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紫鹃受封

  顺康帝走进产房看望杜月晚,只见她撇着嘴躺在床上,两眼含泪。
  顺康帝吓了一跳,忙问道:“可是哪里不舒服?”
  杜月晚嗔道:“又是个儿子。”
  顺康帝笑道:“儿子不好吗?”
  杜月晚一撇嘴,“我想要个女儿嘛。”
  顺康帝被她这番话逗得哈哈大笑,捏了下杜月晚因怀孕略有些丰满的脸颊,“这还不好说嘛,等你身体恢复了,咱们再生个女儿。”
  才经历了产痛折磨的杜月晚直拿眼睛瞪他,“当我是母猪嘛,生了又生!”
  顺康帝笑着握住她的手,“都听你的,你说生就生,你说不生就不生。”
  杜月晚其实已经累极,自己都觉得有几分无理取闹,但是顺康帝却如此耐心地哄她,心中一喜,还没再说什么就睡着了。
  黛玉从旁见到二人互动,心下也很为杜月晚开心,想必整个后宫,敢如此和顺康帝说话的人也就只有她了吧。
  看来二人是真得敞开心扉,重新接纳彼此了。
  只怕杜月晚真得要生了一个又一个了。
  紫鹃将孩子送到顺康帝面前,笑着说道:“是个快七斤的小皇子呢,听这哭声多洪亮的。”
  顺康帝接过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排行第五的小皇子,乐呵呵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取名鸿儿吧。”
  洪儿?紫鹃愣住,会不会太草率了。
  顺康帝见到紫鹃笑容僵住,笑着解释道:“鸿雁的鸿,正好和他哥哥一样,从水字旁。”
  黛玉笑道:“是个好名字。”
  顺康帝将孩子交给已经过来的乳母,起身对紫鹃说:“算起来,你救了顺嫔三次,也就是救了朕的皇儿三次。
  朕今日见识了你的医术,着实精湛,让朕大开眼界。
  你想要什么赏赐?
  只要你说得出,朕都能赏你!”
  紫鹃眼睛突然一亮,“皇上此言当真?”
  黛玉连忙嗔道:“你这丫头,没听说过金口玉言嘛,皇上说的话,岂能有假?”
  紫鹃嘿嘿一笑,“没有不信皇上,就是有点激动嘛。”
  顺康帝此时心情大好,对紫鹃这个口误并不放在心上。
  他抬了抬下巴,眯着眼睛说道:“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紫鹃露齿一笑,“想要皇上亲笔写的牌匾。”
  紫鹃倒是真得会要,这年头还有什么比皇上的御笔亲题更有宣传力度啊,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
  顺康帝没想到紫鹃还真是不贪心,居然只想要个他亲笔写的牌匾。
  他思忖了一下说道:“这个赏赐未免太轻了,显得朕没有诚意。
  这样吧,朕不赐你牌匾,朕赐你一个名号如何?”
  “名号?”紫鹃不得其解。
  顺康帝笑道:“朕就封你一个‘御医女’如何?
  日后可以随意在宫内行走,品级等同于御医主。”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紫鹃又惊又喜。
  黛玉也为她感到高兴,连忙说道:“还不快点谢恩!”
  紫鹃来到这个世界,还真是很少下跪,此时她真心诚意地跪下叩谢隆恩。
  顺康帝摆摆手道:“这个赏赐还是轻了的,说明紫鹃不是个贪心之人啊。
  有你这样的人做大夫,真是京中百姓的福气。”
  紫鹃福至心灵,笑着说道:“有您这样圣明的皇上,是所有百姓的福气!”
  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顺康帝哈哈大笑,今日虽然被皓月惹了一肚子气,但此时此刻也几乎烟消云散了。
  因为杜月晚刚刚生产,皓月那边的事情还没有摆平,黛玉和水溶只得又在宫中多住了一晚,但是紫鹃趁着天还没黑就出宫了。
  顺康帝倒是说话算话,第二天上午,宫里的公公就带着御赐的封号来到了平安堂,紫鹃带着四个学生接旨跪谢皇恩。
  这么热闹的动静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孙氏和杜月华在听说此事时也不由咋舌,她们知道紫鹃厉害,但没想到能如此厉害,居然得到了皇上的御笔亲封,满朝上下能有这种待遇的怕是也没有几个人。
  他们兰家世代经商,经营了数十年,前两年才得了一个“儒商传家”的封号。
  如今紫鹃自立门户还没有几个月呢,就已经被皇上封为“御医女”,虽然人在民间,但是已经和宫里正七品的御医主一样平起平坐了。
  孙氏静默不语,杜月华也有些坐立不安。
  不过既然为人子女,还是要为长辈分忧的。
  杜月华想了想说道:“母亲也不必想太多,紫鹃这样的情况属实特殊,谁也想不到她能有如此的境遇。
  若是小叔当时说想娶她为妻时,她就已经被封了‘御医女’,想必母亲也断不会阻拦。
  说到底,也是她时运不济吧,与小叔有缘无分罢了。”
  孙氏叹了口气道:“月华,你可也觉得我太过市侩?
  嫌弃紫鹃出身不好所以才棒打鸳鸯?”
  “母亲这是哪里的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为人父母的,再没有不为了子女打算的。”杜月华忙劝道。
  “这婚姻大事,本就是两家甚至两族的联姻,以咱们家的条件,自是无法接受紫鹃先前的那种情况啊。
  母亲只不过是疼爱小叔,希望为他找一门更加合适的亲事罢了。
  小叔也就是一时想不明白,给他点时间,自然就想通了。”
  孙氏默默地揉着手里的帕子,如果紫鹃早一点获封,如果衡儿晚一点提要求娶紫鹃的事,也许……
  唉,紫鹃要怪就怪她二人有缘无分吧。
  孙氏站起身来,看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雪花,马上就是冬至了,这一年又快要过去了啊,不知道衡儿什么时候回来。
  这次他孤身一人出门,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怨念,竟连封信都没有来过,幸好有弟弟的朋友见过他,捎回话来,说是人虽瘦了,但精神尚好。
  也罢,让他有个寄托,也就不至于非紫鹃不可了。
  孙氏转身又看向杜月华,这个大儿媳妇的肚子尖尖的,有经验的大夫都说会是个男孩。
  孙氏心情又渐渐好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