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朕欲下西洋,你可愿意为先锋?

  “陛下,能不能让苗进武侍卫长把他手里的东西拿过来,您上次说的枪管里刻线条,勉强制作了一根,要不您先看看?”
  朱厚照点点头,接过苗进武手里的铁管,抬起对着天空一看,歪歪扭扭的4条螺旋线条在内壁。
  这离线膛枪还有点差距呀。
  “没有使用水力机床?”
  “使用了,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当钻头。”
  “那你慢慢的研究,做一支给何三儿试试,问问他的意见。”
  对于这些朱厚照还真的不大记得,只记得线膛枪打的更加的远,更加的准,后世子弹都是铜壳的,还是后面装的。
  估计这个现在弄出来也是个摆设,成本太高,使用不方便。让后世的人去头疼吧,朕弄个火枪方阵就可以了。
  在何三儿的带领下,把枪作坊都转了一遍,看到了仿制的佛郎机炮。
  也打了几枪的汪鋐,也知道了这些都是皇帝在仿制佛郎机的基础上,做出大明自己的火枪火炮。
  师夷制夷,原来陛下早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
  “走,汪卿,再聊聊!”
  “陛下您请!”
  2人边走边聊,汪鋐也把广东的一些情况做了大致的慨述,也隐晦的提了一下原来的市舶司提举太监私底下让亲属走私的事情。
  他给朝廷上书过几次这些太监的不法行为,只是都不了了之。
  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他才想要在海面上打击这些走私船只。
  看来这些太监的做法已经天怒人怨,那就不要怪朕把你们都一起收拾了。也不知道杨慎那边调查的怎么样了,主要是这些人手里有大笔的财富,一定要给弄到手。
  “如果说朕想要效仿太宗永乐皇帝下西洋,你觉得该如何?”
  朱厚照不会说朕要用海军去占领世界各地。委婉的说一个原来有的目标,让人先放松警惕,要不会被这些文臣的口水给淹死。
  汪鋐微微有点吃惊。不是防卫沿海吗?
  想多次下西洋?当年可是耗费巨大,换回来的都是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宝物,想要在内阁通过没有那么容易呢。
  “陛下,建海军臣是赞同的,要不也不会来京城。这下西洋宣扬国威,这是不是......”
  汪鋐剩下的话不用说,相信皇帝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的。
  “你说这样就是劳民伤财,没有必要对吧。”
  朱厚照笑了起来,微眯着的双眼透出无比的神采。
  “现在开了海禁,你应该知道,到时的税收肯定不少,往年这些钱去了哪里?”
  “朕下南洋,西洋,可不是去做慈善的,我大明的东西在那些地方的价值之高,是多么的受欢迎,你应该也清楚。这些是要换钱回来的,不会再学以前那样为了宣扬所谓的天朝上国的国威,这个送,那个送。”
  “如果陛下能把这个问题解决,臣想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巴的。”
  汪鋐长年处于广东,和藩邦多有接触,思想算是比较开明的,无利可图的话,藩邦的船只是不可能一船一船的开往大明来,贿赂中官太监和当地官员,私下里走私。
  “不管是防御海上来的倭寇,藩邦之流,还是为以后下南洋做准备,臣觉得还是先把陛下的海军练好。”
  “汪卿说的甚合朕意,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其他都是空谈。”
  “陛下圣明!”
  过了端午节,朱厚照在豹房召开了海军将领选拔大会,来的人不多,一起才7个人,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啊。
  有点出乎朱厚照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起码最少有个20-30人来呢。
  是对这个海军没有信心?
  还是被那个欺君之罪给吓着了,万一肚子里的草包被暴露出来,那就是性命之优。
  见了礼之后,分君臣坐下。
  “刚刚听几位的自我介绍,除了汪鋐是文官,你们6人都是原来水师的将领,3个登州水师的,3个是长江水师的。”
  “对于水师被裁撤,你们6人可有话说?”
  朱厚照眼前是6个人在水师的履历,都是世袭父辈而来的。
  而且在水师也没有任何出彩的建树。
  唯长江水师的3个人去岁配合王守仁打败宁王朱宸濠当中出了一把力,带人围追堵截了一把,轻轻松松混了一点战功。
  “臣无二言,坚决的拥护陛下的英明决策。陛下,今天就算把臣削职为民甚至打军棍也要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