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飞速进展的科研

  顾风和田波吃完饭后,就回到科室继续干活。
  中途薛灵素电话联系顾风,说科研实验有了进展。
  顾风想了想,让他们做好ppt,下午三点在会议室汇报。
  自己则是一直忙碌到中午。
  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匆匆忙忙的去补觉。
  等到闹钟响起的时候,下午上班时间就到了。
  先是去病区忙了一会儿。
  眼看时间快到3点,就去到了会议室。
  薛灵素、李翔、杜嘉、蒋先、汪雪、丁灵、田波已经到齐。
  现在正在调试投影仪。
  等投影仪调好之后。
  顾风坐下后干脆简洁的说道:
  “开始吧,你们谁先汇报?”
  “顾老师,我和蒋先、汪雪一起做的工作,就当个代表先来汇报吧。”李翔说道。
  顾风点了点头,“行!”
  李翔把u盘插到电脑,打开自己做好的ppt。
  点击播放后,用激光笔指着题目。
  “我今天汇报的主要是神经元和肾上腺嗜铬细胞基因标记的研究,请顾老师批评指正。”
  他顿了顿,扫视全场后翻着ppt开始讲道:
  “对于选择性操纵外周npy表达交感细胞,顾老师开发了一个交叉遗传策略,类似于映射脊髓回路的方法。
  为了验证这个交叉遗传策略,我们首先通过荧光tdtomato蛋白的表达来标记这些神经元,这涉及到三株小鼠系谱。
  其中一株是rosa26lslfsf-tdtomato(ai65)交叉记录线。
  在该线中,通过cre和flpo重组酶的移除两个停止格,激活tdtomato的表达。
  另外两株是npy-cre和dbh-p2a-flpo。
  其中cre和flpo驱动基因位点编码npy和dbh(多巴胺β-羟化酶),dbh是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标记物。
  在结果为npydbh-tdtomato的三倍异位小鼠中,以共表达cre和flpo的npydbh细胞来限制tdtomato表达。
  两组交感细胞已被证实与系统性炎症控制有关:主要位于肾上腺神经节的脾脏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和肾上腺脓性细胞。
  在肾上腺神经节中,94.9%的npy mrna+神经元共表达tdtomato,98.1%的tdtomato+细胞共表达npy。
  这表明npydbh可忠实标记npy表达的神经元。”
  顾风听了暗自点头。
  这些小伙子、小姑娘确实干的不错。
  看的出来很是勤奋,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李翔注意到顾风的表情,心里也更有底了。
  翻到下一页幻灯片,连汇报的声音也大了一点。
  “双重染色显示tdtomato检测到83.3%的dbh mrna+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及79.8%的th+嗜酸性染色体细胞。
  在副突触神经链神经节中,npy的表达仅限于五个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亚型中的两个。
  在这些神经节中,tdtomato在约50%的dbh mrna+神经元中表达,在胆碱能细胞中不表达。
  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在脊神经节(drg)、迷走神经节和结肠中检测到tdtomato阳性的细胞体。
  这代表这什么呢?”
  李翔提了个问题,然后自己马上提出了答案。
  “这表明npydbh并不标记体感、内脏感觉或肠道神经元。
  此外,细胞分选分析未检测到免疫细胞中的tdtomato信号。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pydbh还额外标记了下脑的a1\/c1儿茶酚能神经元。
  我们还有另外一种策略来克服这个限制。
  我们利用lps诱导的系统性炎症来评估自主神经途径,并从脾脏中诱导部分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因此,我们对脾脏神经支配进行了检查。在结构上,脾脏分为白色脾和边缘区加红色脾。
  白色脾富集了t细胞和b细胞,而边缘区加红色脾则富集了各种巨噬细胞亚型。
  在npydbh-tdtomato记者小鼠中,tdtomato+交感纤维富集于白色脾和梁状结构,但很少出现在红色脾中。
  它们与大部分th+交感纤维共定位,通过逆行标记得到了证实。
  因此,npydbh标记的交感细胞占据了肾上腺脓性细胞和脾脏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主要部分。”
  随后,李翔结束了自己的汇报,看向顾风。
  顾风没有评价,只是淡淡的说道。
  “好,下一组。”
  下一组就是薛灵素和杜嘉了。
  平时一般都是薛灵素发言。
  但这次汇报的是杜嘉。
  杜嘉性子有点内向,稍微有点拘束。
  “顾老师,我们汇报的是npydbh标记的交感神经元和\/或肾上腺嗜铬细胞的消融。”
  “好,开始吧,声音大一点。”
  杜嘉点了点头,努力提高音量。
  “为了消除周围npydbh交感神经元,我们创造了npydbh-dtr小鼠。
  在该小鼠中,白喉毒素受体(dtr)的表达仅限于npydbh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npy-cre和dbh-p2a-flpo的共同表达定义。
  同时,所有表达npy-cre的细胞都被标记为tdtomato,以监测选择性消除交感神经元。
  为了避免消除标记的npydbh标记的脑干神经元,我们注射了一种不穿过血脑屏障的。
  在注射pegydt后的1个月,98%的肾上腺神经节和肾上腺中的tdtomato+细胞被消除。
  与此一致,在npydbh(peri.)消融小鼠中大部分脾脏th+纤维消失。
  重要的是,在脊髓或大脑中,包括脑干a1\/c1区域的th+神经元中没有观察到消融。
  我们将这些具有选择性消除npydbh标记的周围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小鼠称为npydbh(peri.)-消融小鼠。与此同时。
  我们通过双侧肾上腺内注射低剂量pegydt创造出选择性消融npydbh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小鼠。
  4周后,97% 的tdtomato+肾上腺嗜铬细胞被消除,而相邻的肾上腺神经节没有受到消融。
  这些小鼠被称为npydbh(adrenal)-消融小鼠。
  之后,这两组消融小鼠以及接受相同pegydt注射的对照小鼠被用于研究不同npydbh细胞在控制全身炎症中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目前的进展,请顾老师指点。”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