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留不得了

  “你睡得可真香,你就这么放心妹妹啊?”
  “放心吧,她胆比我们大,主意比我们正。”二牛宽慰道:“更何况,这一路上还有周公子照应。”
  “你说,周家那位?”
  “且看看吧。”
  二牛也不蠢,早就觉得那位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咱们家七巧不是那么好骗的。”
  经过他多次观察发现:七巧真的不是普通女孩子,要比心眼周文立不一定比得过。
  自认不如妹妹厉害他也就不瞎操心了。
  用七巧的话说:术业有专攻,尺有长短寸有所长,各人干好各人的事儿就好。
  爹娘和叔婶在家里陪着爷爷种好地守好大后方,大哥大嫂搞印染,自己看好铺子,四牛专心学武;五牛六牛考科举,七巧去拓展生意,八牛九牛十牛只需要好好长大成人……好幸福的一家子!
  二牛不知道的是,在昌州的王家,王老爷到了。
  “大哥,原本是小弟回昌元县看您的,只是目前情况复杂,小弟实在抽不开身。”
  ‘无妨,说吧,什么个情况?”
  王老爷知道这个庶弟有几分本事,在族中很恃才放旷,他也无所谓。
  说到底也不过是自己养的一条狗而已。
  挣再多银子也是为长房挣的,他一家子不过是拿着月银过日子。
  在自己面前当孙子允许他在外人面前当老爷。
  “大哥,您能说说夏家的情况吗?”
  “夏家?哪一个夏家?”
  王老爷愣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了:“那个什么小河沟村的那一家?”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王三老爷这会儿就很心累。
  难不成现在还觉得夏家是普通的农户吗?
  “夏家的五牛中了举人。”
  “什么?”这一下王老爷坐不住了:“怎么个情况,不是让你出手吗?这么点小事儿都办不成,要你何用……”
  面对暴跳如雷的当家人,王三老爷骂娘的心思都有了。
  他娘的,到底是谁惹的祸,他知不知道?
  “小弟派人伤了他的右手,但是,他依然进了考场而且高中。”这才是可怕的地方,他一个劲儿的骂,连轻重都不懂:“小弟只想问一问,夏家幕后是否有高人。”
  “什么高人?”
  王老爷烦躁得很,一个小小的农户之家三年之间出了一个举人,举人意味着官身,夏家一跃而起成为了官家。
  连县太爷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王家一个商户算什么。
  “那么,这三年多,大哥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王三老爷最烦的就是这一点:你儿子惹了祸却不将屁股擦干净了。
  现在惹出大麻烦了,怎么办?
  “夏家的生路断了,连着和他家有关系的都没有生计来源;后来老宅被烧了,一家子撵到了山洞里去住,再后来……”
  再后来就是说要考秀才。
  “大哥,可知他的先生是谁?”
  “一个魄落户秀才,房子也烧了,之后不知所踪。”
  王三老爷再次在心里骂娘:这个蠢货!
  若真是魄落户秀才,岂能有这样的本事让一个农户子弟考中秀才考中举人。
  最主要是现在还不知所踪了。
  夏家的行踪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们去了山上就没有了消息?”王三老爷无语至极:“什么山还大哥让大哥都买不起?”
  这种人家敢正面刚那就是不怕死的,遇上了你就得往死里整。
  否则一旦得了机会就会被反噬,如今看来已经开始了。
  “谁知道呢,那座山夏家早已经买下来了。”
  王三老爷张大了嘴巴。
  一个普通的农户随便能买得起山吗?
  “什么时候昌元县的农户这么富有了,还是说那山不值几两银子?”
  “鬼知道怎么回事儿,反正烧了宅子一家子就撵上山,待小河沟发大水那里的村民上山时,他们出示的地契那山属于他们的。”
  好吧,都这样了,眼前这位蠢货还任由他们发展。
  有退路,就意味着有出路。
  这样的夏家若是被自己遇上了绝对会赶尽杀绝容不得他们喘息。
  “再后来就没有上过山了?”
  “山上有狼,没人敢上去。”
  王三老爷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蠢得真正是与众不同。
  当真山上有狼,夏家人能安然无恙的活到现在,还能活到孝秀才孝状元。
  “夏家那位先生姓什么?”
  “姓文,我让苏管事去找过他请他教导族中的孩子,他拒绝了。”
  “所以你就放火烧了他的家?”
  都只知道放火,真是……
  “好歹是有功名的人,总不能动手吧,逼他走了就好了。”
  “那他往哪儿走了,可知道?”
  “听说当时为了抢救几本书被烧得半死不活,大夫苏管事支走了,说不定早就死了。”
  王老爷觉得一切都应该在他的掌控之中。
  “没死,人应该在山上。”
  啥?
  “在山上,夏家的五牛六牛得了他的指点才能这么突飞猛进,才能考中举人。”王三老爷冷声道:“夏家,留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王老爷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如果夏家出事了,夏五牛会守孝三年才能下场,三年时间,很多东西都能改变的。”
  养虎为患,这个蠢蛋,不收拾了就得完蛋。
  “可是,夏家人在山上。”
  “大哥不是习惯性的放火吗?”
  大火烧山,还烧不死吗?
  只要将出路堵了,烧他个几天几夜,别说人就是飞鸟恐怕也没地儿可跑。
  “三弟这个主意妙。”
  “过年夏家的人应该都要回去吧。”王三老爷道:“能一劳永逸让他一家子团聚也是做好事。”
  “好好好,三弟是个干大事儿的。”
  王老爷连连夸赞。
  王三老爷面上卑谦的说心里却在骂:你也就是会投胎,投到了正室肚子里。要比起老子,你差得远得多。
  “三弟为何这么恨夏家的人?”
  哪知道,王老爷还这样一问。
  “大哥,王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么大一个家族经不起风浪的。”王三老爷才不会告诉他:自己的嫡长孙就因为他儿子干下的破事都折了一只手。
  他要借这位的手为嫡长孙报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