,要看大小远近,县城附近好的庄子一般一亩地得卖二两银子,一个小庄子也有百来亩地,而且,不好买要看机遇。还有就是庄上的庄户的安置问题,买一个庄子,花费三百五两银子算正常的。”
  “远一点的呢?”
  “远一点的就一两银子一 亩,但是太偏了土不好也不出货,买了会亏本哟。”
  远了的庄子富家大户都不会要的。
  “多谢赵叔了。”
  “谢啥?子善啊,你若要买庄子找你赵叔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贴贴的。”
  “嗯,肯定是找赵叔的。”
  二牛将价格说了,七巧算了一下,怎么着也得买上百来亩地吧,那就得要三五百两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