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说服黄忠,初闻土豆

  “多谢小友赠药,刚刚小儿凶险万分,幸得小友的丹药,小儿才得以活命,请受老夫一拜!”
  说罢,就躬身朝着曹玉行礼。
  原来,恰好今天黄忠的儿子黄叙又病发,请了县城最好的医者,却束手无策。
  正焦急间,那婆子闯到后院,送来了曹玉给的丹药。
  医者查验过后,确认无毒。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黄忠给黄叙服下丹药。
  不过几息,黄叙的情况就稳定下来。
  而且,呼吸逐渐绵长,似乎每过一息,就好上一分。
  黄忠见儿子得救,一问之下,才知守门的婆子还没放人家进来,忙亲自出来迎接。
  “将军快快请起。”
  曹玉忙将黄忠扶了起来,开始酝酿说辞,劝他辞官,跟自己投靠曹老板。
  但要让人家举家搬迁,确实不容易,还得思考思考,看从哪一方面入手。
  几人随黄忠入了前厅。
  分宾主落座后,黄忠有些赫颜道:“不知小友的丹药,需多少银钱?”
  药已经吃了,可别自己付不起酬劳。
  曹玉看着屋里简陋的摆设,这才发现,原来鼎鼎有名的五虎上将,此时穿着,也是粗布衣衫。
  难道,为了给儿子治病,黄忠已经沦落到变卖家产了?
  想到这,曹玉笑了笑,道:“实不相瞒,我们仨,并非道士。”
  随即,将自己三人的身份,都一一道明。
  黄忠满脸震惊和不可思议:吕布的女儿,竟然跟曹操的妹妹和部将一起混!
  如果他没记错,前段时间,还传闻曹操跟吕布正打生打死。
  不过,吕玲绮很快就给他解了惑。
  “我要跟玉姐姐一起回兖州,将来当女将军,领兵作战!”
  看着一脸傲娇的小姑娘,黄忠不由好笑:你爹知道你要去投靠他的仇人不?
  曹玉对黄忠,很有好感。
  “黄老将军,玉虽身为女子,但亦心怀天下。我兄长常教导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您委身于此,不过一小县守将,着实可惜了这一身本事!”
  曹玉摇头叹息。
  黄忠脸上的神情,也凝重了几分。
  是啊,若不是为了叙儿,黄巾之乱时,他就该出去闯荡一番,而不是偏安一隅。
  他跟刘磐之间,并无太深交情。
  相反,刘磐往往还忌惮于自己,并没给他多少实权。
  见黄忠不语,曹玉又道:“其实,玉是专门为将军而来。”
  “哦?此话怎讲?”黄忠诧异。
  知晓了曹玉的女子身份,他更加觉得不可思议,曹家女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又看向魏延,听说此子亦是出自荆州。
  难道,是他向曹家女推荐的自己?
  “我知将军非常人可比,只可惜明珠蒙尘。只要将军愿意,我家大兄,绝不会委屈了您。”
  黄忠还以为曹玉会再次说出什么惊天之语。
  毕竟,刚刚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深深的震撼了他。
  没想到,曹玉只是如此直白的拉拢自己。
  想到曹操惯来算不得好听的名声,和刘表相差太远,当即婉拒。
  “小友救命之恩,黄汉升自当竭力相报。但某受刘荆州相托,自是不能轻易离去。”
  不能轻易离去,不代表,不会离去咯?
  曹玉一想,有戏!思量间,计上心头。
  “如果,是邀将军一同前往长安,营救天子呢?”
  “营救天子?”
  黄忠站起身来,口中喃喃,来回踱步。
  刘表以汉室宗亲自居,常常将汉室的存亡挂在嘴边。
  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忠君爱国,才赢得了荆襄人士的拥戴。
  若他黄汉升是为救帝而去投奔的曹操,世人应该也不会说他什么。
  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恰有一只大鸟飞过。
  最终,他似乎是下了某种决定,定定的看向曹玉:
  “小友若所言不虚,忠愿追随。
  但忠有言在先,若曹兖州并非小友口中所说那般,忠君爱民,忠定会离去。”
  “老将军放心,玉可以保证,用不了多久,大汉十三州的百姓,都将受我大兄恩惠。”
  当即,黄忠便决定安排家小收拾行囊,一起跟曹玉几人前往长安。
  【叮!恭喜宿主,收服超一流武将黄忠,获得能量值奖励1000。】
  【黄忠最高属性武力值提高1点,为96,同时,反馈给宿主武力值1点,宿主武力值提升为95。】
  【受黄忠技能反馈,宿主武力值再提高1点,为96。】
  一下子,曹玉的武力值已达96,可以和黄忠、典韦媲美了——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们不使用技能。
  那个技能,临时提高武力值属性,太变态了!
  “系统,我什么时候,才能触发附带临时提高武力值属性的技能?”
  【宿主,你绑定的是最强丞相系统,所有技能,都是为丞相服务。】
  “我去!就是说,我以后触发的技能,其他属性都有可能提高,就是武力值不可以?”
  【原则上,是的,宿主。以上两个问题,已扣除宿主能量值20。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您?】
  “你可闭嘴吧!”
  曹玉气结,一时忘了,这个系统聊天,是按字收费的。
  简直比现代律师收费还牛。
  ......
  和刘磐辞行时,黄忠直言,要带儿子去找神医华佗。
  刘磐也不好强留,只得放他离去,写信告诉了刘表。
  刘表虽然惋惜失去了黄忠这样的猛将,但想到荆州世家,人才济济,并没放在心上。
  黄忠的离去,在荆州,没有掀起丁点浪花。
  只不过,黄叙毕竟大病初愈,加上还有女眷,以及黄家两名老仆,一共两辆马车,走得并不算快。
  待到重新踏上颍川郡,已过月余,时间到了公元194年4月初。
  一路上,陆陆续续,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便是据传闻,兖州出了种天赐神粮:
  土豆。
  有人说,此物亩产六千余斤,且从种下到收获,不超过三个月。
  还有人说,亩产岂止是六千余斤,能上万,生长期更不需要三个月,两个月足矣!
  虽然曹操从未正式对外公布,但举国十三州,有权有势的世家大族,自有一套消息来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