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初夏

  第459章 初夏
  让杨霄和李鲤意外的是,这个培训班居然是免费的。
  杨霄通过与教练的交谈,得知他叫童正业,是一名退伍军人。
  离开部队后回到西康,开了这么一家格斗培训班。
  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曾经在街上混,没有父母管教的问题儿童,这一点倒是跟阿木很像。
  童正业把这些孩子收拢起来。
  免费教授他们格斗技能,约束他们的行为。
  避免这些孩子误入歧途。
  培训班靠接一些商业演出维持日常的开销。
  童正业在了解阿木的情况后,痛快地答应把阿木留在培训班。
  “哪个……”李浔在杨霄与童正业交谈的时候忍不住插嘴,说道:
  “姐夫,我有一个方案。
  寰宇集团可以每年赞助童教练的培训班每年十万块钱,供孩子们日常开销,以及去学校读书的学费。
  不过培训班的孩子们毕业后得去寰宇集团的项目工作。
  小浪川开发出来,需要不少安保人员。”
  “真的!”童正业大喜过望,上前握住李浔不松手,招呼培训班的学员列队表演。
  他没有想到今天登门的是贵人。
  李浔的提议可是解决了培训班的大问题。
  童正业收拢这么多孩子也是心血来潮。
  随着孩子的增多,自己那点退伍津贴全搭进去不说,连准备结婚的新房都卖了,女朋友理解不了童正业的行为,忍无可忍提出分手。
  现在童正业一边开培训班,一边还要打零工,即便如此培训班依然入不敷出,不得已才接一些商业演出,让孩子们出去打拳表演。
  可是接二连三的投诉让培训班面临被查封的风险。
  李浔简直就是活菩萨。
  不但拯救了培训班,还给了孩子们一条出路。
  毕竟打拳不是长久之计。
  一百个孩子也不一定能有一个打出名堂。
  等到孩子们年纪大了,最终还是会面向社会,到时候如果被生活所迫,也许还是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童正业拉着李浔的手连连感谢。
  李浔则在偷偷观察杨霄的表情。
  李浔这么慷慨,自然是看在杨霄的面子上,这点钱对寰宇集团来说只是小钱,投杨霄所好,做顺水人情而已。
  杨霄不贪财、不收礼,想要让他领情可不容易。
  李浔这见缝插针的反应也是够快。
  李浔见堂姐李鲤没有反对,杨霄也没有不高兴的表情,赶紧把童正业拉到一旁,商量投资的细节。
  从今天开始,这家没有名字的格斗培训班就要改名“寰宇格斗”咯。
  “小浔的脑子倒是转得快!”李鲤哪能不知道堂弟的那点小心思,他的那点本事都是跟李和泽学的。
  如何跟领导干部拉近关系也是一门学问,如果李浔仅仅因为杨霄和李鲤的关系,就在杨霄身上花心思,那就太小看李浔了。
  虽然杨霄现在只是崇礼县公安局副局长,可他背后有在军委某部担任一把手的中将父亲啊,还有省政法委书记。
  杨霄的关系通天,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跟杨霄这样的人搞好关系错不了。
  有些时候杨霄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资产百亿的寰宇集团生死。
  这可不是瞎说。
  就比如在明州联华集团那件事情上,李和泽就是因为杨霄模棱两可的态度,没有参与到柳山河牵头的投资项目中,挽回数亿元的损失。
  李鲤挽着杨霄的胳膊,看着阿德和阿木两兄弟,问道:
  “两个孩子怎么安排?”
  “啊!”杨霄从愣神中反应过来。
  他刚才听到童正业的经历,脑子有些走神,童正业所做的事情不正是他想要做的吗?
  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其他人的命运。
  童正业不是重生者,他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可是做得比杨霄更好,在思想境界上杨霄自愧不如。
  多年后有一部电影,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杨霄逐渐意识到重生的意思,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在追求仕途之路的同时,应该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如此才不枉重生一场啊!
  杨霄听到李鲤的问话回过神来,看着阿德和阿木想了一阵,没有想到如何安置两个孩子的方法,说道:
  “等阿德做完手术,出院后再说吧。”
  ……
  六月,初夏。
  崇礼县遭遇连续多天的暴雨。
  县城的河水暴涨。
  山区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的险情。
  深夜,杨霄刚刚结束一场救援,穿着雨衣,满身泥泞地回到公安局。
  他从康城回到崇礼已经十几天,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中。
  阿德的手术很成功,现在正在康复中。
  阿木留在医院照顾哥哥。
  按照杨霄和李鲤商量的计划,阿木留在康城读书练拳,阿德出院后回到小浪川,山里的环境有助于阿德伤势的康复。
  开颅手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如果康复得不好,很可能留下面瘫等后遗症。
  小浪川旅游开发项目已经审批立项,寰宇集团和国资企业奚道集团共同出资五十亿联合开发,打造国家西部唯一一个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基础的五a级风景区。
  这个项目也是奚川省今年最大的投资,是省重点项目。
  项目由奚道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寰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职能部门派工作人员抵达崇礼县,联合县政府组成工作组监督项目的开发。
  李浔和方悦婷现在常驻小浪川镇,跟当地政府协商拆迁的问题。
  获得土地审批是第一步,项目相关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开发前期最重要的就是旅游景区内群众拆迁安置问题,这项工作非常考验李浔的工作能力。
  他不但要跟当地政府打交道,还要跟当地居民周旋。
  杨霄几天前在县城见过李浔一面,短短十天时间他看起来像是老了好几岁,可见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很大。
  李浔是赌上自己的前途,投入到小浪川项目中。
  哗啦啦!
  初夏的暴雨来得有点猛。
  乌云中还夹杂着雷暴闪电。
  杨霄从警车下来,拉上雨衣的兜帽,只能看清眼前十几米距离,踩着没过脚背的积水跑进公安局办公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